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光明日報:跨文化傳播 小熒屏有大作為

2019年05月16日08:56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綜藝節目作為大眾最喜聞樂見的文化消費之一,其功能屬性不應僅僅在娛樂性的視野裡打轉。在當前文化“走出去”的大潮中,綜藝節目也成為跨文化傳播的一個理想載體。然而,如何以更好的姿態立足本土、面向世界,一直是中國電視節目市場“講好中國故事”面臨的重要課題。

當前,不少積極探索的綜藝節目已成為搭建國際溝通橋梁的先行者。隨著對本土化敘事的呼吁日益加深,許多國產綜藝節目正在逐步實現立足本土的國際化表達轉向。一批原創綜藝節目陸續涌現,力圖打破單純倚賴國外節目模式版權的尷尬局面,並在更有力的中國故事敘述中彰顯文化自信、面向世界傳播。例如,正在湖南衛視播出的節目《巔峰之夜》,匯聚來自全球近50個國家、身懷巔峰才藝的挑戰者,他們放下過往的榮耀在舞台上重新出發、帶來全新演繹。這個海納百川的舞台,因為有國際視角的注入,使文化差異性得到充分尊重,也充分顯示出了中國選手的品質和風貌。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雜技團的雜技《候鳥的呼喚》,向世界展示著雜技在中國的代代傳承與演員身上堅韌的“胡楊林”精神。而其他國家的參賽選手,也有不少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同一方舞台讓各國的文化碰撞交織,回應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構想,以文化包容的大國心態講述中國故事。

能夠看到,在促進跨文化傳播的過程中,國產綜藝節目正在不斷積累“以我為主、博採眾長”的創作視野,不斷呈現亮眼表現。此前,央視打造的《朗讀者》《國家寶藏》等聚焦中國文化深厚積澱的原創綜藝節目,節目版權成功向海外市場輸出,走出國門、為全球觀眾所喜聞樂見。既能“引進來”又能“走出去”,國產綜藝市場正在傳遞出更多積極的信號。

當然也需要看到,要真正做到讓綜藝節目面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創作絕非易事。節目的國際化構建,需要尋找舞台展現的“最大公約數”,也需要打破語言的壁壘,直擊世界觀眾內心的情感共鳴。在《巔峰之夜》的舞台上,專業評審兼具中西方專業領域的頂尖人士,用世界各國觀眾都能理解的“共通標准”對每一份演出予以充分評價。正是通過這些“最大公約數”,本土原創綜藝成功找到走向海外的方向。事實上,這樣的案例正在變得越來越多。不久前,央視推出的家風節目《謝謝了,我的家》成功走向海外。節目雖然講述的是中國式的家庭故事,但這種來自動人親情的情感共振,卻是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個體都能從中鮮活感知的﹔又如以美聲入題的原創節目《聲入人心》,受到國內年輕觀眾的關注和喜愛,並且即將進軍北美市場。無論是什麼題材、什麼表達,在語言和文化背景之外,還有人們對於“美”的共同認知以及豐沛的內心情感,聯通著這個世界。

走過摸索前行的階段,國產綜藝節目正在交出一張全新的成績單。如《國家寶藏》《經典詠流傳》《巔峰之夜》《聲入人心》等更多綜藝節目,在“走出去”和“引進來”的道路上披荊斬棘,形成更多可能性。本土原創綜藝讓差異碰撞出多樣化的美妙,讓情感與美的共鳴調和出各國文化共襄盛舉的其樂融融,這座溝通世界的新文化橋梁,正在塑造出更加包容的氣度。(何天平)

(責編:李慧博、吳亞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