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趙子龍從武神變"雷神" 誰最該被語文老師喊去補課?

2016年04月27日15:31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小字號
《武神趙子龍》劇照
《武神趙子龍》劇照

單看片名“趙子龍”三字時,你會以為這是一部三國題材的人物傳記片﹔

當趙子龍掉落山谷,沒死沒殘,還學得牆上絕世武功,你又覺得這是一部致敬金庸《天龍八部》的武俠片﹔

當演完四集出現三個姑娘情陷趙子龍,此后更多阿貓阿狗不見史冊的女子為趙子龍五迷三道時,你以為這是一部愛情片﹔

當劇情發展到白馬聽懂趙子龍說話點頭會意,白馬還能載著男女主在湖底徜徉時,你是不是驚覺這更是一部神話魔幻片﹔

對,這就是多功能、四合一的熱播劇《武神趙子龍》!一部被網友吐槽在編劇水平、文史常識、服化道設置上雷出新高度的2016熒屏“第一聲驚雷”。

今天,人民網文化頻道小編就帶著你一起問診這個不在長坂坡單騎救主而是愁病痴怨纏身的“趙子龍”。也正是以趙子龍為切人點,我們試圖撥開近來古裝劇市場縈繞的層層迷霧。“既非泥古以違今”是一部好劇的創作原則,但一部歷史劇同樣要平衡好歷史真實與藝術虛構的關系。改編不能胡來、瞎來,不能以戲仿的態度去解構經典、曲解歷史。歷史題材電視劇既要播揚傳統文化的精華,飽含文藝之雅、文化之美,以正向飽滿的故事打動人心。

Part1、編劇創作有違常識

案例1.文學常識:

第一集開場,趙子龍帶著妹子小船觀光,吟詩一首:“芙蓉照水玉波潭,兩岸蒹葭映遠嵐。臨風把盞宜弄蕭,醉臥常山何忍還”。

明代學者高棅在《唐詩品匯》中就考証,南北朝時期作品《挾瑟歌》《烏棲曲》《怨詩行》為“七言絕句之祖”。游國恩《中國文學史》亦認為七言絕句起源於南北朝民歌,可以說當下學術界普遍將七絕的起源確勘定在了南北朝時期。縱觀趙子龍吟誦的這首無題詩:時間上,把七絕從南北朝往前推幾百年到了東漢﹔格律上,平仄全不論,二、三句失粘,顯得不倫不類﹔內容上,雖有常山(趙子龍家鄉)等關鍵詞,但更讓人感覺是詞匯的簡單拼湊,比如芙蓉多乃盛夏意象,蒹葭多為深秋意象,兩者平行而論讓人有節氣穿越之感。

案例2.史學常識:

劇中,柳擎兒對趙子龍來了一句“快來,今天是中秋節……”﹔趙子龍向師叔李全求教,李全諄諄教誨他:“何不去京城考取功名”……

雖然“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但在文獻中將中秋升格為節日還得上溯到《唐書·太宗記》的記載“八月十五中秋節”。歷史學和民俗學界普遍認為,中秋節最早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直至明清時,才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主要節日。那麼,《武神趙子龍》發生在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哪裡來中秋節這一習俗?“考取功名”一說,實際上指的就是科舉制度,然而科舉制度是隋唐時才開始的。東漢時期的選官制度乃是察舉制和征辟制,察舉是一種自下而上的推選人才,征辟則是一種自上而下選拔官吏的制度。

案例3.生活常識:

全劇第6集出現了趙子龍的坐騎白馬,之后趙子龍又和夏侯輕衣有個超現實浪漫鏡頭——兩人共騎白馬飛奔,白馬隨之飛躍至湖中。在湖底,白馬依舊歡快地馳騁,兩位主角說著纏綿的情話甚至輕吻起來。

暫且不論這匹馬是否符合歷史中趙子龍的坐騎“照夜玉獅子”,還是更接近於唐僧西天取經的白龍馬,單是主人公和白馬在湖底飛奔的場面就讓人直呼其神。從生物學上講,隻有青蛙等兩棲類動物能自由往來水陸,難道趙子龍的武藝高強到能在水底無氧呼吸,白馬也像是長了鰓能在水中輕盈地飛步。在水底能如魚般馳騁的坐騎似乎隻有神魔故事中牛魔王的避水金睛獸吧。

合並同類型:實際上,“趙子龍”並不是孤家寡人,還有不少古裝劇劇本也有常識錯漏。在違背常識而強行進行劇本創作的編劇隊伍中,於正當仁不讓地收堪稱業界“翹楚”。《美人心計》中憑空而出與竇漪房搶漢文帝的子冉純屬子虛烏有的歷史人物﹔《宮鎖心玉》中將冥器唐三彩擺進了太子府,犯的是文化禮儀常識之錯﹔《美人制造》元人高明的名句“我本將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穿越回了唐朝人口中,又暴露文學功底不濟……作為一劇之本的劇本,考驗編劇專業度、想象力、創造力的同時,也檢驗一個編劇的文學修養和知識儲備。尤其是在古裝劇中,編劇在歷史常識、科學常識、文學常識中的不足,很容易炮制出“雷劇”“穿幫劇”。

Part2、演員文化素養缺失

案例1.第一集,董卓殺進皇宮,趙安李全勸少帝趕緊離開逃走,少帝死活不肯走並鐵骨錚錚地來了一句:“何況董賊鴆(jiu)殺我全家”。

小編先要告訴你的是,少帝劉辯哪裡有活著時就被人叫少帝的?少帝是歷史上對被廢黜的君主的稱呼啊!再其次,一句天雷滾滾的(jiu)殺更是可以建議演員多翻翻新華字典要麼回學校再深造深造。歷史上,董卓的確殺了漢室成員,但絕非用斑鳩什麼的動物去殺的,而是用鴆(zhen)毒。這兩個字很接近對不對,意思和讀音卻相去甚遠。犯下這一錯誤,隻能責問演員在看台詞時不下功夫,不認識起碼得查查字典,鳩與鴆兩字不同,意思更是相去甚遠。

案例2.有一集中,兩位老先生相見不僅直呼其名,其中一位的特寫鏡頭還以右手抱左手的“喪拳”作拱手禮,直道:“久仰先生大名”。

在中華民族禮儀傳統中,抱拳為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於胸前,謂之“吉拜”,反過來右手抱左手,則為“喪拜”,或是不尊重對方的“凶拜”,多用於吊喪、謁拜逝者的施禮。對於這種貽笑大方之過,並不能苛責編劇亂寫。估計劇本中只是寥寥寫道兩人相見抱拳相拜的情形,還是因為演員傳統禮儀文化素養不夠而在表演上造成失誤。

合並同類項:細數一部電視劇中演員在咬文嚼字上的口誤,往往是不勝枚舉。哪怕如歷史正劇《大秦帝國之縱橫》,也有演員把“忝列其間”的“忝”字,念成“恭”字﹔把“恃強凌弱”的“恃”字,念成了“持”字。哪怕現象級口碑大劇《琅琊榜》,也有網友發出了詳盡版的讀音糾錯貼。在禮儀文化上,演員也常有紕漏,同樣的抱拳錯誤在抗日大劇《打狗棍》中也出現過,男主人跪在父親墳前,左手抱右手宣誓報日寇殺父之仇。可這恰與《武神趙子龍》的錯誤相反,這種行禮是吉禮。細究演員屢屢口誤、體誤的原因,其文化修養上的“先天不足”是主因,在拍攝之前劇本案頭功夫做得不到位和現場導演、同期聲錄音師的監管缺位也難辭其咎。

Part3、服化道特效太浮夸

案例1.超高飽和度的色調,高濃度、大色塊的配色是《武神趙子龍》影像畫面的基本審美風格,南瓜、辣椒、楓葉、竹竿等道具都有著大紅大綠的鮮艷色澤。在特效上,第二集中老鷹甚至上演輕鬆叼起大白虎的場面。

從色彩學上說,高濃度飽和度的設色能制造絢麗、唯美的視效,然而當鏡頭切換至近景時,過於鮮艷的著色卻暴露了這些花草植被統統是假道具。特效制作上,老鷹與白虎打斗的場景明顯就是“三毛錢”特效,老鷹抓起白虎的抓力也是刷新了生物學的新高度。整個場面絲毫沒有高仿真的激烈打斗感,但是充滿了幼稚畫風的喜感。

合並同類項:作為大熱劇《步步驚心》的續作,《步步驚情》一開始就在沙漠裡刮起了一場令人匪夷所思的龍卷風,這場龍卷風的特效失真度和夸張度堪比網絡游戲的動畫特效,讓人不忍直視。去年爆款劇《花千骨》中的特效小怪獸、特效包子也是讓人成為吐槽的典型案例。當下,古裝偶像劇、古裝玄幻劇大行其道,整部劇往往把承包一線當紅偶像演員的多少,作為衡量整部劇市場成功率的指標。然而,武俠、玄幻類題材作品,在特效的量和質上都有著超高的要求,在這部劇的經費被演員拿去大頭的情況下,包括特效及其他后期的制作費用往往加起來隻佔總成本的三成左右,其制作水准也可想而知。(文/唐平)

 

友好提示:

本文為人民網文化頻道官方微信號“文藝星青年” (wenyixingqingnian)出品,歡迎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合作!

掃描下方二維碼 關注“文藝星青年”

(責編:歐興榮、陳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