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故宮博物院今起新開放西部斷虹橋至慈寧宮區域

神秘的故宮冰窖也將擇期開放

2016年09月29日14:42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9月29日電 故宮博物院今天正式新開放西部斷虹橋至慈寧宮區域,將兩處之間的南北向通道打開,進一步擴大了開放面積,使觀眾能夠在參觀休憩、游賞古跡的同時,更多領略到皇家宮殿的神秘精彩,體驗到參觀行程的豐富多樣。

在新開放的參觀區域內,不僅有斷虹橋和十八槐古跡是首次向公眾開放,同時區域內的故宮文化資產數字化應用研究所的VR演播廳也將面向有組織的學生團體預約觀看,目前相關方案正在制定過程中,此外神秘的故宮冰窖也將開辟為觀眾服務區,目前正在進行最后的准備工作,將擇期開放。

伴隨以此次開放為首的一系列本年度開放新舉措,故宮的開放面積將在今年年底前達到76%,較去年同比增長11%。

斷虹橋、十八槐首次對外開放

斷虹橋,位於熙和門外迤北,武英殿東之石橋,年代為明初或元代,尚未定論。此橋之名,明清未見記載,斷虹橋為后來之俗稱。也有學者認為,斷虹橋為紫禁城的前身——元大內的金水橋,原有三座,明代拆二留一,故稱斷虹橋。橋南北向,橋面為漢白玉巨石鋪砌,橋兩側石欄板浮雕有穿花龍圖案,望柱為石獅,神態各異,宛然如生。此橋用料之考究,裝飾之華麗,雕刻之精美,為內金水河諸橋之冠。那隻有名的造型奇特,一邊手撫下腹一邊抓耳撓腮的石獅子正是坐落於斷虹橋欄之上。

十八槐,位於斷虹橋橋北,為18棵高大古槐,意境幽深,素有“十八棵槐”之稱。最粗的樹干周長達4.7米,樹高最高達21米,最大樹冠覆地半畝。槐樹是古人十分重視的一個樹種,植於宮中的謂之宮槐。王維詩《宮槐陌》中便有“仄徑蔭宮槐,幽陰多綠苔”的詩句。

學生團體可預約觀看故宮VR

位於新開放區域內的故宮文化資產數字化應用研究所(簡稱“數字所”)成立於2003年,應用先進的數字化技術,保護、研究和展示故宮文化遺產,利用三維掃描、數碼攝影、三維建模等數字化手段,採集、加工、存儲古建筑和其他文物數據,建立故宮文物的三維數據庫,利用虛擬現實技術(VR)及其他數字技術,立體再現文化遺產的原貌,全方位推進數字技術在故宮博物院的綜合應用。

在對故宮文化遺產的展示方面,截至目前數字所已制作完成了《紫禁城·天子的宮殿》《三大殿》《養心殿》《倦勤齋》《靈沼軒》《角樓》共6部虛擬現實節目,位於數字所內的虛擬現實演播廳每場可容納數十人觀看,節目還多次隨故宮展覽赴海外展映。

為做好故宮博物院西路深度開放工作,向社會公眾提供更為豐富多樣的參觀內容和體驗,數字所VR演播廳將面向有組織的學生試行團體預約開放,目前相關方案正在制定過程中。

冰窖將成為觀眾服務區

故宮的冰窖建於清乾隆年間,現存4座,為清宮藏冰之處。位於故宮隆宗門外面路西,呈南北走向,為半地下拱券式窯洞式建筑。每座冰窖東西寬約6米,南北長約11米,窖底下沉地面以下約1.5米,存冰5000余塊。地面用條石鋪成,四壁則先砌條石,后砌灰磚形成券頂,兩端開有拱門。

冰窖區域將作為故宮西部區域的觀眾服務區開放,在充分尊重古建筑現存狀況的前提下,結合冰窖的建筑特色進行完全可逆的環境改造提升,讓觀眾在休息和享受優質服務的同時,對古代宮廷的避暑方法和冰窖所承載的文化內涵有所了解。整個區域預計可以同時容納觀眾近300名,冰窖之外牆下還設有一條露天長廊,提供了更多休息空間。蒼鬆下、紅牆邊,享受一段故宮獨有的清幽靜謐。

年內開放面積擴大至76%

每年絡繹不絕的觀眾給故宮博物院的保護與開放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因此近年來故宮博物院就如何疏導超量觀眾流、為觀眾提供更好的參觀環境等課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和豐富實踐,擴大開放、增設展覽、預約售票、主題免費日等種種措施不斷出台,故宮博物院努力通過內部挖潛,加強對觀眾的疏導,提供更多富有特色的參觀路線,在保証觀眾和文物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給觀眾提供舒適的參觀體驗。2014年故宮的開放面積已經佔到總區域的52%,2015年開放面積達到65%,2016年的目標是76%。越來越多的庭院和建筑揭開它們神秘的面紗,為觀眾提供了除“中軸線”傳統參觀路線以外更多的選擇。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介紹:“ 80%來故宮參觀的觀眾都是隻看中軸線,今年我們要打開更多通道,用新開放的展廳和更有意思的展覽,分散疏導客流。讓觀眾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明清皇家文化。到2020年,故宮博物院將實現“紅牆內無辦公區”,把紅牆以內整體作為故宮博物院的陳列展覽、接待服務、觀眾參觀的空間。屆時,故宮博物院對公眾的開放面積將達到總面積的80%。”

故宮冰窖的用途

“廣廈無煩暑,精盤貯碎冰﹔涼逾箑脯扇,色似玉壺凝。”這是乾隆皇帝對夏日用冰的贊譽,可見皇家對冰的喜愛。舊時夏日用冰,基本上都取自冰窖,自周朝開始直至近代,這種方法幾乎一脈相傳,冰窖也就成了歷代宮中必不可少的服務設施。清代時,冰窖分為官窖、府窖和民窖三種,紫禁城的這處冰窖便是當時北京城內的4處官窖之一。地點位於外朝西路隆宗門外,共有南北方向連續4座,為半地下拱券式建筑,每座東西寬約6米,南北長11米有余,窖底下沉地面以下約1.5米,地面用條石鋪砌,四壁則是先砌條石,然后再砌城磚拱起形成券頂,兩端開有拱門。

據史料記載,舊時每逢立冬過后,筒子河就要涮河淨水,先把水草雜物等清除掉,再把浮面上的臟水放走,最后用木板墩筑臨時壩蓄水,待到冬至后冰凍結實,雇民夫伐冰,伐時要選取明淨堅厚的冰,切剁成一尺五寸見方,然后拉到冰窖整齊的碼放。這幾座冰窖每座能夠儲冰五千多塊,盛夏之時,站在冰窖門口還不及深入,就能感覺到寒氣扑面而來。冰窖主要用於宮內各處的消暑降溫、防止食物變質和冷藏各類祭祀大典的祭品,並供應吏、戶、禮、工、刑、兵六部官員和皇族貴冑。

(責編:湯詩瑤、陳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