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互聯網時代如何發現喜愛的圖書:你在讀書 誰在讀你?

呂曉勛
2016年04月12日08:0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你在讀書,誰在讀你?(域外聽風)

  強調圖書的“可發現性”“可悅讀性”,強化產業鏈各環節的主動服務意識,正是激發互聯網時代閱讀活力的關鍵所在

  

  讓讀者免費閱讀尚未正式出版的電子書,他們隻需點擊其中的一個鏈接,上傳自己的閱讀信息,相關數據將成為出版商版權購買、編輯審核、市場營銷的重要依據。最近,紐約時報中文網介紹了英國一家讀者數據分析公司的部分業務模式,展現了這個容易被忽略的市場的巨大發展空間。

  拿起一本書后,多少人會把它一口氣看完?什麼人讀到第二章就看不下去了?讀者喜歡速讀還是慢讀?他們是否糾結於某個章節?50歲以上的女讀者,是否比年輕的男士更有可能讀完這本書……類似於餐廳邀請顧客試吃新菜品,綜合各種意見、建議后,再進行味道、火候的調整,讀者的閱讀反饋,漸漸開始為國內外一些出版商所重視,轉化為使圖書更吸引人的改進指南。畢竟,一本沒幾個讀者願意讀完的書,不可能形成良好的口碑和傳播效果。能否詳實地記錄讀者的閱讀行為細節,並加以分析、利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一本圖書的市場銷售曲線。

  不過,相比於點菜過程的簡單、愜意,在茫茫書海中,選擇真正適合自己需要,能給自己帶來愉悅、提升與幫助的書籍,很多時候並非如想象般充滿了“邂逅的樂趣”。“數字圖書世界”的調查統計顯示,目前全球每年出版的英文圖書約100萬種左右,讀者從谷歌、亞馬遜、二手書店和圖書館等渠道接觸到的圖書信息超過3000萬種。“除非已經知道要找什麼書,不然在網上找到喜愛的好書是相當困難的事”,這是不少讀者在選書過程中的常見困惑。數字時代,幫助讀者找到暢銷書排行榜之外的好書,對於出版商、線上線下的書店而言,既是挑戰,也是契機。

  在傳統模式下,出版社主編的經驗和判斷,是新書能否匹配贏得粉絲和擁躉的關鍵。但單向的信息把控,顯然已越來越難適應讀者多元、多變的閱讀喜好。從部分書店聘請“選書師”為讀者服務,到專業網站利用個性化協同推薦算法,根據瀏覽、下載信息推薦符合讀者興趣的圖書,再到通過視頻脫口秀、微信公眾號、網絡公開課等渠道薦書,高效、智能、有針對性的閱讀推廣場景,正在不斷拓展和豐富。由此觀之,強調圖書的“可發現性”“可悅讀性”,強化產業鏈各環節的主動服務意識,正是激發互聯網時代閱讀活力的關鍵所在。

  “數據驅動的出版已經出現,並正處於起步階段,它很可能會對將來出版工作的流程、業務活動、產品和價值鏈產生巨大影響。”正如行業觀察者的判斷,閱讀習慣和出版策略之間的內在聯系,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緊密。實際上,除了圖書,還有對觀眾會一口氣連續觀看哪些電視劇的監測,也有哪些歌曲會被聽眾跳過的分析,用戶需求為本的精神,正在得到越來越方便的技術支持。

  阿爾維托·曼古埃爾曾在《閱讀史》中寫道:“沒有社會可以缺乏閱讀而存在。”放在今天的閱讀語境下看,“讀什麼”“怎麼讀”,不僅是廣大讀者提升精神文化生活品質的自然關切,也是出版者、書店乃至圖書作者,應當著力探索的現實考量。“你們的業務不止於賣紙”,讓書香飄得更遠,最大限度地激發讀者閱讀潛能,促進寫作、出版、銷售、閱讀的良性循環,不妨從用好“沉默”的數據開始。


  《 人民日報 》( 2016年04月12日 05 版)

(責編:王鶴瑾、陳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