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視跨年演唱會,你拿什麼贏得觀眾

自2005年國內首次舉辦跨年演唱會以來,即將走過12個年頭的年終盛會如今已變成各大衛視的“大考”。資深音樂記者成長表示:“跨年演唱會最主要的目的不是盈利而是提升影響力,跨年其實是衛視對本年電視活動、電視節目內容和傳播的整合及展示,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衛視的年度排位。”
這場“考試”關乎各家衛視市場佔有率,這份“影響力試卷”更包括明星與贊助資源、娛樂宣傳理念、創意與內涵挖掘等一系列內容。即將到來的跨年演唱會,各家衛視都在積極備戰,與以往相比呈現出一些新特點。
辦一場有主題的演唱會
多家衛視介入跨年大戰之后,“燒錢請明星”的現象就越發嚴重。在2011年跨年演唱會一度達到16家,投入超過2億元時,行業內部開始緊急叫停。據業內人士統計,一台正常規模的衛視跨年演唱會預算一般在幾千萬元以上,而用於明星出場費的預計投入比例佔到三分之一,實際花費可能更多﹔其中零點的壓軸嘉賓的出場費用更是動輒幾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其他藝人嘉賓的價格也不菲。明星出場費的水漲船高,一方面導致藝人在跨年“連軸轉”,各地奔波無法調整出最好的演出狀態﹔另一方面,衛視對明星的“燒錢”不止,直接后果是原本應用於創意、舞美、燈光、音響等方面的費用持續縮水。
隨著電視行業的不斷整頓,這一亂象雖有緩解,但對跨年演唱會低質量、高同質化的質疑聲不斷增多。中國傳媒大學文科科研處副研究員鄧文卿表示:“無論如何,辦一場有思想有主題的跨年演唱會,用最適合的明星來演繹的方式,已經取代了一味‘燒錢請明星’的亂象。”
鄧文卿說:“跨年演唱會對明星資源的運用不能是‘大珠小珠落玉盤’的一鍋端,而是需要認真確定框架與主題,讓每位明星的出現與演繹都恰如其分。”雖然東方衛視“天價”請來了王菲,頗受爭議,但今年跨年演唱會也不乏亮點:北京衛視主打“跨界牌”,還將邀約女排奧運陣容喚起國人女排情結﹔四川衛視烹飪“特色川菜”,邀請川籍選秀歌手和實力派唱將同台演出。
舞美設計各顯特色
除了明星大腕們的傾情演繹,舞美的視覺呈現也是一場完美視聽盛宴不可缺乏的因素,回顧歷年衛視跨年演唱會,舞美設計的亮點與創意似乎乏善可陳,但今年的跨年演唱會,部分衛視開始在舞美上動了心思。
四川衛視將打造“史上最大熊貓舞台”,不僅規模體量不可小覷,而且整體舞台設計既保留了熊貓的本色,又用機械手臂、全息投影、裸眼3D等裝備熊貓,突破黑白單調色度。“熊貓舞美”突出了四川的地域特色,也帶出了整台演唱會的亮點。四川地方特色元素在演唱會中的突出運用,展現了獨具特色的四川文化內涵。北京衛視將在水立方場地內打造水、陸、空、冰四棲舞台,迎合2022年冬奧會設計。江蘇衛視也力圖在舞美上有所作為,以人屏互動、虛擬成像等技術打造了“幸福盒子”主題的極簡風格舞美。而湖南衛視則將主打“高端科技”,請來國外設計師完成“夢幻水舞台”的呈現。
喧囂之后的冷思考
各大衛視跨年演唱會或許只是當前電視行業的一個縮影,在“節儉辦晚會”的呼吁中,十幾家電視台同時開啟跨年演唱會的喧鬧如今已經逐漸平息。
對於電視節目的發展前景,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部教師王婧表示:“電視節目拋卻了對明星扎堆、跑跳嬉鬧的一味追逐,而是去尋求內在價值與人性關懷。”因此,電視節目的發展應該靜心思考,找出體現自身特色的道路。社會因多樣性而存在,承擔社會“鏡子”功能的電視行業更需要把“多樣性”盡數呈現。電視行業能夠尋求到的成功之路,一定不是別人走過的路,而是在自己適合的領域內披荊斬棘而開拓出的“蹊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