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咬文嚼字︳原來你是這樣的漢字

鄒菁
2019年05月09日18:39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小字號

“溝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就是語言。一個國家文化的魅力、一個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過語言表達和傳遞。掌握一種語言就是掌握了通往一國文化的鑰匙。”中華優秀語言文化承載了中國人的智慧,散發著出迷人的魅力和光彩。

咬文嚼字,探文字之源﹔尋章摘句,享漢字之趣。小編為大家推薦幾本輕鬆幽默的休閑圖書,隻消用讀一本書的時間,便讓你愛上漢字。

這些詞語有意思

《山海經》是關於中國古代地理、神話傳說的著作,一些結合了上古人民各種想象和傳說的怪鳥奇獸常見於此書。不僅如此,這些“神獸”一不小心還闖入了成語的世界。

“鶼鰈情深”常用來比喻夫妻情深。清人朱彝尊在《曝書亭集》評論說:“須臾不相離,無以異鶼鰈。”其實,“鶼鰈”是兩種動物,“鶼”是一種鳥,即白居易《長恨歌》裡的“在天願為比翼鳥”﹔而“鰈”就是比目魚。無論是“鶼”還是“鰈”,都不能離開另一半,否則就失去了全世界。

吉光片羽”用來比喻殘存的極其珍貴的文物。據古籍記載,吉光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天馬。用吉光馬身上的皮毛做裘,放到水裡數日不沉,落入火中燒不焦。所以,就算是吉光身上的小羽毛,都是極好的寶貝。

推薦書籍:《原來你是這樣的漢字》

這些成語有文化

漢語成語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日常語言交際中,如何才能准確運用成語呢?首先,要避開“望文生義”,不要按照字面義去理解成語的意思。其次,要對成語“溯本求源”,了解成語的本義及其引申義。學會成語,才能寫出好文章。用好成語,才能出口成章。

“不刊之論”常被人誤解為“不能刊登的言論”。“刊”的本義為“消除、砍斫”。古代把字刻在竹簡上,一旦刻錯,則用刀消除、修改,因此,“不刊”是指“不能修改、不必修改”,而“不刊之論”則是指“不能修改的言論”,也就是“正確的言論”。這個成語出自漢代揚雄《答劉歆書》:“是懸諸日月不刊之書也。”能懸日月的書自然是不能修改、不可磨滅的著作。

“顧影自憐”是自己憐憫自己嗎?實則不是。“顧影自憐”語出晉代陸機《又赴洛道中二首》:“佇立望故鄉,顧影淒自憐。”成語從詩句中提煉之后用以形容孤獨失意,后來語義有了變化,“憐”由“憐憫”轉而為“愛護”。因此,“顧影自憐”,多形容自我欣賞。

推薦書籍:《別說你懂了:中國人最容易用錯的成語600問》

這些詞語有講究

雖然漢字是表意文字,但是完全用“望文生義”的方法去理解詞義是行不通的,必須要分析詞義的復雜性和細微性。另外,語言隨著社會的產生和發展,還面臨著一個不能回避的問題,就是詞義和詞匯也會隨之演變。

為何“碧落”是天空?“碧”本義為“青綠色的玉石,石之青美者”,后引申泛指“青綠色或淡藍色”。例如,“春草碧色,春水綠波”“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而“落”本義為“樹葉枯萎凋零,從樹枝上掉下來”,后引申指“死亡”“停留”,再由“停留”引申指“所在的范圍”。因此,“碧落”即“淡藍色的范圍”,引申指天空。例如,“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青山有雪鬆當澗,碧落無雲鶴出籠”。

我們通常將“才貌出眾的人”稱為“翹楚”,可是查遍“翹”和“楚”的所有義項,都找不出與“出眾”有關的意義。那麼這個詞語到底從何而來呢?

原來“翹楚”語出《詩經·周南·漢廣》:“翹翹錯薪,言刈其楚。”這兩句詩的字面義是:高高的雜樹叢,我砍它那高出頭的荊樹。“翹翹”意為“眾多或者高大的樣子”,“楚”被認為是“荊條或者高出雜樹叢的荊樹”。《漢廣》是一篇男子求偶失望的詩,詩中以“錯薪”比喻一般的女子,以“楚”比喻男人所愛慕的女子,因而,結合語境可以得知,“翹楚”指“才貌出眾的人”。例如,辛棄疾《賀新郎》:“王郎健筆夸翹楚,到如今,落霞孤鹜,競傳佳句。”

推薦書籍:《老師沒講過的語文課》

推薦書籍: 《缺失的語文課:那些被你輕視的常識》

友好提示:本文為人民網文化頻道官方微信號“文藝星青年” (wenyixingqingnian)出品,歡迎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合作!

(責編:鄒菁、吳亞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