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貝聿銘:建筑是人類對詩意棲居的美好表達

2019年05月18日08:06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貝聿銘 新華社記者 王建剛攝

【追思】

海德格爾曾說:“那讓我們安居的詩的創造,就是一種建筑。”5月16日,貝聿銘走了,在世界范圍內留下了一件件不可復制的杰作,肯尼迪圖書館、美國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法國盧浮宮金字塔、香港中銀大廈、蘇州博物館……他傾其一生,用70多年的光陰,向世人呈現出人與自然融洽共生的一幅幅經典畫面。他的作品,關乎建筑,更是對人類詩意棲居的美好表達。

創意是人與自然共同的結晶

5月17日,初夏微涼的清晨,蘇州博物館迎來了第一批客人。蘇州博物館新館是貝聿銘87歲時的作品,他視為“收山之作”。在蘇州博物館的設計中,貝聿銘將建筑造型與所處環境自然融合,盡最大可能把自然光線引入室內。他用材創新,為博物館選定了灰泥、石材和瓦片,顏色則是灰白結合,這是粉牆黛瓦的蘇州最常用的傳統色。他用極簡線條的幾何造型,勾勒出傳統園林的飛檐翹角,用一池湖水描繪出遠山青黛。他苛刻於每一處細節,庭院西側是一片竹林,最初栽好,他認為過於規整,要求重新種植,要疏密,要自然,要能透過竹林看到西部建筑的門洞,他甚至執著於池塘裡荷花的位置,要站在池邊親自調整把關。

貝聿銘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蘇博新館是“屬於心靈的個人項目”。如今,蘇州博物館已經成為蘇州的標志性建筑,融傳統園林風景於其中,和緊鄰的太平天國忠王府、拙政園渾然一體。2006年10月6日,在蘇州博物館新館開館儀式上,貝聿銘親自推開新館大門,他動情地說:“貝家在蘇州有600年歷史,我的根在蘇州,今天是為最疼愛的‘小女兒’送嫁。”

貝聿銘1917年出生於廣州,10歲時又隨家人遷往上海。1918年,貝聿銘的叔祖父“顏料大王”貝生購得蘇州古典園林獅子林。祖父堅持讓長孫貝聿銘每年夏天回到蘇州,了解家族事務。獅子林以石著名,光影在石頭的縫隙和窟窿中肆意穿梭,假山中的山洞、石橋、池塘和瀑布給年少的貝聿銘帶來無窮的幻想。幾十年后,他仍對那種叫作“種石”的技術贊嘆不已:工人將太湖石鑿出洞來,放入水中,潮起潮落,石頭粗糙的棱角變得光滑,十年或二十年后,工人們才會搬走石頭用來布置庭園。這個情景使他逐步感受到創意是人與自然共同的結晶,人以創意為自然添色,自然也激發人的創作靈感。這個理念成為他設計生涯的原點,潛移默化中影響了他對建筑、對光影獨特的感知。他感受並珍惜生活與建筑之間的關系,在他的建筑設計中,粗獷的結構造型浸潤著水墨丹青,無論是開放的現代元素,還是含蓄的曲徑亭榭,精心設計的建筑外形與功能需求相呼應,表達了人類詩意棲居的美好願望。

“貝式流派”就是沒有固定的風格

貝聿銘一生一共完成了至少170個項目的設計和50個總體規劃的設計,他認為,設計特色本身也是一種約束,沒有固定的風格給了他更大的設計自由。他對每一件設計可謂匠心獨具,必定按當地的環境、文化、習俗及具體條件,構思出獨一無二的建筑設計經典個案。

光在貝聿銘的作品中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他認為,沒有光的變幻,建筑的形態便失去了生氣,空間便顯得無力。因此,光是貝聿銘在設計建筑時最先考慮的問題之一。他還酷愛幾何,建筑在他看來就是固化的幾何體,他尤其喜歡三角形,因為它的結構足夠堅硬,簡單有力。借助幾何圖形的巧妙堆疊,貝聿銘完成空間布局的融合與延展,用藝術詮釋作品的靈魂,以功能承載建筑的平實。

美國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是貝聿銘的代表作之一。其設計理念來自於場地本身的形狀,當時他在一張草圖紙上畫了一條斜線,使東館的區域由一個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構成。東館的入口被設在等腰三角形底邊,正對著原館的側門。這激活了原本未投入使用的側門,並將隔街相望的新舊兩館連成一體。被譽為“神來之筆”的透明天窗,由滑動軸承支撐,不僅考慮了熱膨脹的影響,還將照明、除雪和雨水引流裝置都容納其中,重疊的玻璃板還配有防紫外線的夾層,減少了進入室內的光和熱,特別是消除了可能會留在藝術品上的光線。

建筑是藝術和歷史的融合

貝聿銘在中國度過了吸收能力最強的少年時代。對貝聿銘來說,建筑物的特殊功能、所在地的人文歷史是最重要的。貝聿銘認為,盧浮宮的設計是他“一生中難得再有的挑戰”,當他的創意遭到反對意見圍攻時,他依然堅持己見,因為他深深了解盧浮宮背后的法國歷史。隨著時間的推移,反對言論逐漸為公眾一致的贊譽所取代。

在貝聿銘的建筑作品中,博物館佔據了很大比重。他曾經表示,他最感興趣的一直是公共項目,最好的公共項目就是博物館,因為它是一切事物的總結。盧浮宮等博物館關乎建筑,但更是對世界文明的表達。它們不斷提醒他,藝術、歷史和建筑確實是合為一體、密不可分的。

貝聿銘於2012年完成日本美秀博物館教堂設計后退休,但是他想念蘇州,時常念叨桃花塢年畫、雞頭米、西花橋巷。“回首江南春更好,夢為蝴蝶亦還家。”2017年3月26日至5月3日,蘇州美術館舉辦“貝聿銘文獻展”,當他看到將在此次展覽中展出自己十八九歲時寫給父親的家信時感慨萬千,那時他剛到美國,每周一封家信成為他和父親之間的情感維系和作為長子的責任。

七十多年的建筑師生涯,無論是項目遭遇爭議的時刻,還是贏得極大聲譽的時期,他都泰然處之。時任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陳大衛在為《貝聿銘全集》作序時評價,他用融貫中西的文化底蘊,使建筑作品濃縮著東方哲理、碩儒品性和特立獨行的西方觀念,不僅體現出東方文明的現代價值,也讓我們真切感受到人類為詩意棲居所付出的不懈努力。(蘇雁)

(責編:李慧博、袁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