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派三叔作品橫跨影視兩界 偶像派演IP是助力或阻力?

《老九門》劇照。
南派三叔無疑是今年最熱門的IP作者之一,他的作品先后被改編成電影版《盜墓筆記》和電視劇“盜墓筆記前傳”《老九門》。本來,《盜墓筆記》系列,就自帶書迷和粉絲效應,而電影版和電視劇版,又不約而同選擇了最當紅的偶像派演員。8月即將上映的電影版《盜墓筆記》有井柏然和鹿晗,而正在愛奇藝和東方衛視同步播出的電視劇《老九門》則有陳偉霆和張藝興。本來大IP和偶像派強強聯手,是應該“1+1>2”的效果。但是,正因為《盜墓筆記》的人物形象早就在書迷心目中成形,由演技稚嫩的偶像派演員擔綱主演,反而違背了書迷的期望。於是,書迷和演員的粉絲,形成了爭持不下的兩派意見。
到底,偶像派演IP劇,是助力還是阻力?
“偶像”虛火壓不住內容匱乏
如果單純從收視率來看,《老九門》成績不差。目前,《老九門》在網上的播放量已經突破8億,收視率也已“破1”。而8月上映的電影版《盜墓筆記》,光沖著井柏然和鹿晗的名字,還未上映已經贏足了半年的娛樂話題。但是,作為除了電影版、電視版四位男主角的粉絲之外的人群,甚至曾經是《盜墓筆記》書迷的觀眾來說,對於《老九門》評價不高,對於《盜墓筆記》並不期待。
目前,電視劇的產業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電視劇的制作已經從小作坊式的精雕細作,變成快速的資本獲利,這樣的變化直接帶來了IP風的盛行。作為最炙手可熱的“盜墓大IP”,影視劇《盜墓筆記》《老九門》的出現是無可厚非的。《老九門》本身更是帶著這股風潮最鮮明的印記——網絡小說改編、觀眾及演員年輕化、藝術特效充滿噱頭。
無疑,這些都是這個產業經濟的新特征,其中有很多成功的范例,但是更多的是影視制作方實在無法改出好的影視版本,於是順應年輕觀眾的喜好,利用粉絲和演員之間的粘合力,在資本和互聯網的互推之下,將“砸重金”“包裝”“炒作”“年輕偶像演員”炒成一盤,播完就完。
有業內人士告訴南方日報記者,目前一部電視劇的制作費用嚴重失衡,砸在演員上的錢佔了70%。著名導演鞠覺亮就曾在採訪中表示,很多年輕演員會一連接下幾部作品,同時開拍,嚴重影響劇組的進展。“我每天都聽到很多他們不拍戲的理由‘北京霧霾多少,我今天不拍戲’‘天太冷,我不想下車’,真的很可笑。”鞠覺亮說。
在《老九門》這部劇中,張藝興飾演的“二月紅”和陳偉霆飾演的張啟山則是因為演技明顯不足,讓不少觀眾覺得難以入戲。“除了帥出一種新高度,人物沒有靈魂和內涵”,有觀眾吐槽。
但也正是電視劇題材和類型的變換之快,讓越來越多的偶像派演員在電視劇題材的類型切換中露臉,甚至抬高身價。據悉,目前除了傳統的諜戰、戰爭、傳奇、情感、熱門話題劇之外,玄幻、奇俠、探險、穿越和科幻已經成為小熒幕的主流。這些劇目大多衍生於網絡小說,也暗合其背后可觀的粉絲和讀者基礎。“於是越來越多創作者很少再去談創作的主體,都在談用戶體驗,所以在選擇角色的時候,也會根據受眾群選擇具有收視號召的年輕演員,至於大眾文化生產的價值當然是被擱在一邊。”業內人士告訴南方日報記者。
在採訪中,兩位演員的努力和用心被《老九門》制片人白一驄不止一次地提到。但從呈現效果來看,隻能說演技提高空間還非常大。這些年來,IP熱潮、偶像演員、視頻網站形成的馬太效應已經讓很多的從業者陷入困惑之中。除了點擊率和收視率,似乎再沒有更高的評價標准。《老九門》的熱播大家雖然都能看到,但是它的復播率能有多高?這才是更多業內人士應該思考的方向。
南派三叔談作品選角
“挑演員是找讓我愉悅的”
13日,南派三叔以原著作者和編劇的身份現身電影版《盜墓筆記》在北京舉辦的發布會,並於發布會結束后接受了南方日報記者的專訪。
南方日報:《老九門》和電影版《盜墓筆記》的主演都是偶像明星,但他們在演技上還沒獲得認可。會擔心因為演員演技的問題影響作品的品質嗎?
南派三叔:若按照我對角色的理解的話,我認為他們沒問題。我心態跟別人不一樣的。我寫《盜墓筆記》寫了十年,拍個電影出來是讓自己開心的,我不願意再重復苦大仇深的狀態。我挑演員是找讓我愉悅的。隻有這樣了,我才不會重復以前的狀態。否則我寫了十年,又拍了十年,我憑什麼啊?到我四五十歲的時候,回想我這輩子隻做了這麼一件跟《盜墓筆記》有關的事,那我覺得太慘了。
南方日報:那觀眾拿《老九門》演員演技來說事的時候,你的狀態是愉悅的嗎?
南派三叔:我不會看批評我的評論,批評演員的評論我也不會看,我隻看夸我以及夸演員帥的評論。事實証明所有的一切都在逐漸變好。我認為以我的性格一定能做出像當初小說那樣狀態的東西(電影)出來。
我是個新編劇,第一次寫劇本,這個IP是剛開始變成影視作品,演員也是新演員,很正常,就應該這樣,如果我們不給新演員鍛煉的機會,那再過幾年怎麼辦呢?中國的演員已經青黃不接了。
南方日報:那你認為電影版《盜墓筆記》是粉絲作品嗎?
南派三叔:我特別希望它是個粉絲電影,但它真的不是。《盜墓筆記》的小說最開始暢銷,是因為跟其他書相比,“盜墓”二字就足夠吸引你。這叫做“母體”,很多人知道的話就叫“超級母體”。大家不需要知道書裡有什麼情節,隻要知道它跟盜墓有關就好。我的感觸是,知道《盜墓筆記》的人遠遠多於書迷。同理,別人在看到我們電影海報的時候,知道它是跟盜墓有關的電影,有盜墓的情節就足夠吸引他們進影院了。是因為這個才形成傳播,而不是僅僅靠粉絲。
南方日報:現在很多影視作品都是大IP加偶像明星的模式,《老九門》跟《盜墓筆記》也是如此。你覺得這種模式能長久下去嗎?
南派三叔:超級IP搭配“偶像明星”還是“老干部”都不重要。《盜墓筆記》用偶像明星,是因為我覺得放在暑期檔比較合適,或者說是我現階段願意去嘗試的。換成另一個階段,我會找“老干部”來演,或者把它做成動畫電影,都有可能。“超級IP”幾個字永遠是放在前面的,這才是核心。
我也在找中國式的超級IP開發的道路。我不是天才,入影視圈才兩年。我還年輕,永遠在成長。所有的問題都是在探索中解決的,我希望十年后別人說起我來,認為我是個稱職努力的電影人。但現在我是新人,在籌備電影的時候,我的要求很低很低,我一直在享受拍電影的樂趣,其他的所有都是外界強加在這個IP上的。我根本不在意。說白了,別人都讓我必須做好這部電影,否則就是丟臉,但做電影哪有那麼容易?而我很明確的是,我為什麼要聽你的?
■記者觀察
不注重品質的作家不是好商人
早有人指出南派三叔是與郭敬明相似的文字商人,他們都曾經歷文學創作到商業出版的傳統路徑。但此路總會遇見瓶頸:一旦停止寫作,所謂的商業鏈條將出現問題,一切進展都將陷入停滯,南派三叔也曾因此“封筆”。重出江湖之后他開始設立南派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開始將目光投向尋找優秀文學IP進行孵化。自此以后,總能聽到南派三叔將漫威和迪士尼模式挂在嘴邊,他甚至以玩笑話說過,希望《盜墓筆記》能夠成為一個大的IP,虛擬的“盜墓帝國”。
三叔的轉型,前有郭敬明、韓寒,后有江南,甚至可以說,他對影視和IP的野心,代表了近年來年輕作家的思路和趨勢。然而,雄心之下全是商業化的妥協與諂媚,他們涉獵的影視改編作品,除了以優質的偶像拉動話題度和影響力,乏善可陳。南派三叔曾在採訪中強調的“提高作品的視覺藝術表現力”也只是掩蓋優質內容的匱乏。甚至有觀眾吐槽,作家如此這般在影視潮流中順勢而為,不過是明著圈錢。
今年初,我們還是看到了一個“死磕”的作家,那就是《鬼吹燈》系列的作者天下霸唱。他憤然起訴去年上映的電影《九層妖塔》“無論是故事情節、人物設置、故事背景均與原著相差甚遠,超出了法律允許的必要的改動范圍,社會評價極低,構成對原著的歪曲和篡改,給原告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傷害”。
接下來,我們看到了嚴謹的天下霸唱,他一再強調影視改編的原則,在親自改編的電影裡強調什麼才是正宗的“摸金范兒”,對於影視也更像是一個謹慎的“外行人”,懷著警戒心,捍衛作品的完整度。最后不負眾望,陳坤和黃渤主演的《尋龍訣》獲得了良好的口碑和票房。
文學界新的創業方式早已誕生,作家不僅寫字,還開始以商業身份參與競爭,跨界表現。他們中有的急速站在資本的角度,有的依舊追求平衡。這一年終於開花結果,卻也到了審視的時機,作家轉型之后除了賺錢,還能為行業帶來什麼?
(記者 鐘琳 劉長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