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追凶者也》中秋上映 曹保平:這可能是我最輕鬆的片子

2016年09月09日14:28 | 來源:羊城晚報
小字號
原標題:曹保平:這可能是我最輕鬆最爽的片子

  由曹保平導演的《追凶者也》即將於9月14日中秋檔上映。昨日,導演攜主演劉燁、張譯、顏北來到廣州中山大學路演,為影片宣傳造勢。《追凶者也》講述發生在偏遠西部村寨的一樁凶殺案,汽修工宋老二(劉燁飾)被警方推為首要疑凶。這讓本來萍水相逢的三人:汽修工宋老二、古惑仔王友全(段博文飾)、夜總會領班董小鳳(張譯飾)的命運被牽連在一起,在荒蠻西部上演了一場充滿嬉笑怒罵的黑色逃殺。

  【現場】

  在發布會現場,劉燁發揮一貫“愛演”的風格,他開玩笑說,雖然在微博上自稱是“蓋世美男子”,但其實是一種調侃。“這兩年特別喜歡玩微博,火華社的親有很多,但大家其實沒有面對面的交流,在網絡上跟見不到的人交流,跟面對面交流,是完全不同的感覺。現在很多90后的詞,我都往身上招呼,蓋世美顏其實是一種調侃。”

  在《追凶者也》中,劉燁飾演一位汽車修理工,有著粗粝的氣質,他說這次表演並不是豁出去,“能和曹導合作非常高興,我和導演認識很多年了,他以前的片子我都看過,演員在他的片子裡是演人物、演故事,這種創作過程是特別開心的。我特別高興出演這樣的角色,不拘小節,能夠展現我學了多年的技術。拍這部片子,感覺人物就長在身上了,累了就隨地一躺,也不用擔心發型會塌了。”他還不忘調侃本色,“就算我在片子裡的形象比較粗粝,但還是擋不住我的帥氣從銀幕能透到觀眾席,對吧?”

  【專訪】

  《烈日灼心》有些滿,這次留白更多

  羊城晚報:同是犯罪懸疑題材,《追凶者也》比《烈日灼心》的觀感更輕鬆娛樂一些,這是您有意為之嗎?

  曹保平:去年的《烈日灼心》大家看得很虐心,所以想今年拍一個開心的,但在開心背后也有很復雜的人與人的關系。現在電影的受眾群體知識層面越來越高,對影片的技術和質量要求都很高。所以在《追凶者也》中,除了娛樂,也還有另外的表達。

  其實在《烈日灼心》之后,我也思考了很多。我覺得上部片子拍得太滿了,那個故事足夠復雜,任何信息都沒法丟棄,如果不交代清楚,會造成邏輯和情節上的斷裂,觀眾會接不住。而《追凶者也》的故事相對比較簡單,敘事線索也沒那麼復雜,所以有些情節我會留白給觀眾,靠他們去補充,可能他們會捕捉不到,但也不會影響到敘事,如果捕捉到了,那算是額外的增加。

  羊城晚報:為什麼會選擇用五段式的結構來講述這個故事?

  曹保平:電影不外乎是線性結構或者環形結構,每部電影都有自己講故事的方法,而《追凶者也》最早的劇本架構就是段落式的,最后把劇本的4段調整到5段。《追凶者也》不是在事件的復雜性上下功夫,而是放在黑色幽默的風格和調性上,我很想釋放這種勁兒。我特別喜歡拍《光榮的憤怒》那種調調,但是后來的題材都不適合,這次正好遇上了。當影片的重點不在情節的復雜性,而是在人物的調性上,用傳統的線性結構就沒有那麼多不同的切面,也會沒那麼多趣味。

  羊城晚報:您對劇本有修改嗎?

  曹保平:劇本有基本的架構,台詞非常生動、朴實,能打動人,但在一些情節和內在張力上有些不足,最后決定要拍的時候,我做了一些改變。但原劇本的調性就是黑色幽默的,所以也不是非要做成《烈日灼心》那種。最后我們做了很多改變,包括張譯的造型和表演,張譯的表演部分其實是一路往上走的,前兩個部分非常寫實主義,到了第三部分是擴展開的,更風格化,我跟他說要放開一些,這樣才會產生強烈的風格化和漫畫化。

  不刻意拍喜劇片,重點是荒誕感

  羊城晚報:之前您的影片《光榮的憤怒》、《李米的猜想》都在雲南拍攝,這次《追凶者也》還是選擇在雲南,這是為什麼?

  曹保平:這部影片我想拍出西南的荒涼和空曠,適合這個故事的氣質。雲貴川我們都去了,最后選在這,因為當時是冬天拍,有枯黃的草地,跟電影氣質符合,這是最主要的因素。我對雲南很熟悉,那邊有很多熟悉的當地演員,這部電影的每場戲也都是靠這些優秀的演員支撐起來的。

  羊城晚報:黑色幽默並不好處理,太弱了觀眾可能難以捕捉到,太強烈了有可能會顯得刻意,您在處理上有何心得?

  曹保平:學院派“黑色電影”的概念其實和現在大家的理解不一樣了。黑色電影原本是指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好萊塢的黑白電影,講究光線、構圖。現在更多是借用這個概念,主要是因為荒誕而不可控地產生一些讓人啼笑皆非的喜劇性,這和鬧劇是有區別的,這種喜劇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喜劇,更多是人物命運不可掌控的荒誕性。有了這個基本原則,就不用擔心影片的精准度,這是我的創作原則。我從來不擔心影片是不是喜劇,重點在於荒誕,而不是賣弄和做作。

  羊城晚報:您談到影片背后也有社會態度,這種態度是怎樣的?

  曹保平:這個片子雖然以黑色荒誕喜劇為基礎架構,但背后有社會態度。我不想做成社會批評,雖然人物都和社會現實有關聯,但我沒有挖得特別深,因為這部片子更主要是娛樂性,后邊觸及的社會問題是其次。影片的核心是關於誠信,片中三個人都是邊緣人,不是金字塔尖的,但這三個人都堅守著自己的底線,這就是誠信。如果我非要往深刻裡挖,也可以,比如裡邊的拆遷問題,比如張譯飾演的這種亡命徒,他對情感的執著和認真,都有人性的悖論存在,這樣會更辛辣,但是這次我想讓影片輕鬆一些。

  沒考慮拍白銀案,

  別給自己挖坑

  羊城晚報:您的很多作品都有尋找的主線,這是為什麼?

  曹保平:這可能是宿命吧,你生命中對這個感興趣。導演一生其實就是做一件事,不管你拍多少部作品,每部作品的風格和結構有各種變化,但你感興趣的東西永遠不會改變。《追凶者也》可能是我最輕鬆最爽的片子,但任何一個電影,我都希望能有形而上的核在裡邊,這樣才有意思。之后我也會考慮做大規模的商業片,但我一樣會做這個“核”,否則你會覺得燃不起來。

  羊城晚報:您提到當下的電影受眾知識層面越來越高,對影片技術和質量的要求都很高。和去年相比,今年整個電影市場票房有明顯下滑,您認為這是主要原因嗎?對《追凶者也》的票房有何期待?

  曹保平:我不敢貿然下結論,這都是給自己挖坑。現在有各種分析,我覺得可能也未必是這樣,隻有時過境遷才能看清楚,當下永遠看不清。我隻能去適應,水溫低了就多游兩趟,水溫高了就爬上岸,讓自己適應這個池子,你不能要求水溫一直燒。我永遠不會去迎合,換句話說,我到現在也沒必要去迎合了,我隻做我喜歡的事兒。

  羊城晚報:您會考慮拍白銀案嗎?

  曹保平:還是別給自己挖坑,別趕著去拍。《追凶者也》的故事最原始的是六盤水的社會新聞,也拍成了電影《人山人海》。但是你看《追凶者也》,不會覺得跟《人山人海》有關系。你有自己的入手的角度。白銀案,誰想拍都可以,等哪一天你有自己的興趣了,能燃燒你了,就算已經有十個人拍了這個題材,你都不用擔心。如果只是因為現在大家都知道這個事兒,就趕著去拍,那一定拍不好。(何晶)

(責編:湯詩瑤、陳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