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唐詩魅力在於規則性 普及唐詩應走淺一步
馬未都 記者 尚洪濤 攝
上《百家講壇》聲名遠播之前,馬未都當過作家和編輯,后來,從國內首屈一指的收藏家,到觀復博物館館長,再到玩自媒體的“老炮兒”……馬未都的步伐從未停過。作為文化大家,他滿腹經綸,對唐詩張口即吟,發感觸,有新解,而被粉絲們尊稱為“馬爺”,他也從不吝惜表達對收藏和博物館的見解、觀點和看法。在“國際博物館日”即將到來之時,記者於近日在西安對前來參加2019“唐詩之城”主題活動的馬未都進行了專訪,聽他講述唐詩文化與博物館之妙。
唐詩魅力在於“規則性”
對於喜歡收藏的馬未都而言,滿地皆是歷史的西安是他最常來的城市之一,“它四四方方,我很喜歡這座城市”。而這次以2019“唐詩之城”特邀嘉賓的身份再度受邀而來,他更欽佩這座城市的勇氣和行動,“作為一個城市來打造唐詩之城,肯定是有很大難度。因為唐詩是整個唐朝的詩歌,要從形式到內容,把西安變成一個真正的唐詩之城,我覺得要從對市民、對孩子們的教育做起,讓每個人從內心喜歡我們的文化瑰寶。”
唐詩傳承千年,至今仍是當代人口誦心傳的經典,馬未都認為,唐詩之所以在很多人眼中,比現代詩更有魅力,很大程度源於它的規則性。而這種規則性也正是唐代對詩歌發展的一個最重要貢獻,讓我國的詩歌發展有了飛躍,“唐詩,讓詩歌有了評判標准——五律、七律、五絕、七絕……這些格律詩的要求非常嚴格,你不能用錯一個韻,用錯一個字,不然(這首詩)就死掉了。再加上對用典、平仄等方面都有要求,這就更好玩了。”
馬未都笑言,從唐詩到籃球、圍棋……這些都是因自有規則,才顯得好玩,聊到興起,他用北島的一字詩《生活》為例,以“生活”為題,邀請記者做一字詩,意圖示范“隻要有了規則,現代詩也能很好玩”。馬未都自己也給生活做了首一字詩:“醬”。“生活如醬,五味俱全。”
普及唐詩應“走淺一步”
伴隨時代和社會對傳統文化的大力弘揚,唐詩的教育與傳承也被不少家庭和學校愈加重視,該如何讓公眾,尤其是孩子們愛上唐詩,成為不少人思考的問題。
馬未都對此犀利指出,如今面向大眾的唐詩詮釋工作做得並不盡如人意,“學界很多專門研究唐詩的學者專家都希望自己能更深走一步,這當然是學問,但往深一步走的學問,卻很難普及。”他認為,應該也有人關注唐詩在教育和普及方面的“淺思考”,“更淺地走一步,才能更深地走一步——不是每個人都能與專業學者同步,先讓更多人了解唐詩,才能讓更多人更深地去理解它。”
馬未都認為,因為重情感而少情節,唐詩其實非常難解釋,但它也佐証著一個時代和人們的情緒脈搏,“從古至今,從《詩經》、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再到現代的影視劇,我們的文學藝術形式是不斷更新的,每一種形式特別適合當時那個時代人的思維。這樣我們就能看到:唐朝人特別注重情感,宋代人已經變得很生活化。”
說到這,馬未都不禁感慨:“我覺得我們今天的人,吃的穿的用的都比以前好太多,但情感在退化,很多人活得太匆忙,‘勒死’了趣味和教養。”
“要讓博物館好玩兒起來”
很多人知道馬未都,是從他創辦了新中國首家民營博物館——觀復博物館開始。1996年,馬未都的博物館正式成立,他給這座博物館取名為“觀復”——取自《道德經》:“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這些年,馬未都在博物館上下了很大功夫,他推出圖書、參加電視節目、參加網絡直播、做客各種講壇,說收藏之余,他也總在不遺余力地號召更多人能夠“走心”地走進博物館,“我經常會問別人,你去過某某博物館嗎,他會回答去過。什麼時候去的?小學春游去的。看到了什麼?忘了,就記得坐台階上吃面包來著。”馬未都說到這裡很是感慨,“很多人去博物館,就滿足於他去過。我覺得在咱們國家,讓大家走進博物館,還有漫長的路要走——愛上博物館應該是全民發自內心的事。”
從自己的觀復博物館開始,馬未都在博物館的創新之路上做了許多探索,他打造了博物館的文創IP“觀復貓”吸引年輕群體﹔創建APP實現收藏與博物館的互動平台﹔也配合繪畫作品,把杜甫的《絕句》用不同的方言和語言進行錄制,期待觀者更好走入詩人的生平和內心。“要讓博物館好玩兒起來。讓它成為一種集文化、生活為一體的空間。”這是馬未都對博物館的設想。
馬未都希望人們認識到,博物館是一個可以常來常往的地方,“很多國人覺得經常去喝咖啡、逛商場是正常的,但經常去博物館是一種不正常。我希望改變這種傳統思維。”(孫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