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書”成升級消費新寵 實體書店煥發新生命

2019年04月24日08:02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小字號

23日,在世界圖書與版權日當天,記者走訪了西寧市多家實體書店,發現在讀書方式多元化的今天,實體書店並沒有“一蹶不起”,反而在多元發展的趨勢下,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

資料圖:“高顏值”書店吸引市民前來看書。中新社記者 呂明 攝

走進位於西寧市繁華商業街區的某書店,在非工作日期間也有不少進出書店的讀者,“我們書店開業一年多來,經營情況還算不錯,今天是世界圖書與版權日,我們策劃了朗誦、讀書沙龍、書法表演等活動。”書店負責人馬麗婭介紹。

“我本人喜歡經濟類和人文類的書籍,每周都會來書店看書,去年全年我讀了40多本書。”讀者宋秉東說,他還經常會帶著自己正在上小學三年級的女兒來書店購買圖書、參加書店的讀書活動和做小手工。

盡管網絡閱讀習慣日漸養成,但隨著消費者知識結構、消費習慣的升級,傳統出版行業和書店也在進行產業轉型,更多地承載了除了提供書籍外的服務,並形成“書店+教育+文化+旅游+IP+體驗+研學+服務”多元發展布局。“我們書店是一個文化綜合體,設有閱讀區、文創用品區、手工制作區、青藏特色產品展示區、兒童區等功能分區。”馬麗婭說。

無論知識和信息載體的形式怎樣發展變化,實體書店給讀者帶來的作用是不可小覷的。某書店創始人林耕曾在採訪中表示,進入現代社會的中國的城市,書店更適合作為對個體精神關懷的一個載體,書店是賣書的地方,但它更是一個文化交流的平台。用商品來建立文化之間的對接,這才是書店作為一個文化交流平台的本質。

“閑暇時,我會約朋友來書店看書、喝茶、聊天。”24歲的讀者王清說。在自習區,記者見到了不少正在學習的讀者,南曉麗為了備考,幾乎一整天都待在書店,“每天早上十點開門的時候我就來學習了,晚上九點多才回家,書店的氛圍特別容易讓我全身心地投入在學習中。”

如今,多元發展的實體書店激發了消費者的消費潛能。在2019年一季度中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中,教育文化娛樂消費增速最快,較上年增長20.6%﹔而在國家統計局發布的1月至2月份消費數據中也提到,書報雜志類商品消費同比增長33.9%,增速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快25.7%。

“人存在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的需求,當物質需求得到一定滿足后,人們對精神層面的需求顯得尤為重要,讀書是滿足這種需求的重要方式。讀書除了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外,是應對社會飛速發展變化的重要武器,也是提升自身能力的重要途徑。”青海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拉毛措說。(魯丹陽)

(責編:李慧博、吳亞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