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丁橋織機在成都復原 揭開古蜀錦制作奧秘

2016年09月09日08:01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揭開古蜀錦制作奧秘

  蜀錦的工藝水平被認為位居我國四大名錦之首,興於戰國盛於漢唐,因產於蜀地而得名,古代稱其為“寸錦寸金”。據《華陽縣志》等文獻記載,三國時期,諸葛亮曾將蜀錦看作蜀漢軍事實力發展的后盾。在歷史文獻記載中,蜀錦的輝煌,丁橋織機可謂功不可沒。但丁橋織機究竟是什麼形狀、有何功用、怎樣操作等多個謎團一直未被破解。

  近日,丁橋織機在四川成都市郊的華陽鎮被蜀錦傳承人和蜀錦專家聯合修復完成,並於8月25日成功仿造出一小段精美蜀錦。至此,失傳已久的古蜀錦傳統技法工藝重新與世人見面。

  20世紀70年代末期,四川省絲綢工業研究所專家胡玉端在收集和分析研究漢唐經錦時,一個偶然的機會,在當時位於成都附近的雙流縣中興公社(原華陽縣舊址)找到了一種仍在繼續生產的多綜多躡手工織機,傳統的古蜀錦制作傳統技法工藝得以被人了解。

  隨著時間的推移,古蜀錦的生產制作技法和設備在近30年內,幾乎全部消失,而能熟練掌握丁橋織機傳統技法工藝的民間技人也寥寥無幾,古蜀錦的生產制作工藝面臨再次消失的危險。

  “經過調查,分散於當時中興公社的村民家中的丁橋織機有397台,停產的就有200多台。村民把這種生產方式作為副業,主要為國內民族地區生產花綾(花邊),其花形有十多種,根據生產的花形不同,所使用的綜片也隨之變化。”胡玉端介紹,操作丁橋織機主要分為送經、卷取、打維、投梭等工序,結構與其他流傳於民間的手工織機相似,唯有開口部分不同,有其獨到巧妙之處。

  “雖然蜀錦保留下來的很多,但制作這些珍品的紡織工具就不見得能保留下來了。”四川省嫘祖蜀錦蜀繡研究開發中心主任王君平介紹,文獻資料裡有很多關於多綜多躡織機的記載,但一直不知道實物是什麼樣子。在絲綢之路沿途的漢唐墓葬中,先后發掘出大批“經錦”,考古專家認定這些文物的產地在川蜀地區。“經錦”緯線隻用一色,經線用多種色,花紋由經線織出,這種錦的圖案是同一紋同一色彩,形成直線排列。

  胡玉端、王君平、廖成修等長期從事蜀錦研究工作的專家都已年近古稀,古蜀錦的傳統制作技藝恢復傳承卻后繼乏力,很讓幾位老人擔心。去年9月,古蜀錦制作傳承人廖成修、戴有泉的徒弟劉先進將王君平、胡玉端等蜀錦專家和師傅廖成修、戴有泉等人召集在一起,請來木匠對戴有泉家的丁橋織機進行復原,並嘗試復制出一台新的丁橋織機。經過近一年的努力,原有的丁橋織機復原完成。今年8月25日劉先進在復原的丁橋織機上,按照古蜀錦的技法工藝,成功對新疆博物館的一幅漢代“經錦”的十分之一進行了復原。

  胡玉端說,丁橋織機和其制作工藝,在唐中期以后就幾乎失傳了。取名“丁橋織機”是因為織機腳踏板上布滿竹釘,神似四川鄉下河溝常見的過河石墩。丁橋織機生產復雜,原來最多的有50綜50躡,操作需多人協同完成。華陽的丁橋織機之所以能流傳下來,主要還是與各民族地區對服飾花邊的需求不減有關。

  “根據王君平原來描繪的丁橋織機圖紙,經過近一年的修復,先后對織機進行了4次大的改進,無數次小調整和無數次試驗,最終復原完成一台1.2米寬、3米長的丁橋織機。”劉先進說,這次對丁橋織機修復改進后,從原來老織機隻能用24綜24躡增加到現在可以挂120綜120躡,這對於織寬幅圖案有很大用處。同時,還將原來地上用腳踩的踏板改良到用手可以觸及的地方,用一個鉤來作為傳動裝置,在綜框上分別進行編號,使用哪個綜框就將鉤子挂哪個框,很方便。

  由於丁橋織機具有不易操作,圖案看似簡單實際復雜和產量極少等特點,與現有大型花樓提花織機相比,不管是在生產速度和色彩鮮艷程度上都較為落后,更容易被淘汰。但通過丁橋織機能復原織出古代絲綢的花紋圖案,且兩面花紋一致,而現代手工織機卻不能完成。胡玉端建議:“目前,能熟練操作完成丁橋織機各種流程的已不到10人。國家應該盡早拿出保護這一古老傳統技法的政策措施,以免徹底消失。”目前,胡玉端等人及華陽街道辦等機構正想辦法擴大傳承渠道,讓古老蜀錦技藝歷久彌新。

  (本報成都9月8日電 本報記者 李曉東 危兆蓋)

(責編:歐興榮、陳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