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漢字:一撇一捺總關情

2019年02月15日08:1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漢字:一撇一捺總關情

荷蘭丹華文化教育中心胡穗娟老師(站立者)在教學生識字。

“我們中國的漢字,落筆成畫留下五千年的歷史,讓世界都認識。我們中國的漢字,一撇一捺都是故事……”“四海同春”2019全球華僑華人春節大聯歡上,一首《生僻字》唱出了漢字之美。

漢字裡的中國

作為世界上歷史悠久沿用至今的自源文字體系,漢字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凝聚了豐富深厚的中華文化。雖然對漢字的起源學界有不同觀點,但甲骨文是學界公認的成熟的文字。

100多年前,清代學者王懿榮在一種被稱為“龍骨”的中草藥上,發現了細小的刻畫。后經專家考証,這些刻畫是甲骨文,由此把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提前了1000年。

2017年10月,中國申報的甲骨文項目順利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項目國際咨詢委員會的評審,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漢字對世界尤其周邊國家產生過長遠的影響,為世界文明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甲骨文入選‘世界記憶名錄’,正是其價值得到世界公認的體現。” 相關專家如是評價。

沿著漢字發展的脈絡來看,從公元前14世紀開始,在青銅器上出現了大量的銘文,被稱為“金文”﹔公元前221年,小篆開始通行﹔后來,簡化為字形更為方正簡單的“隸書”,隸變被視為古文字與今文字的分水嶺﹔此后經歷了不斷地發展沿革,逐步演變成現代漢字。

“漢字中蘊含了很多中國文化的密碼,掌握漢字,人們便掌握到了解中國文化的一把鑰匙。”北京外國語大學孟德宏老師說。

在世界舞台展現魅力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授、巴黎漢字節協會副主席常耀華是法國漢學家白樂桑的摯友。他從白樂桑身上感受到其“對漢字的情懷”。“我們倆在一起,三句話不離漢字,白樂桑老師似乎專為漢字而生,漢字漢語幾乎是他生活的全部。” 常耀華說。

常耀華聽過多場白樂桑在中國的演講,在他的印象中,白樂桑最常說的話就是“如果沒有漢字,我不會來到這裡”。

經過多年醞釀,被白樂桑和常耀華稱為“試驗版”的漢字節於2018年9月底在巴黎十三區政府市政廳正式拉開帷幕,本屆漢字節上推出了漢字攝影展、畫漢字展、漢字書法展演、漢字燈籠工作坊以及公園漢字地書等多項活動,場面十分火爆。

“鑒於2019年是中法建交55周年,同時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2019年首屆巴黎漢字節正在籌備中。”常耀華說。

在常耀華看來,漢字不僅具有記錄漢語的實際功用,還具有展示自然物象的藝術功用。“一個漢字,你可以不知道它怎麼讀,也不知道它蘊含的具體含義,但當你面對它的形象,要做到無動於衷,真的很難,尤其是早期的象形文字。”常耀華說,“ 漢字本身就是天地萬物變化莫測的寫照。漢字形體猶如自然物象,有疏有密,有大有小,有長有扁,有正有斜,有斷有連,有高有低……”

在近年來全球漢語熱持續升溫的背景下,漢字在世界范圍內展現出魅力。

打開漢字之門

2017年5月9日,孟德宏在於國家圖書館展出的《漢字裡的中國》展覽現場,為北京外國語大學的30多名來華留學生上了一堂中國語言文化課——介紹一個個立體形象的漢字背后所體現的中國歷史、中國社會、中國思維與中國觀念。

“漢字是來華留學生學習漢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漢語知識的重要內容。漢字所記錄的漢語詞匯引申發展的線索等都是留學生特別感興趣的。”孟德宏說。

漢字教學也是海外華文學校的教學重點。2007年荷蘭丹華文化教育中心引進新理念教學的教材《中華字經》和《等級漢字》。“所謂的新理念教學就是‘快速識字,提前閱讀’。初學漢語的孩子不依賴漢語拼音識字,運用特殊教學方法在短時間內突破識字關,輕鬆認識許多漢字。” 丹華文化教育中心胡穗娟老師說。

為了讓學生的識字過程變得有趣,丹華文化教育中心的老師進行了各種探索。該校的李衛老師舉了個例子:“在講到‘動物’這一課時,涉及到‘狍獾獗猹’4個字,字本身已經很難,為幫助學生加深記憶,我設計了‘獾的美餐’課堂表演活動。學生通過表演,既記住了‘狍獾獗猹’4個字的特點,也認識了‘獾’這種不常見的動物。”(趙曉霞)

(責編:韋衍行、湯詩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