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日子》:晦澀的荒誕派觀眾卻看懂了
馮憲珍一人主演《美好的日子》。
一個被黃土埋至半身、不得動彈的女人,在一個荒無人煙的沙灘上,將怎樣度過一天?荒誕派戲劇大師塞繆爾·貝克特的名作《美好的日子》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當它被首次搬上亞洲的舞台、用中文演出時,這場注定是獨角戲的演出是否出彩,成了最大的疑問。
不過,當主演名單赫然寫著“馮憲珍”的名字,這個問號就變成了驚嘆號。上周六晚,長達一個半小時的獨角戲裡,馮憲珍從黃土埋沒半身,直到隻剩下頭可以動,她在復雜、跳脫的台詞中自由穿梭,用豐富的表情與漫長的自白,演繹出一個絮絮叨叨、自欺欺人卻又樂觀無比的老嫗溫妮。
在導演鄒爽看來,荒誕派戲劇最顯著的特色便是台詞的意識流,“這是一個看似沒有邏輯卻極有內涵的作品,它對演員的表演要求很高,也一定需要演員真正理解作家筆下的諷刺感,把那些台詞吞進去再吐出來。”即便被觀眾稱為“戲劇女王”的馮憲珍,在拿到貝克特的劇本時,也說不上信心十足,“劇中有自說自話的獨白,這部戲被稱為著名的‘戲劇馬拉鬆’,這部戲會讓我們拋棄觀賞劇情的習慣,它考驗我的耐心,也將考驗觀眾的耐心。”
就首演當晚的觀眾反饋來看,結果讓人滿意。在連續一個半小時的演出裡,大量密集的台詞和很少改變的布景,雖然“催眠功效”十足,但在演員精湛的表演和劇本情節的推進下,很少有觀眾中途離場或者酣睡。
演出前鄒爽也不知道國內觀眾對荒誕派戲劇的接受度如何,但她希望即便是搬演經典,也能讓國內觀眾找到共鳴。“由於貝克特的作品有非常嚴格的版權要求,演出時其實不允許更改劇本中限定的內容,比如對場景、道具、聲音、空間關系的限制。”她介紹,但真正搬演過來,國家話劇院的團隊還是進行了不少本土化的改造,“像原版本中場景更貼近一種刻意營造的荒蕪感,背景牆是那種石牆,我們就把舞台變成了沙灘之中,中心是溫妮所在的沙丘,沙丘上的雜物還特別‘中國化’地放了一些雜物,像箅子什麼的。”
演出中觀眾幾次爆笑,就是因為馮憲珍在演出中突然飆起了方言,模仿山東大漢和上海女人的語氣惟妙惟肖。“其實貝克特的原劇本是用英文寫的,原作裡這個部分就採用的是愛爾蘭俚語,是那種直來直去但風格明顯的語言。”鄒爽透露,《美好的日子》在國外排演時,演員甚至嘗試過從50多種俚語中找到自己熟悉的那種,來體現劇本裡的語言反差,“我們也是讓馮老師從自己熟悉的語言中多多嘗試,最后選定了山東話和上海話。”
這種在保持原作風格之下的本土化改造,也讓觀眾很受用,過去觀演西方戲劇的那種隔膜感消失大半。有觀眾感慨,“荒誕不隻因為下半身入土的設定,更因為明天依然如同昨天和今天一樣,而主人公心甘情願地在重復裡不斷自圓其說。”貝克特希望表達的生命、時間和存在的哲學觀,中國觀眾看懂了。
(記者 李夏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