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2016世界影響最大的中文圖書排行榜:純文學作品受關注

2016年09月01日08:2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當代文學,世界了解中國的窗口(文學新觀察)

  筆者主持的“中國圖書的世界影響力”研究,至2016年已經進行到第五個年頭。每年都依據全世界2萬多家圖書館書目系統,對中國大陸600家出版社去年新出(含再版)的全部圖書進行檢索,依據全球收藏圖書館數量30家以上的標准,得出2016年度世界傳播范圍最廣的年度圖書榜單。這個榜單年年充滿變化,也往往意味深長。

  下表的書單中,2016年度世界影響最大的中文圖書有18種,隻有1種為歷史圖書,其余17種全部為中國當代文學圖書。這個數據再次驗証了本項研究之前的判斷:中國當代文學圖書在世界的影響力日益增大,並逐漸成為全世界各個國家、民族的人們了解中國社會發展面貌的一個窗口。

  純文學作品受到高度關注

  排在今年榜首的,與2015年一樣,依然是嚴歌苓的作品。今年上榜的是她的新作《床畔》,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小說描寫了一個軍隊女護士和她護理的一個英雄鐵道兵以及一個軍醫之間的愛情故事。該書全球收藏圖書館為52家。從這52家圖書館性質來看,除了1家為中介公司機構外,其余51家圖書館中,有10家大學圖書館,另41家為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的公共圖書館。這個數據再次驗証本項研究之前的結論:海外公共圖書館已經成為中國當代文學圖書館的購買、收藏的大戶。以美國為例,美國有12.3萬家公共圖書館和3.5萬家博物館,這些數量龐大、坐落在美國普通民眾身邊的公共圖書館,近些年不斷增加對於中文圖書的選購預算,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華人新移民的閱讀需求,促使大陸出版的當代文學新書大幅增加。中文圖書,是伴隨著華人的腳步走向世界的,這一點與《三國演義》《西游記》《紅樓夢》《水滸傳》等四大名著幾百年前在全世界的傳播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嚴歌苓的作品能夠持續獲得世界圖書館系統的高度關注,與她能夠用中文、英文寫作,對東、西方文化熟悉、在兩個世界都有很大的知名度高度相關。她作品中所呈現的社會底層人物、邊緣人物形象,都折射著她長期往來於東西方社會的文化體驗和長期積累,一些異域文化的直接和間接的經歷與經驗成了她創作的“礦藏”。基於嚴歌苓作品改編成影視劇再次傳播,更增加了她的知名度。

  進入2016年世界影響最大的圖書排行榜的,還有一批中國最為知名的純文學作家,如余華、遲子建、王蒙、周大新等人的新作。這些作者在國內外文壇的知名度都很高,有些還是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的獲得者,因此世界圖書館系統對於這些中國一流的純文學作家的新作差不多都給予高度關注。如遲子建的《群山之巔》講述的是中國東北邊陲小鎮上一群普通人物的故事,周大新的《曲終人在》講述的是中國官場錯綜復雜的歷程,王蒙的《奇葩奇葩處處哀》講述的是大變革時代都市人心靈的扭曲,它們展現了一個多元而不斷變化的中國社會。

  名人紀實類作品獲得青睞

  除純文學作家之外,近些年中國文壇涌現的一大批青春文學、網絡文學作家日漸獲得海外圖書館的青睞。如已出版過《步步驚心》的桐華,同時身兼影視制作人,2015年出版的《那片星空那片海》進入全球38家圖書館。該作品2016年拍攝成為一部現代偶像電視劇在國內電視台熱播。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上榜的圖書中有一批為中國各界名人紀實類文學作品。這類圖書是世界市場上最具有人氣的一個大眾閱讀類別,常常動輒創造銷售數百萬冊的記錄,是歐美政界新星、商界名流、文化大咖等社會精英表達理念、展現形象的戰場。今年上榜的中文圖書中,一本是由李開復著、鄧美玲編的《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學分》,由中信出版社出版,進入全球34家圖書館。該書講述了李開復2013年9月罹患淋巴癌以來鮮為人知的心路歷程,其職場傳奇激勵和鼓舞了無數個中國青年人。在疾病面前,李開復同樣情真意切、字字珠璣,真實地再現了他在病中的所思所想,讓讀者看到了名人的另一面。另一本是長江文藝出版社的《宿命:孤獨張藝謀》,由周曉楓撰寫,全世界收藏圖書館為36家。該書將張藝謀的工作、家庭、事業、兄弟、朋友、戀人一一進行梳理、描述、評價,卸下了籠罩在張藝謀身上的名人光環,被張藝謀評價為“字字滴血、刀刀見肉”。

  其實在30家收藏圖書館的標准以外,還有很多類似作品,如中央電台著名主持人白岩鬆的《白說》,進入全世界28家圖書館﹔記錄中國第一個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屠呦呦生平的《呦呦有蒿:屠呦呦與青蒿素》,饒毅著,進入全世界25家圖書館。 這些中國當代名人作品出現,並大幅進入世界圖書館系統,預示著當代文學創作與世界文學流行趨勢的日益合流。筆者認為,今后此類文學創作將會成為最具有發展潛力的一個類別,上述圖書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全世界收藏圖書館數量越來越多。而從銷售市場來看,創造銷售記錄的圖書也會出現在這一類作品中。

  今年上榜的此類圖書中,還有歷史資料性很強的文學作品,如《宋家客廳:從錢鍾書到張愛玲》,由宋以朗、陳曉勤撰寫,全世界收藏圖書館為36家。該書記述了著名文藝評論家和翻譯家宋淇的生平事跡,披露了他與中國著名學人、作家錢鍾書、張愛玲、傅雷、吳興華等一代文化人的交往歷程,構建了一部“細節文化史”。另外一本是人民出版社的《閻明復回憶錄》,進入全世界31家圖書館。該書共95萬字,講述了閻明復少年時代、大學歲月、翻譯生涯、文革遭遇以及恢復工作后的許多往事。全書跨越的時間超過半個世紀,從“九一八”事變到新中國改革開放,涉及許多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該書從分類上屬於紀實類文學傳記,但內容上更多的是個人歷史親歷,具有極大的史料價值,因而這類圖書多被一些大學圖書館作為史料進行收藏。

  總之,中國當代文學已經成為世界各個國家、民族的人們了解中國社會的一扇窗口。盡管這扇窗口還受到語言、文化等各種局限,但中國之大、文化之豐富,其魅力已經足夠吸引人。中國文學已經大步邁向世界時代,其標志就是不論中國名人的心理歷程,還是普通人的愛恨情愁,都有廣泛的讀者群。因此,作家、出版家、翻譯家要做的就是讓中國文學的這扇窗開得更大。

  (作者為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文化走出去效果評估中心執行主任)

(責編:湯詩瑤、李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