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雨水”節氣春意濃 順應天時的民俗有哪些?

2019年02月19日08:08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小字號

“郊嶺風追殘雪去,坳溪水送破冰來”雨水,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正處在數九的“七九”中,河水破冰,大雁北歸,今年的“雨水”也恰逢元宵節。

民俗學專家高巍在接受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採訪時也談到了雨水節氣的很多習俗。他認為,人們感悟天時、調整生產生活,都是實現人追求與自然和諧統一的一種方式,體現“天人合一”的追求。

資料圖。 朱柳融 攝

這個節氣有啥淵源?

“雨水”是緊隨立春的第二個節氣。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

因此,“雨水”意味著春風逐漸吹遍大地,冰雪消融,就連北方的空氣也開始變得濕潤,處處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從氣象學角度來說,“雨水”過后,中國大部分地區最高氣溫一般能夠升到0℃以上,南方不少地區平均氣溫多在10℃以上。此時,油菜、冬麥等普遍返青生長,對水分的要求較高。

俗話說“春雨貴如油”,適宜的降水對農作物的生長很重要。而華北、西北以及黃淮地區這時降水量一般較少,若早春少雨,雨水前后及時灌溉,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

時間久了,人們還根據雨水的冷暖、降水情況等來預測之后的天氣變化。比如,諺語裡提到雨水落了雨,陰陰沉沉到谷雨”“冷雨水、暖驚蟄”“暖雨水,冷驚蟄”,或者就是“雨水東風起,伏天必有雨”等。

資料圖。張建學 攝

不過,據專家解釋,雖然節氣的名字叫“雨水”,但在此期間內倒不一定下雨。只是從雨水之后,降水開始增多罷了。

年味尚未散盡 舞龍舞獅吸引人

當雨水到來時,在大部分情況下,由於春節剛過去不久,年味兒尚有余韻,又多半與元宵節的日期相近,所以,這時的歡樂氣氛往往更加紅火。

像熱火朝天的舞龍舞獅、採蓮船,正是吸引觀眾的時候。據說,舞龍的數量不同,玩法也不一樣:“二龍戲珠”在表演時,隻有一個“珠”,兩條龍時而並列,時而兩頭相向,各種變化造型,十分有趣。

某些地區,通常出嫁的女兒會在這天回家探望父母,還要帶去一些禮物。

另外一些地方,雨水節氣是一個很富有人情味的日子。據公開資料顯示,在川西民間,早晨天剛亮,霧蒙蒙的大路邊就有一些年輕婦女,手裡牽著年幼的兒女,等待第一個從面前經過的行人。

資料圖:游人賞花,感受春天的氣息。 馬剛 攝

當有人經過時,無論男女老幼,都會攔住對方,讓年幼的兒女磕頭拜寄,給對方做干兒子或干女兒,稱為“撞拜寄”,希望孩子能夠健康長大。

“雨水”提醒人們活動順應天時

“農耕文化都是結合天時的。某種程度來說,雨水作為節氣的變化,對農業生產和人們的生活如何順應大自然變化,還是具有提醒意義的。”高巍如此解釋道。

他舉例,雨水在立春節氣之后,同樣是一個意味著生機與活力的時間點,“就好比冬天有小雪大雪、小寒大寒一樣,‘雨水’也是春天來臨的一個標識。人們認為,此時陽氣上升、陰氣下降,二氣祥和的結果便是生機盎然春天”。

資料圖: 舞龍表演。 王小軍 攝

所以,為了順應天時,民間要舉行鬧社火、鬧元宵、鬧花燈。高巍說,這些活動都是希望人們能充分動起來,體現節氣變化的勃勃生機,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生命注入力量。

“出於體現生命活力的目的,此時習俗關注點更多在於擁有未來的孩子和年輕人。不光給他們祝福,還鼓勵他們走出戶外,健康成長。”高巍說,這體現了所有人對未來的關注和期盼,更是雨水節氣的重要特點。(上官雲)

(責編:李慧博、湯詩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