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北京人藝年度大戲《玩家》:聚焦收藏話題 傳遞北京記憶

2016年08月04日14:24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小字號

《玩家》劇組合影 (人民網陳燦 攝)

人民網北京8月4日電(陳燦)“好好演人物、好好說台詞、好好講故事,這是我們劇組奉行的宗旨。”北京人藝院長、話劇《玩家》導演任鳴在3日下午舉辦的媒體見面會上表示。這部人藝今年唯一一部原創大戲至今已經排練過半,見面會上劇組為我們揭秘了這部作品台前幕后的故事。無論是編劇劉一達的“書面”發言,還是導演任鳴,主演馮遠征、閆銳、梁丹妮、王剛等人藝實力派演員的現場講述,都讓人感受到了濃濃的京味兒。而 “突出表現北京文化、北京記憶、北京特色”也是導演希望通過作品所傳遞的精神內涵。

京味兒十足:講述收藏那些事兒

《玩家》由京味兒編劇劉一達執筆,從2006年到2016年,歷經十年,修改十余稿,最終才被搬上人藝舞台。作品聚焦收藏這一話題,講述了上世紀80年代到現在的三個不同歷史時間段,京城的玩家們為了爭奪稀世藏品,在錯綜復雜的收藏圈子裡,展開的心術與智謀的對決。作品勾勒出了收藏行的眾生相,反映了改革開放以后,北京這座城市的巨大變化,以及普通百姓在這種時代變革中的心路歷程。劇中京味兒十足的人物語言無疑是作品的一大亮點,或幽默十足,或犀利精辟,插科打諢、嬉笑怒罵間,盡顯京味兒文化獨特的魅力。

作者劉一達在“書面”發言中表示,話劇姓話,這部戲最重視語言的韻味和靈魂。任鳴表示,這是他排的第十部京味兒戲,希望能傳達北京記憶,反映北京從八十年代至今發生的社會變化、人的變化。這部戲除了要給觀眾呈現出有北京味道、生動、好看的故事情節,刻畫鮮活深刻的人物形象,還要在傳承京味兒文化上有所繼承、發展和創新。

揭示人性:真與假是永恆主題

從引人入勝的收藏故事到紛繁復雜的收藏玄機,《玩家》可謂在抽絲剝繭的過程中,揭開了一個個謎題。“這部戲講收藏又超越收藏,講玩家又不止玩家。”導演任鳴如此闡釋《玩家》的主題。該劇從劇中人物跌宕起伏的命運和出人意料的情節中,詮釋了人類生活中的一個永恆主題:真與假。古玩的真與假背后是人性的真與假,而對人性的剖析也貫穿該劇始終,這也是作品的深刻之處。“好作品不是教科書,但能寓教於樂。”導演希望通過作品給人以思考和共鳴。而這種深刻和永恆性,也將讓作品不僅能在當下引發熱議,還能在未來走的更遠。任鳴表示,這是他排的第十部京味戲

深入淺出:塑造人物是關鍵

該劇雲集了馮遠征、閆銳、梁丹妮、王剛、楊佳音、程莉莎、班贊、叢林、張永強、張福元等一大批人藝實力派演員,由他們塑造的性格鮮明的人物也是該劇的最大看點。無論是馮遠征飾演的老玩家靳伯安,閆銳飾演的新玩家齊放,還是梁丹妮飾演的關嬸,王剛飾演的蟈蟈李,這些形形色色、性格迥異的人物以及他們曲折的命運成就了這部作品豐富的故事性和可看性。任鳴表示,人物是戲劇的中心,是舞台的靈魂。“好好演人物、好好說台詞、好好講故事”的“三好”劇組從排練之初就定下目標,一切以塑造人物出發,通過深入淺出的方式讓人物立在舞台上。

而為了更好的了解收藏界,劇組還深入到古玩城體驗生活,通過與京城收藏名家的對話、實地參觀學習收藏知識等讓人物走進生活,再從生活中延伸到舞台上。“讓專家教我們如何拿瓷器,如何拿畫等等,更具專業性。”馮遠征表示。

主演馮遠征:我是戲劇“玩家”

馮遠征此次在《玩家》中飾演京城老一代收藏家靳伯安,他表示這個劇本最吸引自己的一點是在講述收藏熱的同時,也講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從收藏到人生,看似很簡單,真真假假之間,實際上蘊含了很多人生哲理。”馮遠征也用自己的語言詮釋了對“玩家”的理解,“不會用自己喜歡的東西賺錢的人,我認為就是玩家。”還笑言,“我自己就是一個戲劇‘玩家’,在戲劇舞台上表演不會讓我賺錢,但是我非常享受這個過程。”馮遠征1998年就出演過古玩題材的電視劇《琉璃廠傳奇》,“我對這塊還是有點兒了解的。要說收藏的話,我不收藏古董,會收藏火柴,當然最喜歡的還是演戲。”

據悉該劇將於8月25日至9月9日在首都劇場演出14場。

(責編:陳燦、陳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