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讓博物館成為“一帶一路”的形象大使

2019年04月16日08:59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4月12日,全球博物館館長論壇閉幕。在兩天的會議中,來自五大洲24個國家的40余位國際知名博物館館長和代表,以及國內50余位博物館館長和代表圍繞“絲綢之路國家博物館的功能與使命”的主題深入研討。參會的各博物館之間不僅建立了更加深厚的友誼,也促成了許多實質性的合作意向。中國國家博物館分別與美國弗吉尼亞美術館、阿曼國家博物館、列支敦士登國家博物館達成了合作意向,並分別簽署了《中國國家博物館與美國弗吉尼亞美術館合作框架協議》《中國國家博物館與阿曼國家博物館關於出版〈海外藏中國古代文物精粹·阿曼國家博物館卷〉的協議》和《中國國家博物館與列支敦士登國家博物館建立合作關系備忘錄》。

參會博物館簽署了《國博共識》。他們一致表示,將努力加強世界博物館的高層對話,推動專業技術人員定期互訪交流,共享先進經驗﹔努力在藏品征集、保護、研究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策劃聯合考古,共同提升文物科技保護水平﹔努力開展數字化領域的合作,推進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智慧博物館建設﹔努力在舉辦展覽方面相互支持,共同策劃聯合辦展和國際巡展,讓文明成果惠及世界人民。

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在論壇上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文化遺產保護和博物館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近五年內文物出境展覽250多個、入境展覽130多個。特別是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積極推動中華文明“走出去”和世界文明“引進來”,與20多個國家簽訂雙邊協定和諒解備忘錄,促進一批流失海外中國文物回歸祖國,承辦了國際博物館高級別論壇、國際博物館青年論壇等一系列重要國際會議,在故宮博物院建立了國際博物館培訓中心,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設立了國際瀕危文物“避難所”,成立了絲綢之路國際博物館聯盟,並在展覽交流方面取得了實質性豐碩成果。

中國博物館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安來順肯定了博物館在國際交流中的“民間大使”角色,“不同的國家和民族,由於社會制度不同,在政治經濟領域中的立場和觀點存在分歧。但是這些古老的歷史、多彩的傳統文化,讓中國和其他國家人民的感情走得更近。全球博物館之間展覽交流,成為增進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間相互尊敬和理解的有效渠道,而且這個渠道將不斷得到加強。”

“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博物館的合作很重要,把沿線人民的情感和文化緊緊聯系在一起。”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館長裴基同說,中日韓在考古發掘等方面已有很多交流,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還專門推出了關於絲綢之路的展覽,充分向韓國人民展示了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文明。

法國跨文化交流協會主席克勞德·莫拉德高度稱贊了絲綢之路在促進國家之間交流合作方面的作用。他在會上透露,2021年春季,在巴黎將舉辦一個關於絲綢之路的展覽,全方位呈現絲路文明的起源和傳承。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總結論壇成果時表示,古絲綢之路打開了各國友好交往的新窗口,書寫了人類發展進步的新篇章。今天,“絲綢之路”一詞早已超越其歷史含義,成為一種精神和象征,為當今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提供了價值典范。博物館在人類的文化交流合作方面,承擔著無可替代的功能與使命。通過博物館這一文化平台加強不同文明間的交流對話,加深相互理解和彼此認同,讓各國人民相知相親、互信互敬,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劉江偉 李韻)

(責編:李慧博、吳亞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