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贛回應《路邊野餐》狂攬國際大獎卻遭市場冷遇
電影《路邊野餐》劇照。
攬得13座電影獎杯的文藝片《路邊野餐》,上映前就收獲一片叫好聲。然而,影片上周五公映后,每天的全國排片佔比不足百分之一,三天總票房勉強破300萬元。片方此前打出“隻上映10天”的宣傳口號,還有人質疑這是在搞“飢餓營銷”。如此慘淡開局,看似洒脫的“10天”,正成為一個提前作出的無奈宣判。
市場
首日全國排片僅百分之一
與前幾年文藝片血本無歸不同,前年《白日焰火》的票房逾億元,去年《心迷宮》的票房超千萬元,文藝片似乎並不總是賠本賺吆喝。在《路邊野餐》上映前,不少影評人集體“安利”這部斬獲台灣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最佳影片的文藝片,認為它是“今年暑期檔最值得一看的片子”。當片方宣布隻放映10天時,還一度被質疑是在“博眼球”。
市場擊碎了一切願望和猜想:上周五首日票房不足百萬元,周末單日票房也隻略高於百萬元。與之對應的全國排片佔比也非常“穩健”,均在百分之一以內。藝術片在中國電影市場的尷尬處境再一次得到印証。
不久前的文藝片《百鳥朝鳳》為了不淪為“炮灰”,制片人方勵悲情下跪,竟然博得了超高排片和票房。可《路邊野餐》反其道而行之,“隻上映10天”。“10天的確是夠了,沒必要再多幾天去浪費別人的排片。”導演畢贛淡然道,如果10天以后還有人想看,那就証明這個市場需要改進,“下一次再有這樣的電影上映,可以拉長到15天了。”
他坦言,從一開始就沒想過掙多少錢,只是為了獻上一道口味不那麼相同的菜。在國內累計要跑將近20場路演,再加上之前的海外地區,總共不少於50場,讓畢贛對觀眾也有了新感受。“其實觀眾的口味相差蠻大的。在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站在同一層次上,而現在觀眾已經分化成了很多層級,都有自己的需求。”當被問及是否也會嘗試“跪求排片”這類手段時,畢贛一口回絕:“我可以連軸轉參與路演,但我不同意這種做法。”
爭議
長鏡頭驚艷卻有人喊頭暈
影片中有一個長達42分鐘的長鏡頭,是男主角陳升一路從貴州凱裡到蕩麥,和沿途村民各種相遇的故事,鏡頭貫穿現實與夢境,十分新穎。這也是眾多電影節評委和影評人為之鼓掌的理由。不過,這個長鏡頭卻讓普通觀眾難以接受,原來,這段鏡頭裡出現多處晃得人頭暈的畫面。畢贛本人也承認這部分有瑕疵,但他並不認為它是不可觀看的,“雖然沒有一些院線電影那種穩定的質感,但我做得很真誠,有意模糊了真實與虛無的邊界。”
資深影迷周單丹就非常迷戀這段長鏡頭。“讓我想起在貴州蹦蹦跳跳,走走停停的時候。”她解釋,去年她曾到貴州山區游玩過半個月,“當坐在車裡或是坐摩的走山路,眼前看到的那些景物晃不晃?它讓我身臨其境,代入感太贊了。”
除了引起爭議的長鏡頭,不少觀眾對片名也感到莫衷一是。畢贛回應,這其實是他為下一部片子准備的名字。原來,影片名字取自蘇聯科幻小說,寓意短暫的重逢。他並不認為這是沖動之舉,片名和影片表達的本質內容是暗中契合的。“這是一部藝術電影,它會有很多障礙。接受它的觀眾會進入到那座迷宮,越過那些障礙,然后走出來,這個過程可以打動人。”
盡管票房墊底,畢贛似乎並不介意。他透露,自己的下一部片子已在籌備中,最快8月份就開始改劇本,依然走文藝路線。“如果有導演走過很多藝術的階梯,最終只是為了拍一部賣座的商業大片,那說明他心底其實就是想拍那類片子。換作是我,我會繼續探索藝術,它才是我要的那個。”
出路
選擇目標影院做長線放映
之前,制片人方勵悲情下跪,也使得文藝片成為熱門話題。“很不幸,它被炒成了一個道德問題,好像影院不排片就不道德。其實它是市場經濟問題,隻有經過相當時間培育,才能形成一個新的差異化的空間。”中國影協秘書長饒曙光將文藝片和商業大片同步上映,看作是“張飛殺岳飛”,“它們本來就不是在一個層次上,硬要往一塊兒湊,就是一大誤區。”他介紹,美國有近千塊銀幕主要放映藝術電影。相比之下,國內商業院線佔據主導,藝術片與觀眾見面的機會太少。
內地市場最大的現實就是沒有藝術院線。饒曙光分析,一個藝術院線要運作起來,每年至少需要三五百部影片,而國內每年稱得上文藝片的也就十幾部,如此大的落差,短期內很難解決。在他看來,現在建設藝術院線,還存在人才不足的問題,需要“既懂藝術又懂經營的專業策展人,能進行主題性的策劃。”饒曙光提議,既然國內暫時無法原創那麼多新片,可以通過和各大國際電影節合作,獲得更多片源﹔還可以與中國電影資料館合作,拿一些經典影片做專題放映。
在電影市場研究專家蔣勇看來,《路邊野餐》的成本隻有百余萬元,這個票房成績已經可以了。他還建議,在藝術片暫時隻能與商業片同場比拼之時,藝術電影也應該主動出擊,比如可以與一些真正支持文藝片的院線合作,嘗試做長線放映。影評人曾念群也認為,文藝片或許正迎來不錯的時機,“今年好幾部好萊塢類型片的表現隻能算及格,市場號召力在走下坡路,表明觀眾出現審美疲勞,這正好為個性表達的文藝片提供了機會。”
(記者 陳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