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朴素的箕形硯 為端石的華彩啟幕

2019年04月23日08:34 | 來源:廣州日報
小字號

端溪箕形硯 唐代

端溪抄手硯 宋代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雲”——在詩鬼李賀的筆下,唐代端州(今廣東肇慶)盛產的端硯原石開採過程,像魔幻大片般浪漫,仿若頂天立地的巨人,手持巨斧開山鑿石。

端石制硯得享大名,是從唐代開始的。那個廣東書生進京趕考,所攜硯台寒日不結冰的故事,是傳奇,也是希冀。當時的嶺南,開發程度相對落后,端硯卻一騎突出,充當了文化先鋒的角色。時光荏苒,那些或北上,或西進,或東游的老石頭們,別來無恙?

這種造型

是唐代最流行的

廣州博物館裡,有一件朴實無華的端硯。因為看上去像一個簸箕,人們叫它箕形硯。這是唐代硯台常見的造型,靠近硯首部位有凹槽,以便儲存墨汁。又因為硯尾兩側向外撇似風字形,又稱風字形硯。跟今天人們在各種博覽會、陳列廳中看到的飛龍翔鳳、繁縟富麗的“藝術”端硯相比,這位“老爺爺”實在是平凡得有些沒法說。

但和公園裡僅憑兩隻鐵腳板就能耍出單杠大回旋,或者跳進河裡救個人嘴裡煙都沒濕的那些超人般的大爺一樣,廣博端硯“老大爺”素淨的外表下,也奔涌著傳奇的血液,躍動著熾熱的靈魂。它是我國考古發現的最完整最早的端溪硯之一,天生麗質難自棄,精光從來不需藏。

1956~1958年,當時的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在廣州動物園平土工程中先后清理發掘了由西漢早期至晚唐年間的古墓23座。這批集中在今天動物園中部位置麻鷹崗(長頸鹿欄與犀牛欄之間)的崗頂和崗腰部的墓葬中,在一座晚唐墓裡,發現了一塊端溪硯,長18.9厘米,寬12.6厘米,高3.3厘米。這座唐墓是在清理一座東漢建初元年墓時發現的,隻剩一角,打破漢墓墓道。於是,這一枚有確鑿出土地點的唐代端硯就這樣面世了。

作為唐代,特別是中晚唐最流行的款式,箕形硯在唐代以前就已經出現。按全洪《唐代端溪石硯的幾個問題》的說法,已知年代最早的箕形陶硯是東魏武定七年(549年),1955年出自西安郭家灘唐墓。但目前已知有紀年最早的箕形石硯是晚唐開成三年(838年)。同時據目前考古發現的材料,唐、五代端硯的造型也都是箕形或鳳(或稱風) 字形。既有底出雙足的,也有平底的。具體來說又可分為兩大類,一種是硯首呈圓弧形,內折痕不明顯,前窄后闊,束腰﹔一種是米芾所謂“至本朝變成穹高,腰瘦,刃闊鉞斧之狀”,硯首方折,首尾接合處折線明顯,硯額呈弧形。

從朴實到華美

石非石 硯非硯

端硯是在澄泥硯等前輩的巔峰期開始逐步顯山露水的。有研究者言:歷史上的硯台審美,沉浮消長,難以捉摸,原來聲名顯赫的澄泥硯,由於歷史背景的轉換,失去往日的榮耀,而隱居深山大河中的石材,漸漸顯示出特有的優勢,成為藝人文房中的最愛。到了今天,端硯被稱為眾硯之首,其石質細膩、溫潤、致密、堅實,“叩之不響、磨之無聲、剛而不脆、柔而不滑、貯水不耗、發墨利筆”,愛好者將其中上品視為至寶。

唐代的端硯較少有雕刻紋飾,造型也相對單一,應該說,主要以實用為目的。但這並不說明唐代人不愛裝飾自己朝夕相處的硯台。和一切實用器一樣,隨著與人類生活的融合程度加深,在實用功能之外,也越來越多地增添了藝術的元素。學者梁善就指出,唐代工藝琢硯名家有端州下黃崗馬其祥、馬二啹,“馬其祥以刻器皿圖像稱著,如他刻琵琶、胡笳、嗩吶之類的樂品圖案,使端硯大放異彩”。馬二啹,又名馬馳,“常把秦漢的瓦、鼎刻於硯台,並刻上楷書譯文,雕刻精美絕倫,使採購端硯的人視為奇貨”。又如唐代詩人陸龜蒙藏一端硯,在硯石中的蕉葉白旁刻上一古釵,釵頭上翹著一隻白鳳。其硯銘為“霞骨堅來玉自愁,琢成飛燕古釵頭。”這都說明唐硯不僅有紋飾,並已出現了硯銘。不過相對而言,採用這些手法的硯數量較少而已。

宋元時期,端硯開始從純文房用品演變為與欣賞相結合的實用工藝美術品,形制比唐代豐富得多,據《端溪硯譜》記敘有平底風子、雙足風子、瓜形、月樣、抄手等,構圖簡練,盛行在硯上鐫字刻銘﹔明代,端硯從取材、硯形、硯式、雕刻等方面進一步突破、創新,古雅大方,渾厚而又富於變化,整體感強,集雕刻、繪畫、詩詞、書法、篆刻於一體﹔清代,端硯側重雕工,以“工精”為貴﹔現在端硯在人們文化生活中失去了實用價值,基本是隻看不用,成為純粹的“擺設”了。

許敬宗的端硯故事

傳奇得有點嚇人

那麼,端硯始於何時?傳統觀點認為在唐初。這一觀點的主要依據,是清代人計楠在《石隱硯談》中的記載:“東坡雲,端溪石,始出於唐武德之世。”黃欽阿《端溪硯史匯參》也有相似記載:“觀東坡集所雲,則端溪始出於武德之世。”即唐高祖李淵之時。但清乾隆欽定的《西清硯譜》,內中卷七的石硯篇篇首赫然載有兩方“質理紫潤絕類端石”的晉硯,並明確提出:“端溪岩石,雖自唐著名,晉魏以前必已有取為硯材者。”古人還記載了有端石之疑的晉代書聖王羲之的鳳池紫石硯。因此也有學者將之上推到東晉前期。

還有些學者將端硯出現時間下拉至中唐以后。目前來看,還沒有非常確定一致的標准答案,但可以肯定,在唐代就已經有不少人在用,而且有了比較廣泛的知名度。唐初許敬宗遺硯,就被明確記錄為端石。

曾做宰相的許敬宗出身經史世家。唐高宗游長安古城時,許敬宗是他的經史笥,對高宗有關“自秦漢已來,幾代都此?”和昆明池等問題對答如流。說到他的端石硯,簡直就是一個傳奇故事。這個故事是蘇東坡講的:“杜叔元……蓄一硯,雲:‘家世相傳,是許敬宗硯。’始亦不甚信之。其后官於杭州,漁人於浙江中網得一銅匣,其中有‘鑄成許敬宗’字。硯有兩足,正方,而匣亦有容足處,不差毫毛,始知真敬宗物……硯,端溪紫石也,而滑潤如玉,殺墨如風,其磨墨處微窪,真四百余年物也。”在江上泛舟能一網打上不知什麼時候掉到水裡的硯匣,這概率估計跟小行星撞地球也差不多。

有研究者指出,許敬宗的女兒曾經嫁給了嶺南豪酋馮盎的兒子。據歷史文獻記載,馮家迎親場面非常大:用百輛大車運去南方的珍奇異寶,且繞城“三周”才入許家。當時端州屬於馮氏的勢力范圍。許敬宗是不是從馮盎那裡得到了精品端石硯呢?不好說,但有可能。

南越王宮博物館館長全洪認為,端硯的流行,很可能不是由上而下,而是由下而上的。盛唐的大型墓如上層皇室成員、貴族官僚墓中,端石硯蹤影難覓。雖然唐墓早年被盜者甚多,但懿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銀青光祿大夫守司刑太常伯李爽墓、新安郡王李徽墓、尚書右丞相贈荊州大都督張九齡墓都是以陶硯隨葬。可以推測唐早期達官貴人主要還是使用陶硯。考古發現的端硯多見於南方地區,以廣州、揚州、長沙較多。從這個角度來說,可能說明唐代端硯的數量不多,形制簡單,流傳的范圍還不是很廣,成為貢品的可能性似乎不大。端硯正式作為貢品最先記錄見於《宋史·太宗本紀》:“淳化二年夏,四月庚午,罷端州貢硯。”說明在此之前有端硯之貢。米芾《硯史》也說:“仁宗已前,賜史院官硯,皆端溪石。”可以說,宋代是端硯正式成為“高端用品”的轉折期。(卜鬆竹)

(責編:李慧博、吳亞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