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聊齋志異》好在哪兒

王兆軍
2016年06月22日09:1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聊齋志異》好在哪兒(品味古籍)

  清初詩壇盟主、朝廷顯貴王士禎為《聊齋志異》題過一首詩:“姑妄言之姑聽之,豆棚瓜架雨如絲。料應厭作人間語,愛聽秋墳鬼唱詩。”他甚至欲以500兩黃金購《聊齋志異》手稿而不得。

  蒲鬆齡出身低微,家世清寒,科舉失意,潦倒落魄,“門庭之淒寂,則冷淡如僧﹔筆墨之耕耘,則蕭條似缽”,但就是在“子夜熒熒,燈昏欲蕊,蕭齋瑟瑟,寒冷凝冰”(《聊齋自志》)的境況裡, 他用大半生的精力,寫出了驚世之作《聊齋志異》。反過來講,作者生活優渥,錦衣玉食,香車寶馬,也許就寫不出這樣的作品——文章憎命達,誠哉斯言!

  《聊齋志異》寫了將近500個故事,幾乎篇篇都好。它的神奇在於,不僅朝廷顯貴如王士禎者十分喜歡,一般平民讀者也都喜歡。為什麼?

  首先,《聊齋志異》盡管寫了許多鬼狐怪異,但涉及的卻是廣闊現實。作者通過講故事,揭露了封建統治的黑暗與殘酷,且始終保持了鮮明的批判態度,有時甚至用篇末的“異史氏曰”的形式直接站出來指陳時弊,控訴“覆盆之下多沉冤哉”。以《促織》為例:由於皇帝愛斗蟋蟀,地方官媚上邀寵,胥吏借端勒索,遂至“每責一頭,輒傾數家之產”。成名因為買不起應征的蟋蟀,受盡官府的杖責,奄奄待斃。后來歷盡艱辛,捕得一頭,卻不幸被兒子不小心弄死。於是乎,“兒懼,啼告母。母聞之,面色灰死,大驚曰:業根!死期至矣!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既而得其尸於井。因而化怒為悲,搶呼欲絕。夫妻向隅,茅舍無煙,相對默然,不復聊賴。”后來兒子魂靈化為一隻輕捷善斗的蟋蟀,獻入宮中后得到皇帝歡心,才挽救了一家被毀滅的命運。

  蒲鬆齡塑造了一系列富有反抗性的人物形象,席方平是突出代表。他父親得罪富豪羊某,被其死后買通冥間的獄吏搒掠而死。為了伸冤,他魂赴冥司告狀,從城隍到冥王,層層上告﹔受到械梏、笞打、火床、鋸解種種毒刑,仍不屈服﹔兩次被押送還陽,又都逃回去,直到冤屈昭雪為止。席方平這種“大冤未伸,寸心不死”的頑強斗爭精神,反映了我國人民的不屈精神。

  其二,蒲鬆齡揭露了科舉制度埋沒人才的罪惡。《葉生》中的葉生“文章詞賦,冠絕當時”,卻屢試不中,郁悶而死,最后隻能讓自己的鬼魂幫助一個邑令之子考中舉人。但蒲鬆齡沒有像吳敬梓那樣從根本上否定這一制度。一輩子未能考上舉人的蒲鬆齡到71歲才按例補了個貢生,終老之時,還不忘借了某舉人的行頭,請人畫了像。

  其三,《聊齋志異》反對封建禮教束縛,熱烈歌頌真誠忠貞的愛情,這是讀者最為喜愛的部分。描寫愛情主題的作品佔了全書的大部分,《嬰寧》《蓮香》《香玉》篇中的男女主角不顧封建禮教的約束,按照自己的感情和意願,大膽追求心愛的人並獲得幸福的結局。《香玉》中的黃生愛上了白牡丹花妖香玉,《蓮香》中的女鬼李氏熱愛桑生,后來“憤不歸墓,隨風漾泊”,終於借尸還魂,和桑生結成美滿姻緣。在《小謝》中,男女雙方更是經過一段自由接觸后,逐步發展起愛情。這在男女被禁止社交的封建社會中,幾乎是不可想象的事。

  其四,《聊齋》情節曲折跌宕,而且善用細節。忘記書中哪一篇了,寫的是一個女子最怕別人撓痒,甚至於遠遠用手指指之做撓痒狀,她都會忍俊不禁。這樣的細節,在六朝志怪小說和唐傳奇、宋話本中是很少見的,是《聊齋志異》對前人的超越。《聊齋志異》善用環境、心理、反襯等多種手法塑造人物,語言簡潔到不能再減一字的程度,既具有文言文的簡練典雅,又不失小說語言的生動形象,賦予文言語匯以活力,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如寫馮相如見紅玉自牆上來窺一段:“視之,美。近之,微笑。招以手,不來,亦不去。固請之,乃梯而過。”生動描述了少女情竇初啟時的嬌態和馮相如的執著、熱烈的愛。

  既然該書抨擊封建社會的黑暗,揭露了官場的腐敗,甚至描寫了人民的反抗,作為清朝顯貴的王士禎何以還給予高度評價呢?我想是因為那時的文人在評價文學作品時,還能保持對藝術的獨立意識。

(責編:歐興榮、陳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