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斯皮爾伯格新作亮相 《吹夢巨人》再度為童年造夢

2016年07月15日08:12 | 來源:文匯報
小字號
原標題:《吹夢巨人》再度為童年造夢

近期,導演斯皮爾伯格的最新童話題材電影 《吹夢巨人》 亮相北美銀幕。這部電影改編自英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羅爾德·達爾的同名小說,電影 《查理與巧克力工廠》 亦脫胎自羅爾德·達爾的小說作品。雖然影片屬於強強聯手之作,但目前票房平平,在北美3561家影院上映,首周末僅收獲1958萬美元票房,還未擠入票房榜單前三。

業內人士分析,《吹夢巨人》 雖然制作精良,畫面充滿沖擊力,但是其接檔的 《魔獸》 已經讓觀眾對“奇觀”產生免疫﹔此外,因為之前 《冰雪奇緣》《瘋狂動物城》 等直面社會問題、具有現實深度的兒童題材影片的打底,觀眾已經很難滿足於溫情的舊日童話。

《吹夢巨人》 講述了孤兒蘇菲無意間結識了一位好心的巨人,並同他一起展開冒險之旅的故事。這是一出典型的斯皮爾伯格式童話,片中的巨人對人類兒童充滿溫柔的善意,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導演之前的影片 《E.T.》 中,那個相貌丑陋但內心純潔善良的外星人。令不少粉絲心折的是,電影 《吹夢巨人》 的編劇正是當年為 《E.T.》 操刀的梅麗莎·馬西森。遺憾的是她已於去年去世,《吹夢巨人》 也成為了這位編劇的遺作。

一天晚上,孤兒院中的蘇菲看到一個足有三層樓高的巨人正躡手躡腳地走過倫敦街頭,巨人發現小女孩后,將她從床上抱走,一路帶到了巨人國。在相處中,原本認定自己會被吃掉的蘇菲發現,這個絮絮叨叨的巨人平時隻吃苦瓜,喜歡小孩的他根本舍不得吃掉自己。於是巨人一邊保護蘇菲,不被自己的食人同伴發現,一邊與蘇菲一起收集美夢發送給人類小朋友。劇中,小女孩將巨人稱為“Big Friendly Giant”(好心眼的巨人),組成的縮寫正是影片原名 《The BFG》 的由來。最終他們憑借智慧將巨人的食人同類放逐到遙遠的海島上,幫助人類擺脫了威脅……

說到 《吹夢巨人》,原著作者羅爾德·達爾不得不提。羅爾德·達爾是當代最重要的奇幻文學作家之一。2000年,英國在“世界圖書日”期間進行過一次“我最喜歡的作家”投票,達爾高居榜首,而跟在他后面的則有 《哈裡·波特》之母J.K.羅琳。他一生中創作了多部小說,作品充滿故事性與想象力,擁有強大的粉絲基礎,是影視劇改編的金礦。除了 《吹夢巨人》 外,他的兒童小說作品 《查理與巧克力工廠》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也被搬上了銀幕。

《吹夢巨人》 可被視為斯皮爾伯格對兒童題材作品的一次回歸。有趣的是,上世紀90年代初,《吹夢巨人》就曾被一位好萊塢制片人相中,並希望斯皮爾伯格擔任導演,但當年他卻因“一點興趣也燃不起來”拒絕了邀請。斯皮爾伯格曾把自己那些有關“童年”的作品稱為“糖果替代品”,拍攝 《E.T.》 便是為一圓自己相信外星人存在的童年夢想。之后,他曾一度決定結束這種“甜蜜的感覺”,試著在影片中探討更加深刻殘酷的主題,6年后,揭露戰爭與人性的影片 《辛德勒的名單》 便應運而生。

借著 《吹夢巨人》,斯皮爾伯格再次開啟了童年造夢之旅,影片充滿了想象力和創造力,不少別致有趣的細節成功地將觀眾暫時拉出現實世界,帶入到童話的氛圍中。在電影中你可以看到巨人用干草叉、鐵鍬、劍吃一盤腌肉吐司的有趣場景,也能看到巨人在夜裡用小號,將一個個五顏六色的美夢吹進孩子夢鄉的美妙設定。

從演員陣容來看,《吹夢巨人》 絲毫沾不到“粉絲效應”的光。主角蘇菲由首次觸電大銀幕的11歲英國小姑娘魯比·巴恩希爾飾演,影片中她稚嫩的小臉上架著一副巨大的橙色邊框眼鏡,造型獨特可愛。好心眼的巨人角色則由英國演員馬克·裡朗斯通過面部捕捉技術完成。馬克·裡朗斯曾憑借斯皮爾伯格執導的 《間諜之橋》 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最為中國觀眾熟悉的角色則是英劇 《狼廳》 中那個處心積慮的“克倫威爾”。演技過硬的他常年活躍於話劇舞台,卻很少出演影視劇作品。

(記者 張禎希)

(責編:湯詩瑤(實習生)、陳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