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這個非遺大師有點“潮”!他在網上招徒弟!

2019年01月15日08:41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小字號
原標題:這個非遺大師有點“潮”!他在網上招徒弟!

打造工藝美術網站、網上招徒、去南極採風……

你大概很難想象,這是一位“非遺大師”近幾年的工作狀態。

“很多人覺得非遺大師應該留著長長的胡子、白白的頭發。所以有人第一次見我會問‘你是非遺大師嗎’。”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東陽木雕”代表性傳承人黃小明。受訪者供圖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東陽木雕”代表性傳承人黃小明。受訪者供圖

和大多數人對非遺大師的想象不同,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東陽木雕”代表性傳承人黃小明,留著一頭齊肩卷發,眼神深邃、鼻梁高挺,給人一種“藝術范兒”的感覺。

1月13日,他接受了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專訪,暢聊自己對非遺的理解。

黃小明復制的“乾隆寶座”。受訪者供圖

黃小明復制的“乾隆寶座”。受訪者供圖

傳承:用兩年復制乾隆寶座,撿回很多傳統技藝

對於如今頗具藝術氣息的黃小明來說,他木雕生涯的開始卻很“傳統”。

中國木雕的歷史源遠流長,很早就出現了初具雛形的木雕工藝品。而東陽木雕是一種以平面浮雕為主的雕刻藝術。

這種技藝原本用於建筑構件上,后發展到現在的十幾大類,廣泛應用於建筑裝飾、室內裝飾及家具裝飾。

16歲開始,黃小明就進了木雕廠,從傳統手藝學起。自那時起,這些傳統手藝就沒放下。

而讓他一舉成名的,正是一件“傳統”的作品——“乾隆寶座”。

這是一件為復原“康乾盛世”時期中國宮殿寶座而打造的木雕。為了重現那種“皇家風范”,黃小明曾三次去看文物真品,而整件作品花了兩年才完成。

黃小明作品“荷塘月色”。受訪者供圖

黃小明作品“荷塘月色”。受訪者供圖

“第一次是去考察,第二次是測繪,再然后又帶了大概30個參與制作的工人,去看原作。比如你是做扶手的,就著重看扶手﹔他是做屏風的,就著重要看清這部分。看完了每個人帶著重點回來。”

他告訴記者,實地看和僅看圖紙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圖紙以線描為主,但每個人對立體感的理解都不一樣,這就要實地去看。我當時拍了上千張照片回來,也是為了復制原作。同時,我們也因此‘撿回’了很多傳統技藝。”

十幾年過去了,黃小明至今還記得那個龍椅的細節。“皇家雕的龍和民間完全不一樣。印象最深的是,相比於民間的龍雕,宮裡龍的頭顯得特別大。”

木雕作品《晨》。受訪者供圖

木雕作品《晨》。受訪者供圖

創新:將速寫、超寫實等技法與木雕結合

但在黃小明看來,僅僅復制前人作品,遠遠不夠。過去的工藝必須創新。

如今回頭去看這些年自己走出的新路,他將這歸因於改革開放后那段時間的經歷。而如果沒有改革開放,他或許和廠裡的老師傅們一樣,隻專注於傳統木雕。

那段時間,黃小明考上了浙江工藝美術學校,學習了工藝美術的理論、歷史。“在學校學習和工廠裡的師父帶徒弟完全不一樣。我在工廠裡學到是傳統技法、規矩和程序化的東西。而通過讀書,我系統地學習了理論。”

隨后木雕廠的變動讓他的生活發生了變化。

“廠子慢慢改制,我們也都出來了,面臨著自己創業、做工作室、做新的作品。隨著改革開放,我們看到的、吸收的信息越來越多。而這些就成了創新的動力。”

很快,黃小明將自己在學習中了解到的速寫、超寫實等技法與木雕結合,發展出了他自己的“速寫木雕”和“超寫實木雕”。

木雕作品《三友圖》。受訪者供圖

木雕作品《三友圖》。受訪者供圖

“傳統木雕的構圖是點線面結合,保持面面俱到,和速寫有很大區別。速寫是強調‘意到筆不到’,雕刻當中如何做到‘意到刀不到’?這就是一種創新。”說到這裡,黃小明言語中透出些自豪。

而“超寫實木雕”則將傳統東陽木雕散點透視的表現形式,改為類似油畫呈現方式的焦點透視。“同時強調細節、機理質感。人物的衣紋質感處理會很真實、皮膚毛發也很逼真、裙擺可以呈現出飄逸感。像一條圍巾,我可以把圍巾那種織出來的質感給它雕出來,讓人感覺可以觸摸到圍巾織紋的效果。而且同一塊木頭可以分出好幾種顏色,不用上色,以刀法的粗細呈現質感的區別、變化。”他說。

木雕作品《新天鵝堡》。受訪者供圖

木雕作品《新天鵝堡》。受訪者供圖

開放:以“行走”找靈感與網上收徒

這樣的經歷讓黃小明認識到,多看看、多走走,總會吸收到更多東西。

現在,他的創作靈感很多都源於“行走”。“你去走了看了之后,你的眼界會高,眼界高了你創作的高度就有提升。”

“比如我去了一趟南極,回來我就創作了一組與企鵝有關的作品。”他告訴記者,如果不去南極,你是感受不到企鵝有什麼樣生活習慣的。

“企鵝在冰天雪地裡怎麼樣孵蛋、怎麼樣求愛?科學家跟我們講,企鵝會從山腳下找一塊石頭,然后跑到冰山上送給它的‘情人’。這塊石頭其實是比我們人類的鑽石還珍貴,因為這冰天雪地裡它很難找到一塊石頭。”

這些細節,都在黃小明的作品中有所體現。“人家會問,你作品裡的企鵝怎麼嘴巴上銜著一塊石頭。我就把這個故事分享給大家。可如果你不去南極,就很難體會到。”

創作中的黃小明。受訪者供圖

創作中的黃小明。受訪者供圖

如今,黃小明的習慣是,從一個地方回來,就會創作一些作品。“我還會寫個游記——‘跟著木雕去旅行’,發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上。我先把木雕呈現給大家,后面有一篇游記,介紹當地的文化、風土人情。”

除了微信,網絡也早已是黃小明傳播非遺的平台。

2015年開始,他發起做了一個網站,裡面集中了一百多位“非遺大師”。到2017年,他又聯合了幾位非遺大師,打破傳統的收徒模式,“通過互聯網向全球招徒”。

他告訴記者,最初讓非遺“觸網”是希望借助網絡傳播非遺,“畢竟在互聯網時代,酒香也怕巷子深”﹔而網上招徒,則有更深層次的考慮。

“我拜師時是父輩就近找了個師父。現在我通過互聯網向全球招徒,首先就打破了非遺傳承的地域局限,而且這些來學的人,都是真正喜歡這項技藝的。”

黃小明還向記者透露,報名的學生中,甚至有外國人。“我們有非洲的學生,不過大多是實習性的。”

現在,正式拜黃小明為師的徒弟有二十多人,短期學習的學生已有很多。

木雕作品《憶江南》。受訪者供圖

木雕作品《憶江南》。受訪者供圖

責任:非遺傳承,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

在黃小明看來,每一代非遺傳承者是有不同責任的。

“隻有創新,那是無根之木,而隻有傳承,又是不流之水。我們這一代人應該做的就是承上啟下。既不能丟了傳統,要把傳統中精髓的部分傳承下來,還要在此基礎上有新的發展。”

而下一代傳承者應承擔的責任又有所不同。“下一代人在文化上,比我們這一代、以及我們父輩那代,都高很多。有了這樣的文化高度,才能更好地傳承非遺。”

現在,黃小明在收徒弟的拜師儀式仍然要寫拜師帖。

“裡面第一句話就是‘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但他覺得,這句話的內涵已經因時代不同而發生變化。

“過去,這句話的意思好像就是,每天要給師父端茶倒水、端洗臉水、倒洗腳水。今天這些事都沒有了。這句話隻代表你對手藝的尊重、敬畏。”

黃小明。受訪者供圖

黃小明。受訪者供圖

黃小明說,自己也希望徒弟們在這句話裡讀出感恩。“你要感恩師父給你手藝的傳承,同時師父要感恩這些徒弟。”

為什麼師父還要感恩徒弟?他解釋,正因為有了這麼多學生、徒弟加入到這個行業,“我們的傳統、文化才能代代相傳。所以感恩是雙方面的,我希望他們都能理解這裡的含義”。

“五千年文化沒有斷流的原因,就是代代有這樣的人去傳承下去。”他說。

(責編:韋衍行、湯詩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