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畫派“紙上莫高窟”講述千年敦煌之美

《東方蒙娜麗莎》《飛天迎賓圖》《東方維納斯》……4月5日至11日,《當代敦煌繪畫作品巡展》攜全國優秀敦煌畫派創作精品亮相甘肅藝術館,將“紙上莫高窟”“搬”到都市,既有幾乎1:1比例臨摹的精美洞窟畫,還結合中西方藝術和現代文化審美,用色彩展現對古老敦煌文化的“新解讀”。
4月11日,觀眾觀賞敦煌壁畫。昨日,《敦煌穿越千年的永恆——敦煌壁畫藝術精品高校公益巡展》亮相雲南大學,近50件精美的敦煌石窟壁畫、雕塑、藏經洞文獻和絹紙畫復制品一一展出,讓遠在中國西南的雲南民眾在家門口就能觀賞敦煌藝術精品。中新社記者 任東 攝
此次巡展是由中國國家藝術基金立項資助傳播交流推廣項目,匯集來自敦煌研究院、甘肅畫院、西安美院等一批敦煌畫派的精品,通過巡展向國內外展示敦煌藝術之美,傳承推廣敦煌畫派藝術底蘊。
其中,畫作《敦煌之夢》讓國畫大師張大千、敦煌研究院第一、二任院長常書鴻和段文杰“同框”。該畫作者、敦煌畫派藝術研究院執行院長李建英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介紹說,張大千在敦煌三年臨摹了270余幅畫,常書鴻、段文杰在敦煌五十載成為敦煌藝術的守護者,“他們也是敦煌畫派的先行者”。
在甘肅藝術館內,幾乎1:1比例臨摹的莫高窟45窟畫作《說法》前,參觀者絡繹不絕,不停拿出手機拍照或與之合影。這是作者歷時一年多用宣紙寫生方式將莫高窟最具代表性的雕塑組合躍然紙上,色彩華美和諧。“站在這幅畫前,彷佛走進了莫高窟。”七旬老人楊勛感慨道,紙上也能看到千年敦煌之美。
除了真實“再現”敦煌石窟之外,巡展作品還結合中西方文化之美,用現代語言講述古老敦煌。比如,《東方蒙娜麗莎》將莫高窟中北魏禪定佛造像和名畫《蒙娜麗莎》相媲美,展示了敦煌雕塑的“殘缺美”。此外,敦煌最美菩薩形像融入藝術語言表達創作《敦煌美人觀音》,惟妙惟肖。
甘肅省文聯主席王登渤表示,看到這些畫彷佛走進了莫高窟的45窟、57窟……,數十位畫家珍品集中再現和傳承敦煌文化,是對敦煌藝術的傳承和傳播。他提出,當代敦煌畫派有敦煌藝術之“偉大根基”,仍需很長的路要不斷努力,創造出更多傳世之作。(南如卓瑪 李亞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