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李輝:楊絳先生,智者遠行

李輝
2016年05月25日15:47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小字號

楊絳

前記:

前天,五月二十三日,走進三裡河南沙溝與黃永玉先生相聚。閑聊時說到,當年住在同一個院子的老人們,差不多都凋零了。一九九八年錢鍾書先生去世后,黃先生人還在香港,他寫下《北向之痛》,敘述同住南沙溝兩家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交往,談到一九四七年前后,他與錢鍾書在上海一家左翼雜志上同時受到批判的往事。那天說到老人們凋零,黃先生說,這個院子現在還有楊絳健在。我告訴他,這幾天,正瘋傳楊絳病危的消息,后來被証實有誤。兩天后,楊絳去世的消息還是來了,並得到確認。享年一百零五歲,民間被稱作喜喪。早在《我們仨》一書中,楊絳就在盼望著與另外兩人相聚,現在,她去找他們了。

懷念逝者,最好的方式是讀她的書,是感悟一個智者的睿智,從容,心靜如水。謹以此文在人民網文化頻道推出。

李輝,5月25日,北京

《干校六記》封面

最早讀楊絳的作品是《干校六記》。這是值得一讀再讀的書。她的筆調,看似格外簡潔而冷峻,以冷靜而從容的口氣敘述“文革”期間的親歷,但正因為如此,更讓我們深深感受出滲透於文字之間的歷史無奈和惆悵。《干校六記》與另一篇長文《丙午丁未年紀事(烏雲與金邊)》,均是楊絳關於“文革”經歷的回憶。身處動蕩歲月,她內心雖不平靜,外表卻極為鎮定,毫不慌亂。身軀瘦小的她,卻擁有精神的偉岸,以坦然、堅毅、倔強,面對一切,包括磨難。她回憶被揪斗、游街的諸多細節,這樣寫道:“我心想,你們能逼我‘游街’,卻不能叫我屈服。我忍不住要模仿桑丘·潘沙的腔吻說:‘我雖然游街出丑,我仍然是個體面的人!’”可以這樣承受一切的人,堪稱智者,百年滄桑,她從容走過。

《將飲茶》封面

《干校六記》,三聯書店於一九八一年出版,封面由丁聰設計。她的另一本散文集《將飲茶》,三聯書店於一九八七年出版,封面由范用(葉雨)設計。因常與丁聰、范用先生相聚,故對楊絳這兩本書,多了另外一種親切。

寫關於“五七干校”的《舊夢重溫時》一文,楊絳的《干校六記》當然是必讀之書。在這樣一種情形下,奔赴“五七干校”的出發場面,自然而然深深籠罩著一種淒清,一種感傷。當看到已過古稀之年的俞平伯、已過花甲之年的冰心、張天翼、陳翰伯等人走在下放勞動的隊列之中,我想,稍稍有一些人道主義精神和正常心態的人們,是無論如何也不會產生出快樂或者豪邁的情緒。楊絳便是以一種難以言說的沉重心情,去為錢鍾書送行。這是一個令她難忘的歷史場面。她看到下放人員整隊而出,紅旗開處,俞平伯夫婦領隊當先。年逾七旬的老人,還像學齡兒童那樣排著隊伍,遠赴干校上學,這一幕令她難以接受。楊絳看著心中不忍,抽身先退,她發現周圍大家臉上都漠無表情。《干校六記》的筆調格外地簡潔冷峻,但正因為如此,更讓我們深深感受出文字之間滲透著的無奈和惆悵。

后來,楊絳也前往干校。她寫到自己的干校生活,一次,在菜園裡忙碌著修建一個廁所:

新辟一個菜園有許多工程。第一項是建造廁所。我們指望招徠過客為我們積肥,所以地點選在沿北面大道的邊上。五根木棍——四角各豎一根,有一邊加豎一根開個門﹔編上秫秸的牆,就圍成一個廁所。裡面埋一口缸漚尿肥,再挖兩個淺淺的坑,放幾塊站腳的磚,廁所就完工了。可是還欠個門帘。阿香和我商量,要編個干干淨淨的帘子。我們把秫秸剝去外皮,剝出光溜溜的芯子,用麻繩細細致致編成一個很漂亮的門帘﹔我們非常得意,挂在廁所門口,覺得這廁所也不同尋常。誰料第二天清早到菜地一看,門帘不知去向,積的糞肥也給過路人打掃一空。從此,我和阿香隻好互充門帘。……我們窩棚四周散亂的秫秸早被他們收拾干淨,廁所的五根木柱逐漸偷剩兩根,后來連一根都不剩了。(《干校六記》)

《小癩子》封面

在寫作這些散文之前,楊絳以翻譯著稱,她翻譯的《堂吉訶德》與《小癩子》,均為西班牙的文學經典。《小癩子》僅三萬多字,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六二年版本,六十四開本,小巧得可愛。其封面設計典雅古朴,遺憾未注明設計者。

《小癩子》是西班牙十六世紀作品,作者身世不明,被譽為西方文學中流浪體小說的首創者。楊絳根據英文本轉譯,試摘錄一段如下:

“我站在床一頭,他站在另一頭,兩人同鋪這隻破床。這事並不麻煩。兩條長凳上擱個蘆葦架子,就算是床,上面鋪一條黑褥子,遮上個單子。那褥子雖然還當個褥子用,經年不洗,臟得不像個褥子,裡面絮的羊毛也太少了。我們鋪下褥子想把它拍拍軟,可是天生硬東西怎麼也變不軟。這見鬼的褥子裡沒什麼絮的,攤在蘆葦架上,一根根蘆葦都襯得分明,恰像瘦豬身上的肋骨。上面我們又鋪了一條跟那褥子半斤八兩的毯子,我也說不上那是什麼顏色。” (《小癩子》)

讀這樣的譯文,簡直就是享受。文字簡朴,純淨,看似平淡無奇,卻韻味十足,盡顯古典小說敘述藝術的俗雅並存的古風。這才是文學翻譯的至高境界,非楊絳這樣學貫中西、文學功底上乘的譯者,難以企及。讀楊絳譯文,即可明白,她后來成為散文大家,絕非一日之功。

楊絳給李輝的回信

楊絳給李輝的回信

一九九○年,我准備寫作一本關於沈從文與丁玲的書,蕭乾先生告訴我,錢鍾書當年曾經批評過沈從文,我便致信希望能訪問他。不久,收到楊絳的回信:

李輝同志:

前承組稿來電話,忽忽經年,頃奉來函,甚感,即示鍾書。鍾書老病,遵醫囑謝事謝客。自言與沈先生過往甚少,交誼不深,故“印象”亦淺,無足道也,不敢勞駕。歉甚,即祝

暑安。

楊絳

七月十三日

錢鍾書附筆同候

願望失空,令人遺憾,但楊絳親筆回信予以解釋、錢鍾書附筆問候,仍讓我感動於兩位老人的周到。見“錢鍾書”簽名設計為三字一體,更覺新奇。

“七味書潭”的五位。左起:金克木、馮亦代、楊憲益、黃苗子、宗璞。(李輝 攝)

很佩服楊絳的記憶。她開頭所說“前承組稿來電話,忽忽經年”,是指一年多之前我打電話去約稿之事。一九八八年歲末,人民日報“大地”副刊籌劃新的一年,請七位老人開設專欄,起名為“七味書譚”。約請的七人分別為:楊絳、金克木、黃苗子、馮亦代、楊憲益、董樂山、宗璞。為開設這個欄目,曾請他們聚會,除楊絳和董樂山之外,其他五位前來。雖然七人未到齊,但也屬難得。我為他們五位拍攝了一張合影,珍藏至今。

談沈從文一事過去。后來,為席殊書屋薦書專家一事,我再去信邀請兩位先生,回信沒有同意。現在想來,當時多麼不懂事,我連此類小事也前去打擾老人。

錢鍾書楊絳夫婦與女兒

錢鍾書楊絳相濡以沫

(作者為人民日報高級編輯、作家。

(責編:陳苑、黃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