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呂志和傳》有感:中庸是道 平凡是福

由於在呂先生的集團工作,所以工作上的接觸和所聞,以及傳記裡的詳細記敘,讓我有更多機會從不同角度來理解、體味呂老先生的生平記事。閱讀過程中,我不斷穿梭於現實和文字之間,在思想與心靈上產生一次次碰撞。希望與所有年輕人以及書友們分享。
事業上的勵志榜樣
呂老先生的創業經歷帶給我最大的感動莫過於他對事業的執著和堅守,這成為我們年輕人追求事業理想的極大激勵。從呂老十三歲開創自己的第一份事業起,歷經石礦業的拓荒和繁榮,隨后進軍酒店行業,再到澳門事業的成功轉型——凡此種種都蘊含著呂老對於事業的眼光、選擇、專注和持之以恆。呂老對於事業強烈的熱愛和進取之心,激發起他無可抵擋的動力和干勁。回到當下,生活條件相對優越的我們又有多少年輕人能夠像呂老那樣對事業、學業,哪怕是一件小事長久地保有熱情並願意為之傾注全力?
其次,呂老善於觀察生活,往往從生活中獲得靈感,吸取經驗,並應用於創業當中。其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商業眼光極大地作用於日后的事業發展。他對一切事物的觀察,無不源於他對於任何新事物滿滿的好奇心。尤其當他面對自己本不熟悉的領域時從未畏懼或退縮:他總是很樂意接受,甚至說是主動讓自己處於一種不斷變化的局面當中,而非一成不變。而這樣的“變”,帶給他的是一次次艱辛的挑戰﹔同時,亦是一次又一次的商機。
除了商場上的成功案例,還有不少失敗的教訓更是留給我們的寶貴經驗。剛邁進社會不久,他就遭遇日本侵華的慘況,給他剛起步的生意以不小的打擊﹔當他進軍石礦行業,石礦場生意又再度命懸一線,同時還遭遇競爭對手的落井下石。無論在美國酒店業遭受的不平等待遇,還是在內地投資所遭遇的挫敗,都沒能將他擊敗﹔反而,總是在最危急的時刻化險為夷,順利將局面逆轉,無論其中摻雜著他的多少艱辛和不易。“人生難免有起有落。順境的時候,我們必須保持頭腦清醒,切不可讓成功沖昏了頭腦。逆境的時候一定要忍耐,要用堅定不移的努力和奮發圖強的毅力去面對一切困難。”成功者常見,而真正超脫的心境和覺悟卻來之不易。呂老所顯露出來的淡定若然和寬容氣度更讓人欽佩。
生活中的智慧之師
除了事業上和我們分享的點點滴滴,生活中呂老所流露出來的處世智慧和人格修煉對我們則具有更深遠的意義。終身學習、學無止境的韌性和堅毅品質,從他事業起點到后來功成名就的每一步都有所顯現。他從不止步於已取得的成就,而孜孜不倦地吸收更新更多的知識來豐富自己的積累並拓寬眼界。這不隻養成了他謙虛好學的性格,更有助於他事業上每個階段的轉向與選擇,讓呂老成為真正有能力掌握自己事業和生命走向的人。對我們而言,無論事業上的奮發圖強,還是生活中的為人處世,永葆學習之熱情才是生命活力之所在。
對中華傳統文化有深厚情結的呂先生,從先賢聖人的智慧中汲取養分,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刻依然能夠保持“中庸平和”的心態。“中庸是道,平凡是福”是他的人生哲學,也是他保持幸福的秘訣。呂老尤其熱愛儒家思想,吸收諸子百家等中華古典文化之精華。這不僅融會貫通在他的生意經當中,還都體現其為人處世的祥和態度。值得注意的是,呂老無論對於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還是對內地的大力投資,抑或所堅持的慈善事業,都離不開他的一片赤子情深和感恩之心,“中國始終是自己的祖國,不能忘記,即使是我的后代,都是要按這個宗旨處事……”
《呂志和傳》一書還通過內容的精心安排,將呂老的生平記事表達得平實而詳細,條理清晰,讓讀者能夠循序漸進地了解他的人生際遇,順暢無阻。此外,本書結構設計上的獨特之處:名人名言的引用與強調,一方面凸顯呂老的重要思想觀念﹔另一方面,在形式上吸引讀者特別關注,主次分明。另外,本書的語言凝練,遣詞造句講究到位,用語頗具說服力、感染力,能夠有效渲染傳記主人公的情感態度,增強可讀性。當然,若行文布局還能進一步嘗試突破常規傳記思維,或設置懸念或亮點先行,也許其出人意料的戲劇性效果會給故事帶來更多的新奇和回味。
平平凡凡,簡簡單單八個字,是呂老反復強調的人生態度,是他從自己的經歷中找到的平衡內心的秘訣。無論事業還是生活,呂老先生所激勵和啟發我們的,應該是真正從觀念到內心學會自我修煉,懂得為人處世之道,從而領悟內心的寧靜、安詳,用勇敢和樂觀面對一切,最終收獲自如而幸福的一生。
(《呂志和傳》作者:畢亞軍 出版社:香港三聯書店 出版日期:2016年2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