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戲曲,如何贏得當代人的心

胡曉軍
2016年11月17日07:40 | 來源:文匯報
小字號
原標題:戲曲,如何贏得當代人的心

  胡曉軍

  核心觀點

  當前的戲曲總體呈現逐漸復蘇、走向繁榮之勢,創演活躍,需求增加,當可被視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個必要條件、一個重要的文化信息;當代戲曲的繼承與創新,理應更為進取、更有進步o戲曲將在理論的支撐和政策的支持下,通過廣大戲曲工作者的努力贏得她的未來、贏得當代人的心

  在第十八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上,全國各地戲曲劇種繽紛,佳作名角薈萃,以深而厚實的傳統底蘊、多且亮麗的地域風採吸引觀眾爭觀、行家熱議,自然引出了當代戲曲的傳承創新以及培育人才、吸引觀眾、贏得市場、走向世界等一系列歷久彌新的話題———這也正是藝術節首次舉辦的戲曲論壇的核心議題。

  傳承與創新

  傳承與創新,對應著當代戲曲的生存與發展,這一對應關系在本屆藝術節的戲曲板塊中脈絡清晰、骨肉豐滿。有的重在傳承,“600分鐘600年”的“點演”將600年來戲曲成熟期的精華劇目,濃縮為十小時的精彩表演,使人得嘗一臠而知全鑊之味﹔有的意在創新,越劇 《寇流蘭與杜麗娘》 以打通時空、劇情和角色的創意姿態,向兩位東西方的偉大劇魂致敬﹔有的承創並重,京劇《正考父》、豫劇 《玄奘》、晉劇 《於成龍》 和黃梅戲 《大清名相》 等從歷史最真實處入筆、從古人最真情處出戲,發古用今,以藝術的方式闡揚中華民族的精氣神。傳承與創新的交融,猶以昆曲的表現最為全面和鮮明———《邯鄲記》《我,哈姆雷特》 《飛奪瀘定橋》 分別展現了當代昆曲在經典再生、中西跨界和革命現代題材演繹上的能力和多種可能性。近年來古老昆曲的活力盡顯,不但留住了老觀眾,更吸引了大批年輕“昆虫”進場,其因除了經典和技藝的忠實傳承外,創演觀念及手法的創新十分關鍵。

  戲曲在宋元時期成熟以后,便成了中國人長期的欣賞習慣、普遍的審美風尚,擁有高度的大眾性和人民性。因此,戲曲蘊含著文化強國建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因,不會也不應以一時的衰落而消減其一絲民族之“根”和“魂”的價值,關鍵在於我們對戲曲的認知是否深刻、信念是否堅實、傳承與創新的作為是否到位。回顧歷史,從文人雅部到草根花部,從四梁四柱到鏡框舞台,從一桌二椅到機關布景,戲曲的傳承與創新始終在進行著。當前的戲曲總體呈現逐漸復蘇、走向繁榮之勢,創演活躍,需求增加,當可被視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個必要條件、一個重要的文化信息﹔當代戲曲的繼承與創新,理應更為進取、更有進步。

  雜糅和嫁接

  站在今天回看戲曲近幾十年的低谷期,原因是多樣和復雜的。劇場和舞台藝術的衰落,並非中國獨有,而是世界性的現象,西方的傳統歌劇、舞劇、話劇乃至馬戲等也遭遇了市場緊縮、觀眾銳減的困境。這一現象大致從電視機普及開始,在互聯網時代加速。戲曲的危機除了世界大環境的影響外,還有本國傳統文化教育尤其是戲曲教育斷層、地域文化尤其是方言藝術的同質化、農耕文明向現代工商業城市文明的轉型不均不暢等原因。為應對危機、走出困境,世界劇壇各種創新層出不窮,先有音樂劇、多媒體劇和音樂劇場,后有沉浸式戲劇等,本質上都是將各種文化藝術、科學技術進行雜糅和嫁接以豐富自身,以新的內容和形式將觀眾拉回劇場。戲劇本就是高度綜合性的藝術,因此任何雜糅和嫁接都是符合其本質屬性與發展趨勢的。當代戲曲同樣應該如此,即在堅持中華傳統美學精神的基礎上,廣泛深入地進行雜糅和嫁接,作為繼承與創新的主要理念、手段和呈現樣態。

  事實上,雜糅和嫁接在上海開埠后就已開始,並在上世紀中葉形成了海派戲劇的高峰。京劇、越劇、淮劇、滬劇及各路灘簧戲在這座城市中並存,互取所長、互補所短,更向昆曲、曲藝、話劇、電影等中外文藝品種借鑒,向最新的科學技術取法,博採眾長,融匯創造,以與原生態大異其趣的姿態經受了藝術和市場的考驗,滿足了市民社會的需求。改革開放以后,海派戲劇重啟活力,雜糅和嫁接在戲曲界再度頻繁地出現,在本屆藝術節上,除了《寇流蘭與杜麗娘》《我,哈姆雷特》等戲曲原創作品外,更有如《當德彪西遇上杜麗娘》等將交響樂與戲曲打通的跨界作品。這些作品顯然不盡完美,甚至不夠成熟,但其兼收並蓄、雜糅嫁接的海派戲劇作為是值得肯定並令人欣悅的,大批年輕人的進場欣賞,便是証明。無疑,這些作品、這些觀眾隱含著戲曲的未來。

  “碼頭”共“源頭”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並大力支持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的表述中,戲曲正是其中最重要的形態之一,戲曲的傳承正是文化強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的表述中,戲曲正是其中最典型的形態之一。當代戲曲負有以傳承與創新來撥動當代中國情感、凝聚當代中國理性,同時開創自身新生面的時代使命。尤其是當代戲曲的創新,須以“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弘揚中華美學精神”,即與社會生活的需求緊密聯系起來,與人民大眾的需要緊密聯系起來,追求“時代的文學的表達”“戲曲的藝術的表現”“觀眾的市場的表征”的統一,最終實現人民性,真正贏得當代人的心。

  國務院去年發布的 《關於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若干政策》,便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講話精神的重要舉措。上海認真落實,細化方案,推出了 《關於推進上海文藝院團深化改革加快發展的實施意見》,其中的主要內容便是全面推進國有戲曲院團“一團一策”分類改革。改革涉及戲曲傳承與發展的方方面面,有對創作演出質量的把關和提高,有對人才的培育和交流,有對普及傳播的加強和升級,更有對展示平台的建設和拓展,天蟾、東藝和已經重開的美琪,即將重啟的“大世界”,均為各地戲曲來滬獻演的好去處,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作為推動全國戲曲交流、促進本市戲曲繁榮的重要平台,其吸引力、展示力和推動力正在不斷加強……概言之,上海作為“全國地方戲曲展演中心”的格局已然完備,而本地國有院團和民營團體實力的不斷增強,表明上海作為戲曲傳承與創新中心的硬件也基本到位。

  確實,無論從歷史積澱還是從時代發展看,上海都應成為、將成為新世紀戲曲傳承與創新的“大碼頭”共“大源頭”。戲曲將在理論的支撐和政策的支持下,通過廣大戲曲工作者的努力贏得她的未來、贏得當代人的心。

  (作者為上海市文聯理論研究室主任、上海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

(責編:歐興榮、陳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