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二月二”的民俗記憶:除了理發還有這些

2019年03月08日06:13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小字號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8日電(記者 上官雲)“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二月二”又叫春龍節、農事節,是中國民間頗受重視的傳統節日。吃龍鱗餅、理發……一系列習俗令這個身處春天的節日暖意融融。

資料圖。鐘欣 攝

“二月二”為什麼是“龍抬頭”?

“二月二”起源較早,據說可以追溯到伏羲氏時代,還有“春龍節”、“春耕節”的別名。諺語常說“二月二,龍抬頭”,這實際跟古代對天象的認知有關系。

古人仰望蒼穹,將黃道附近的星象劃分為二十八組,分別代表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叫做“二十八宿”,以此作為觀測天象參照物。

按照東西南北四個方位,“二十八宿”又被劃分為四組,按照它們大致的模樣,“四象”就產生了:東方蒼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不難看出,東宮7宿正是被想像成一條巨龍。

而每年的農歷二月初二晚上,蒼龍星宿開始從東方露頭,接近子夜時分,代表“龍爪的星宿也現身了,這就是“龍抬頭”。又恰逢春生機勃勃的春天,后來便衍生出“春龍節”等種種說法。

資料圖:舞起雙龍“龍抬頭”祈福。陳衛平 攝

“‘二月二’習俗非常多,各地都有。有一種說法認為,在農業社會,蠶桑業佔有重要地位。傳說蠶神為女性,所以,古時設有先蠶壇,供皇后祭祀之用。所以,這一天,皇帝得‘親耕’,皇后要主持蠶桑儀式。” 民俗學專家王娟解釋。

炒黃豆、炸豆萁,“二月二”的小零食

人們從小到大總會經歷很多節日,中國素有“民以食為天”的說法,不少傳統節日的習俗都會多少跟飲食沾邊。對山東女孩蘆岩來說,“二月二”的記憶,就跟“吃”有關。

“山東傳統民俗,這一天要吃炒黃豆、炒豆萁。”這裡的豆萁跟“煮豆燃豆萁”裡提到的不一樣。蘆岩說,那是一種炒或者炸的零食,做法挺簡單。

“油炸豆萁”的原料很常見:面粉、雞蛋、牛奶,再加一點兒鹽和糖。先把和好的面放十多分鐘,再在面板上揉勻,擀成薄薄的一層面皮,疊好、切條,再改斜刀切開。

油燒到六七成熱時下鍋炸,變成金黃色后,豆萁香酥的氣味在空氣中飄散開來,盛盤即可。

“來北京之后,我才知道‘二月二’要理發。”她也樂得“入鄉隨俗”,隻要有時間,每年“二月二”都要剪剪頭發,“實在沒空,就自己剪掉幾根頭發意思意思,取個好彩頭”。

過“二月二”?當然要去理發啊

如蘆岩所講,對北京女孩周晶而言,“理發”確實是過“二月二”的必備項目。

資料圖。張瑤 攝

“以前家裡有講究,說正月裡剪頭發對舅舅不好。所以在整個春節期間,我們都不會去理發。”周晶回憶道。

“二月二”就是禁忌被打破的一天。周晶記得,小時候,是父母帶著去理發店。那時候的理發店大多門臉不大,一群等著剪頭發的人擠在一起,家長裡短,熱鬧得很。

民間確實流行“二月二”理發,認為這代表著“龍抬頭,走好運”,美其名曰“剃龍頭”,實際上代表著對新一年交好運的祈盼。

另外,周晶說,有些老北京人還多半會在“二月二”吃一頓“盒子菜”,跟立春吃的春餅意思差不多,就是醬肉、肘子一類的吃食,用刀切成細絲,再配上幾樣家常炒菜,正如豆芽之類,卷進薄餅裡就是了。

傳統節日裡的文化味兒

“二月二”的習俗當然還不止這些。由於龍的吉祥寓意,“二月二”的不少飲食被加上了“龍”的頭銜:餃子叫“龍耳”,面條叫“龍須”,餛飩叫“龍眼”……一日三餐這樣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也變得有趣了。

資料圖:“二月二,龍抬頭”,河南開封,民眾載歌載舞祈福五谷豐登。中新社發 王中舉 攝

春是四季之始,意味著希望。“二月二”到了,農民們會“打囤圍倉”,一邊還要說著吉祥話,比如“二月二龍抬頭,大囤尖小囤流”,期待到了秋天能有個好收成。

民俗學專家高巍說,“二月二”跟驚蟄日期接近,一聲春雷驚醒了蟄伏的蛇虫。有時人們會在“二月二”到來后,在床頭、水缸角落裡開始,把灰一類的東西撒在地面上,一直綿延到屋外,叫做“引龍回”,期盼將毒虫們“鎮住”。

無論是理發、驅毒虫,還是吃盒子菜、龍鱗餅,都是為了趨利避害,取一個“萬事隨心”的寓意。蘆岩說,畢竟現在物質生活這麼豐富,已無須再靠過節來滿足吃點美食的願望,過節,過得其實是背后的那點老傳統和文化味兒。(周晶為化名)

(責編:岳弘彬、曹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