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的餃子啥樣子 三峽博物館東漢女廚俑上有答案
東漢時期的女廚俑。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供圖
在高高扎起的發髻正中,簪著一朵巨大的菊花,身著寬袍的女子卷起袖子在案板前忙碌著。而在她身前的案板上,就藏著我國最早的“餃子”。
昨天,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館長程武彥在第一期“館長講壇”中介紹,這件來自東漢時期的女廚俑不僅反映了古代的飲食習俗,還讓人們看到了中國早期的“餃子”形象之一。
東漢
最初作用:藥物
醫聖張仲景發明,邊緣有漂亮花邊
說起餃子,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們耳熟能詳的名字——醫聖張仲景。程武彥說,據史料記載,我們現在所食用的餃子就是這名醫聖發明的,距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
既然是一名醫生發明,當然最初就是作為一種藥物。
程武彥介紹,當時,張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藥材用來治病(羊肉、胡椒等),以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凍瘡。
而從三峽博物館收藏的這個東漢女廚俑的案板上,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當時的餃子和現在的形態已經沒有多大差別,它的邊緣已經被捏出了漂亮的花邊。
三國——唐代
曾用名:月牙餛飩、偃月形餛飩
與餃子形狀類似,一度和湯混著吃
到了三國時期,餃子已經成為一種食品,被稱為“月牙餛飩”。魏張揖所著的《廣雅》一書中,就提到這種食品。據《廣雅》記載,那時已有形如月牙稱為“餛飩”的食品,和餃子形狀基本類似。
到南北朝時,這種“餛飩”已經開始成為家喻戶曉的食物。據史料推測,那時的餃子煮熟以后,不是撈出來單獨吃,而是和湯一起盛在碗裡混著吃,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餛飩”。
大約到了唐代,餃子脫離了湯水,已經被人們撈出來放在盤子裡單個吃,又稱“偃月形餛飩”。
宋代
曾用名:角兒
被傳到世界各地,出現多個變種
而宋代則是“餃子”名稱的起源。程武彥說,當時人們開始稱餃子為“角兒”,這個名字就是后世“餃子”一詞的詞源。宋代文學家孟元老在其撰寫的《東京夢華錄》中追憶了北宋汴京的繁盛,裡面就提到市場上有“水晶角兒”“煎角子”。
同時,餃子在宋代的時候被傳入了蒙古,隨著蒙古帝國的征伐,餃子也被傳到了世界各地,后來出現了俄羅斯餃子、哈薩克斯坦餃子、朝鮮餃子等多個變種。
案板上還出現了 甲魚竹筍等食材
在東漢女廚俑的案板之上,除了餃子,還有各式食材。指著這個琳琅滿目的案板,程武彥一一道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女廚手中拿著的魚,她左手托起了案板上的魚頭,右手抬起,似在刮魚身之上的魚鱗。
在這條魚的周圍有豬頭、羊頭、狗頭、甲魚、糕餅、竹筍等十多種食材,密密麻麻地佔滿了案板的每個空隙。
程武彥說,在漢代,隨著中國統一局面的完全誕生,強大的漢王室在飲食方面比秦朝更進一步了。漢朝皇帝擁有當時全國最為完備的食物管理系統。負責皇帝日常事務的少府所屬職官中,與飲食活動有關的有太官,湯官和導官,他們分別“主膳食”、“主餅餌”和“主擇米”。這是一個人員龐大的官吏系統,太官令下設有七丞,包括負責各地進獻食物的太官獻丞、管理日常飲食的大官丞和大官中丞等。太官和湯官各擁有奴婢3000人,為皇帝和后宮膳食開支一年達二萬萬錢。這筆開支相等於漢代中等水平百姓二萬戶的家產。每天開支達54.8萬錢,相當於2700多石上好的梁米,或是91000多斤好肉。
而西漢張騫出使西域,更是進一步豐富了漢代人們的食材,他通過絲綢之路同中亞各國開展了經濟和文化的交流活動,除了從西域引進了胡瓜、胡桃、胡荽、胡麻、胡蘿卜、石榴等物產外,也把中原的桃、李、杏、梨、姜、茶葉等物產以及飲食文化傳到了西域。
如今在原西域地區的漢墓出土文物中,就有來自中原的木制筷子。我國傳統燒烤技術中有一種啖炙法,也很早通過絲綢之路傳到了中亞和西亞,最終在當地形成了人們喜歡吃的烤羊肉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