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湖南省博物館聯合南京雲錦研究所歷時近兩年,不惜重金找了一批瘦弱的三眠蠶寶寶獲取蠶絲,復原西漢縫制方法——

素紗單衣:出土47年 最難仿的衣服“克隆”成功

2019年03月28日06:07 | 來源:長沙晚報
小字號
原標題:素紗單衣:出土47年 最難仿的衣服“克隆”成功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任波 通訊員 李葉 賀靖婷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素紗單衣是迄今世界上現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制作工藝最精、最輕薄的衣服。近日,湖南省博物館(以下簡稱“湘博”)聯合南京雲錦研究所,歷時近兩年成功仿制出一件重約49克的素紗單衣。這是素紗單衣出土47年,首次得到官方授權並經博物館相關專家鑒定后得到官方認可的仿制品。

素紗單衣有三宗“最”

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素紗單衣是辛追夫人的陪葬品,一共有兩件:直裾素紗單衣和曲裾素紗單衣。這次成功仿制的是直裾素紗單衣。素紗單衣曾被譽為“世界最難仿制的衣服”,因為素紗單衣具有三宗“最”。

最輕:馬王堆漢墓出土了兩件素紗單衣,直裾素紗單衣重49克和曲裾素紗單衣重48克。每平方米紗料僅重15.4克,一根長9000米的單絲僅重11克。大家平時所穿的襯衫一般重300克至500克。

最薄:經檢測,素紗單衣的透光度約75%,一個原因是它的經緯密度比較稀疏,素紗單衣紗料的經密度約每厘米58根至64根,緯密度每厘米40根至50根,所以透光。如此輕薄飄逸的衣服,古人是如何穿的呢?多數學者認為西漢初年的素紗單衣穿在錦繡衣服的外面,既可增添華麗又產生朦朧美感﹔也有學者認為它是當作內衣穿的。

最細:經測定,素紗單衣的蠶絲纖維細度比如今常用的蠶絲更細。素紗單衣的蠶絲纖維細度隻有10.2旦至11.3旦,現在生產的高級絲織物纖維細度為14旦。旦是紡織學上衡量織物纖維粗細的專用計量單位。旦數越小,纖維越細。

歷時近兩年完美復原

目前,湘博的馬王堆漢墓陳列展出的素紗單衣曾深埋地下2000多年,出土后由於環境驟變,加速了其纖維分子鏈的斷裂,纖維的強度大幅降低﹔長年展覽、光照、氧氣等因素也加速了纖維的老化。無論從文物保管、開放陳列還是文化傳承等方面綜合考慮,仿制素紗單衣工作迫在眉睫。

湖南省博物館文物技術保護研究中心工作人員經過實地考察,並通過招標,決定與南京雲錦研究所合作,對素紗單衣進行仿制。此次仿制中的大部分數據來源於《馬王堆一號漢墓發掘報告》和《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絲織品研究》,雙方還對素紗單衣的形制尺寸、面料裁剪、密度顏色等進行了分析、研究,為仿制工作提供了准確有效的數據指向。

作為素紗單衣仿制項目的負責人,南京雲錦研究所設計中心經理、南京市工藝美術大師楊冀元認為:“與同時期(西漢)的羽毛貼花絹、印花敷彩紗等織物相比,素紗單衣的整體制作工藝更簡單,因為素紗單衣除了織造就是簡單的縫紉。”

看上去簡單的事情做起來卻極其難,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很多工藝條件都發生了變化,譬如吐絲的蠶寶寶馴化后更胖了,吐出的絲更重了﹔現代人早已放棄手工織機,取而代之的是機器紡紗織布……

對楊冀元及其團隊來說,每一步都需要研究、摸索、嘗試,不斷地通過數據和實物鑽研,推演古人的紡織技藝,無數次失敗后再反復試驗,所謂“步步驚心”。正是這種追求極致的匠人之心與力求步步貼近古人的制造工藝,才使得仿制的素紗單衣成品無論從重量還是形制上都做到了完美復原。

值得一提的是,楊冀元雖說“高仿”素紗單衣似乎有些“簡單”,但實際上,整個素紗單衣的仿制工作歷時近兩年才完成。

相關鏈接

素紗單衣是如何仿制的

第一步,選料:當代蠶寶寶比2000年前胖

制作素紗單衣時,西漢人使用的三眠蠶絲纖度為10.2旦至11.3旦,現代人培育的四眠蠶絲纖度卻有14旦。制作團隊歷經千辛萬苦並不惜重金找到了一批瘦弱的三眠蠶寶寶,蠶絲纖度為11旦,比較適合作為原材料進行面料的織造。

第二步,裝機:制作高仿品的設備皆為“高定”

目前的手工織機一般門幅為1米多,《馬王堆一號漢墓發掘報告》顯示素紗單衣的幅寬為48厘米。制作團隊定制了一台48厘米寬的機台,並按照當時門幅重新裝造。織機上的部分器件也全新定制。例如三眠蠶絲過細,現代木梭過重容易造成拋梭不均,因此織機上的木梭也要重新定制,以便更好地輔助11旦蠶絲的織造。

第三步,紋樣:電腦測繪,一比一還原

素紗單衣的紋樣集中在領口和袖口的絨圈錦上,幾何紋樣挑花雖然簡單,但制作團隊不敢怠慢。他們參考《馬王堆一號漢墓發掘報告》記載的紋樣內容,經電腦測繪后,反復實地採樣,一比一還原紋樣。制作團隊還用現代精准的電子意匠工藝輔助挑花,更好地控制紋樣細節,准確地把握紋樣尺寸。

第四步,織造:1小時織1厘米

如果織手手感力度控制不好,將導致織造的面料密度不均勻,或者絲線過多的斷頭影響面料輕薄的質感。南京雲錦研究所邀請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南京市工藝美術大師楊建順主持織造工作。參與仿制工作的織工師傅花了3個月時間訓練手感,才上機織造。每個工作日隻能織10厘米的面料,相當於1小時織1厘米,最終耗時1年半才完成素紗的織造。

第五步,脫膠:重在“度”的把握,過猶不及

面料織造完成后需進行脫膠處理,如果脫膠不完全則無法達到面料原有的質感,也會增加成衣的重量﹔如果脫膠過度會導致面料密度滑移不均,易變形。制作團隊從溫度、鹼的用量、脫膠時間等方面分別進行實驗,最后得出最適宜的面料脫膠狀態。

第六步,染色:紅茶和蠶絲相配,接近文物原色

素紗單衣之所以稱為“素”,是因為其無顏色、無襯裡。然而,出土至今的素紗單衣經過歲月沉澱,呈現出歷史的陳舊色彩。為了將時代的印記完美地呈現出來,制作團隊進行了無數次染色實驗,發現單純的化學染料顏色較為鮮艷、生硬,染色效果不理想,純植物染料無法完美還原素紗出土時的暗紅色。一天,楊冀元萌生了用紅茶做染料的念頭,一經嘗試發現效果不錯,非常自然並接近文物原色。因為紅茶屬於植物染料,固色度不強,於是加入固色劑,從而完美地解決了染色問題。

第七步,剪裁:沿用古法,用噴壺將面料噴至潮濕並拉直

素紗單衣面料輕薄,稍微用力就破損或變形。制作團隊沿用傳統古法,先將面料平鋪,再用噴壺噴至潮濕並拉直,等面料微干,按制版進行繪制及裁剪,既固定了面料也使裁片更加平整。

第八步,縫制:針法、針腳、針距與原物一模一樣

此次仿制品做到了每一部分拼接縫紉所用針法、針腳、針距都與原物一模一樣。比如,素紗單衣平均1厘米走4根針到5根針,仿制品同樣如此。

仿制品的縫邊寬度與原物同為0.3厘米。

用與面料染色相同的極細絲線單股手工縫紉,保証絲線的重量不對服裝重量造成影響。

根據實驗,復原西漢縫制方法,在符合所有制版採樣數據的情況下進行移位縫紉,最終完成與文物現狀一致的素紗單衣仿制品。

為了完美復制素紗單衣的形制和款式,制作團隊嘗試制作了大小樣衣共10件,通過樣衣仔細研究素紗單衣的縫制方式。在這一過程中,制作團隊發現原物的部分裁邊達到56厘米,而素紗的幅寬隻有48厘米。通過反復實驗,制作團決定採用斜向移位縫制,最終完成與文物形制、尺寸一致,重量約49克的素紗單衣仿制品。

(責編:馮粒、袁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