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亞洲文明大展 廣州這幾件文物憑啥站C位?

2019年05月21日08:20 | 來源:廣州日報
小字號

5月13日,“大美亞細亞——亞洲文明展”(以下簡稱“亞洲文明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來自廣東3家博物館的9件(套)珍貴文物亮相本次展覽。迎來90年建館大慶的廣州博物館館藏品一次展出5件,數量最多。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各有兩件文物參展。

此次大展是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重要文化活動,是亞洲文明聯展的一個重要展覽。該展覽由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主辦,中國國家博物館與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承辦,旨在突出亞洲歷史悠久、多元融合的文化特征,追溯亞洲各文明的發展歷程,展現各文明之間的對話、交流、互鑒的軌跡,繼承和弘揚亞洲各國人民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推動亞洲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鑒。

“亞洲文明展”的參展文物依國別和地區劃分為不同的展區。受邀參加開幕式的廣州博物館書記劉旸說,在中國展區,廣博送去的幾件文物陳列在最前面,一進展區就看到,非常醒目。這充分說明了在“海上絲綢之路”上,廣州的獨特地位。

外來的符號

廣州博物館此次送展的5件文物分別是:陶托燈俑(西漢后期,大元崗出土)、瑪瑙水晶珠飾(東漢,龍生崗出土)、西村窯青釉彩繪花卉紋瓷盤(北宋、菲律賓蒲端出水)、定窯系白釉花口瓷壺(宋代,傳世品)、《重修天慶觀記》碑(北宋)拓片。

5件藏品各有各精彩,真實反映了從漢代到宋代不同歷史時期以廣州為代表的中國與亞洲航海國家或內陸地區的人員交往、物種交流與文化融合,兼具時代性、藝術性和觀賞性。

托燈俑有明顯的古西亞人種特征,深目高鼻,須冉濃密,極有可能是由印度洋海路抵達廣州的外國商人隨行侍從,到廣州后留在本地的。學者指出,俑是古代人“事死如事生”喪葬理念的體現。戰國時期, 出現了將人俑和燈盤結合在一起的燈具,多以人俑跪坐下地,手擎燈盤為造型。在戰國時期中原地區俑座燈的基礎樞紐港,嶺南地區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俑座燈,也稱托燈俑。它可以分為兩類,一類造型是典型的漢人形象,一類是胡人形象。胡人托燈俑目前僅在廣東、廣西和貴州的漢墓中出現,絕大多數又出自廣州地區的漢墓中,西漢武帝以后開始出現。早期,俑體消瘦﹔東漢晚期,俑多體態肥胖。神態也從早期的面目模糊、較為嚴肅,演變為吐舌、仰視、微微張嘴等輕鬆愜意的神情。從姿態上來看,可以分為單手托燈、頭手並用、頭頂燈盤三種基本類型。

關於托燈俑的人種,廣州博物館專家認為有明顯的古西亞人種特征,其原型極有可能是經海路抵達廣州的西亞人種。當然,單憑這些藝術化的人物造型,不能完全反映漢代這一人群的真實樣貌,所以他們的來源可能還將長期成謎。但無疑,這些托燈俑反映了西漢中期至東漢后期嶺南地區與海外的人口流動情況,特別是經由海路貿易的流動情況。

珠飾由瑪瑙、水晶、金珠、琉璃組成,為佩帶之用,應該是從海路輸入廣州。漢代,來自異域的各種“奇石”和玻璃器是較早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引入中國的大宗舶來品。廣州漢墓出土了大量由瑪瑙、琉璃、水晶、琥珀、石髓等組成的珠飾,許多樣式風格和制造技術來自海外,是嶺南與東南亞、今印度地區、西亞進行海外交往的產物。

西村窯和瓷軍持:

出口的繁榮

廣州博物館專家指出,廣州作為中國走向海洋的起點之一,由這裡出發的南海航線,從秦漢到明清,由近及遠,從東南亞、南亞和西亞,延伸到大西洋兩側,兩千多年來迎接了不計其數的“蕃舶”和“洋舶”。亞洲不同地區的貢使、商人和僧侶們,在廣州登岸留下痕跡,並通過廣州走向中國內陸。廣州作為中國最早走向世界,感知世界風雲的城市,其歷史發展反映了中國與亞洲國家間的發展變化,也反映了亞洲本身的歷史變遷,滲透著整個世界歷史的基本進程。

北宋西村窯位於廣州西村皇帝崗。由於未有南宋陶瓷器型出土,故認定此窯屬北宋時期。此窯產品屬青白瓷和影青瓷類,種類豐富、款型繁多,鳳首壺及刻花折沿大盆可為代表,產品在我國大陸流傳較少,而在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發現較多,此次參展的瓷盤即為菲律賓打撈出水。一般認為,此窯為北宋時期廣州外銷瓷生產基地,見証了當時廣州與南海諸國貿易交往之頻繁。

作為唐宋時期廣州外銷瓷之一的廣州西村窯,不見於地方史志,遺址本身也沒有文字紀年的材料發現。最早在1952年於廣州城西今西村自來水廠一帶發現其窯址遺存。遺址南北長1公裡多。廢瓷堆積點主要有3處,其中以西場北面的皇帝崗最為集中。之后在海內外的考古發掘中陸續發現西村窯瓷器。瓷器是宋代對外貿易的最重要產品之一。考古學者易西兵指出,北宋時期,以廣州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及鄰近地區,應陶瓷器外銷之需要出現了大量的瓷窯。廣州西村窯出現並興盛於北宋,持續約150年。西村窯專供外銷而生產陶瓷器,它選取眾多名窯,如越窯青瓷、耀州窯青釉刻花、印花瓷、景德鎮窯青白瓷、磁州窯彩繪瓷等加以仿燒,再遠銷東南亞、中亞、西亞及東非等地。

而定窯系白釉花口瓷壺,依造型可判斷為軍持,應是宋代阿拉伯商人在華定制的外銷瓷。

《重修天慶觀記》碑

(北宋)拓片:友誼的見証

《重修天慶觀記》碑的碑文記述了北宋元豐二年(1079年),三佛齊(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大首領地華迦羅捐資參與重修廣州道教天慶觀的事跡,反映了宋代三佛齊國和宋朝的友好往來。該碑原件位於廣州博物館碑廊,是現存極具歷史研究價值的珍貴宋代碑刻。

根據著名學者戴裔煊的考証我們可知,這塊碑最早發現於廣州海珠北路祝壽巷的小學校裡。這個地方是宋代天慶觀原址。自立碑到發現時,已經有差不多880年。天慶觀在元代改稱元妙觀,中間經過多次焚毀和修復,但碑仍保留到現在,完整無缺,隻有幾個字不能辨識。但根據清宣統年間《南海縣志·金石略》所載碑記原文,可以重新補足。這樣的碑極為難得。

碑文大意說宋真宗崇奉道教。大中祥符二年(1099年),敕天下州郡建立天慶觀,廣州當時就建立了這樣的一個道觀。1052年儂智高進攻廣州,天慶觀被焚毀。廣州向來是中國對東南亞南海諸國交通貿易的重要口岸,海舶雲集,商旅往來不絕。宋英宗治平年間(1064-1067年),三佛齊商人來廣州貿易見該觀已成廢墟,殘垣斷瓦,惋惜不已。據說他們乘船來廣州途中遇大風浪,忽見雲中出現神人,風浪遂平。他們發現天慶觀廢墟中的佛像酷似海上見到的神人,遂決心復建天慶觀。治平四年(1067年)起,三佛齊商人首領地華迦羅3次派人來廣州,出資並主持復建天慶觀,前后歷時12年才完成。道觀重建的20余年后,北宋大文豪蘇軾路過廣州,於天慶觀暫住,因見觀中道士吃水不方便,便在居住的眾妙堂邊掘井以飲,后人稱為“蘇井”。明代時“琪林蘇井”為“羊城八景”之一。

宋代時,三佛齊自產的外銷產品不多,隻有玳瑁及沉香、速香、丁香、豆蔻等香料。但是阿拉伯地區所產的珍珠、乳香、薔薇水、梔子花、沒藥、象牙、珊瑚、琥珀、布、刀劍等貨品,許多都集中在此,使之成為一個重要的轉口貿易地。

戴裔煊指出,廣州《重修天慶觀記》碑不是一種尋常的石刻,本身有重大的史料價值,“研究公元十一世紀中國與印度尼西亞的歷史關系,一般東南亞史家隻根據《宋史》的《外國傳》。《宋史》的《外國傳》不僅對史實記載很多漏略,而且還有很大的錯誤。”碑記恰能補其所不足。(卜鬆竹)

(責編:李慧博、丁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