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部件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清人王筠《文字蒙求》自序中說:“人之不識字也,病於不能分,苟能分一字為數字,則點畫必不可以增減,且易記而難忘矣”,足見古人早已認識到漢字拆分的重要意義。
“部件”本是機械學術語,指機器的一個組成部分。20世紀中期,“部件”概念被借用於漢字應用領域,是因為人們認識到計算機輸入和漢字教學環節的漢字拆分與機器部件拆分有著相似之處。半個多世紀以來,漢字部件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同時也面臨著諸多任務和時代要求。
“部件”研究的豐碩成果
概念界定取得了標志性成果。20世紀50年代以后,人們分析現代漢字形體時發現,整字和筆畫之間存在著一些很重要的中介部分,也就是筆畫塊結構。杜定友稱之為“字根”(1961),之后,“部件”(倪海曙,1966)、“字素”(周一農,1984)、“構件”(朱一之,1993)、“字元”(張天光、黃伯榮、翟萬林,1995)等名稱先后進入學界視野並引起廣泛關注。隨著研究的深入,在倪海曙(1966)、蘇培成(1995)“部件”定義基礎上,費錦昌(1996)總結為:部件也叫字根、字元、字素,是由筆畫組成的構字單位。它大於或等於筆畫,小於或等於整字。這一定義梳理了部件的異名別稱,確定部件性質為構字單位,同時將部件分為筆畫類、整字類、大於筆畫小於整字類三大類別,涵蓋“部件”概念重要特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拆分規則和稱謂體系取得了可操作化成果。伴隨部件名稱討論,“首先根據字形,其次依據字理”“按等切分、先優后劣”等部件拆分規則以及部件稱謂體系研究也取得突破性進展。其中,1965年至1966年,《文字改革》雜志“規定漢字偏旁部件名稱的討論”之核心問題,諸如部件位置居於一字之上,對該部件的位置解作“××頭”,在下為“××底”……最終提煉為上“頭”下“底”、左“旁”右“邊”、內“心”外“框”、中“腰”四“角”的十六字訣,至今成為部件位置解讀的重要理論支撐。
國家規范研制取得了標准化成果。20世紀80年代以來,計算機處理、識字教學、漢字字形整理都在呼喚漢字部件的規范化。從1997年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發布《信息處理用GB13000.1字符集漢字部件規范》,到2009年《現代常用字部件及部件名稱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出台,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漢字輸入、漢字教學、漢字研究的難題,大力推動了語言文字規范化進程。
“部件”研究的當前任務
回顧半個世紀以來的部件研究,熱點問題始終圍繞著部件的層級性展開。也就是哪些整字可以拆分,哪些整字不能﹔哪些可以一次、兩次,甚至多次拆分到筆畫﹔哪些筆畫可以列為單筆部件等諸多具體問題。因此,把握層級性特征,提升可操作化水平,帶動字形規范相關研究是當前部件研究面臨的重要任務。
把握層級性特征,抓住部件區別於偏旁、部首的關鍵。部件拆分單元更小,數量更多,相對於現代偏旁和部首提取出的形符、聲符、記號,部件拆分更看重字形。比如“元”既可拆分為“二”“兒”,也能拆分成“一”“兀”。“二”和“兒”都是常用字部件,屬於一等拆分﹔而“一”是常用字部件,“兀”是非常用字部件,屬於二等拆分。依據部件拆分的“先優后劣”原則(費錦昌,1996),我們主張採用一等拆分,將“元”拆分成“二”“兒”。這種拆法不依照字理,隻根據字形,迥異於提取偏旁、部首的拆分方式。
把握層級性特征,提升部件研究可操作化水平。部件拆分結果隨應用領域而異,不同拆分結果對應著不同領域的操作需求。計算機界的部件內涵常傾向於基礎部件,而漢字學界為方便對字形、字義的理解和記憶,其部件內涵則更多指復合部件,比如,計算機界《信息處理用GB13000.1字符集漢字部件規范》“丶”和“木”兩個基礎部件,在漢字學界《規范》中就是以復合部件“術”出現的。
把握層級性特征,助推字形規范命名原則的統一性研究。部件名稱討論長期躋身於字形研究的快車道,其突出成果勢必拉動字形規范命名相關工作。比如,部首與部件存在著交重關系,部首是為了方便辭書檢索,部件是用於漢字形體拆分,而佔部件總數40%的204個部件,比如“口”“貝”“癶”等,同時也都是部首。《規范》比較科學的部件名稱,自然給處於研究階段的部首命名規則提供借鑒,如在俗稱沿用“灬”沿用“橫四點”還是“四點底”、代表字選擇“囗”稱作“圍字框”還是“國字框”等方面能夠更加完善。
把握層級性特征,帶動字形規范術語界定的科學性研究。部件術語與成字、獨體字、常用字等多個字形術語存在交集。將存在交集的部件規范術語與其他字形規范術語進行比較,不僅能提升術語界定的科學化水平,也可以有效減少因不同規范隸屬不同研究團隊造成規范之間缺乏相關性,導致漢字應用層面相對混亂的現實問題。以《規范》而言,成字部件所言“成字”要有相應的辭書或字表范圍說明﹔獨體字部件所指“獨體字”應與《現代常用獨體字規范》相一致﹔常用字部件所說的“常用字”須同《通用規范漢字表》一級字表兼顧彼此,相互照應。
“部件”研究的時代要求
新時代的社會信息化、經濟全球化特征同樣對世界漢語熱潮中的部件研究提出了信息化、國際化的要求。
部件研究信息化的基礎是部件輸入、組合技術的開發和應用。長期以來,部件信息化技術支撐乏力,致使佔部件總數30%的153個大於筆畫、小於整字類部件(奧字頭、足字底等)的鍵盤錄入,往往採用手寫途徑,借助圖片或其他格式達到屏幕輸出的效果。由於相似部件差別細微(可字框和橫折鉤、學字頭和尚字頭等),個性化手寫方式不僅增加研究的社會穩定性成本,降低科學化水平,也嚴重制約部件規范標准的信息化、社會化傳播。由於沒有相應軟件實現漢字拆分和組合過程,也就無力呈現部件作為漢字構型元素的重要特征,更易導致部件認知的含混不清。因此,高效、准確、直觀的部件輸入、顯示、輸出,以及部件拆分、組合、形變等技術開發和應用是部件信息化建設的關鍵。
部件研究國際化的前提是強化漢語國際教育“三教”環節的部件認知。部件是漢語國際教育漢字認知的核心單位,重要性勢必貫穿於漢語國際教師、教材、教法各個環節。教師的部件意識應當明確,教材編寫使用的部件名稱應當與國家規范相一致,部件教學方法亦應當靈活多樣。
同時,漢語國際教學作為漢字規范應用最敏感的領域之一,其漢字教學反饋,往往成為漢字字形規范不斷完善的助推器。因此,重視留學生部件形體特征及部件組合位置習得過程的實証性研究,思考全球本土漢語教材部件編寫的問題與對策,反觀並完善漢字部件規范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是提高漢字部件國際化傳播能力的有效途徑。
“部件”概念提出至今的50多年裡,部件研究已然取得可喜成績。為更好地指導並服務漢字應用,科學把握部件層級性特征,進一步適應信息化、國際化時代要求,仍將是部件研究需要長期跟進的課題。
(作者:李華,系西北師范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副教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