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潘金蓮》為何是近年來馮小剛最好的電影
世界上沒有什麼大事兒和小事兒之分,隻有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兒和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兒。因為一句話的事兒,電影《我不是潘金蓮》就讓一個婦女和自己為敵,和所有人為敵,風霜雪雨地奔波了十幾年,不但走馬觀花了某地官場殊騖而詭趣的眾生相,更洗煉了千年文化傳統與當下現實的荒謬促狹,至於被黑色幽默席卷的故事——那麼曲折,真沒想到。
不同的畫面呈現方式與打開這個世界的方式
以圓形畫面呈現的方式大概是電影《我不是潘金蓮》給觀眾帶來的第一個“意想不到”,滿腹委屈和一腦門子的官司,讓主人公李雪蓮從出場就被局限在這毫無轉圜余地的圓形之中,膽怯而又義無反顧地跋涉著。圓形壓縮下的空間,代表了彼時人物備受壓抑的心境,也讓李雪蓮和所有人物之間的關系變得緊張,目之所及,看不到遠方,隻能看到敵我——假離婚的前夫成了敵人,收了禮物的審判長成了敵人,法庭上作証的工作人員成了敵人,遇事躲避的縣長成了敵人,就連素未謀面的市長統統都成了敵人……
離開拐彎鎮去北京的途中,畫面有那麼一瞬間被全屏呈現,這大概是李雪蓮第一次無意識的放鬆吧,但隨著進京,畫面開始變為拘謹的正方形,是離權力中心太近造成的緊張?還是因為相信隻有在這裡才能找到方方正正不變圓滑不會走樣的正義與公平?
導演馮小剛以這種形式感極強的圓形、方形與全屏視角代表了李雪蓮二十年間三種心態與境況,在圓與方之間尋找法律之外的尊嚴,然而最終在全屏裡獲得釋然,不同的畫面呈現方式在這裡變成了馮小剛“打開這個世界的方式”,方圓之間看到農村與官場的寓言,荒腔走板,有板有眼。
小白菜、潘金蓮、竇娥與白娘子的集體出現
小白菜、潘金蓮、竇娥與白娘子,傳統文化中四個知名女性形象的特質基本概括了李雪蓮的一生——十幾年進京上訪,在多數人的眼中她早就變成了“小白菜”,但在前夫的口中,她卻是婚前失身的“潘金蓮”,李雪蓮喊了那麼多年的冤,隻覺得自己是“竇娥”,但在那些因為她的上訪可能會觸及官位的人眼中,她更像是修煉成精的“白娘子”——和北京產生關系的農村婦女,已經不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了。
臉上一抹嫣紅,心中溝壑縱橫,范冰冰這次演得那叫一個生動。一塊臘肉一壺香油幫她褪掉紅毯上的光彩,愁眉緊蹙又借給她一身的風霜雨雪,范冰冰扮演的李雪蓮一路走得“腥風血雨”,卻又把人生一段暗黑歲月演得光怪陸離。看《我不是潘金蓮》,其實就是看范冰冰如何把一個底層婦女“修煉”成一個執拗而多變、狡獪卻愚頑的人精。
她這一路,所遇所見,從張嘉譯、於和偉、趙立新、黃建新、李宗翰到郭濤、李晨、張譯、大鵬、范偉、劉樺……從民間到官場,眾多男演員無不演技精湛,但“意想不到”的是,如此形形色色的男人,隻為了成就一個偏執的女人。
商業化之外的意外,看到馮小剛最好的電影
從《一地雞毛》《手機》《一九四二》到《我不是潘金蓮》,在更深刻地觸及現實這一點上,這部影片顯然比馮小剛和劉震雲以往合作的作品走得要更遠一些,《我不是潘金蓮》看似是一個底層女性爭取“尊嚴”証明“清白”的荒唐鬧劇,卻也是當下官方思維與民眾思維的劇烈碰撞的真實寫照,兩人用一次漫長而無果的官民“互動”,拓印了幾近二十年中國現實官場的編年紀要,似乎也在試圖厘清這一矛盾背后的真相。
這部影片的黑色幽默和馮小剛的賀歲喜劇也有著本質的區別,即使拋開視覺呈現上的強烈形式感——商業化包裝之外,其藝術性與深刻程度,都可使其成為近年來馮小剛導演的最好的電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