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光明日報:守護流動的文化長廊

李慧
2019年05月25日09:29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守護流動的文化長廊

  【創意港】

  從杭州運河廣場翻過那座古老的拱宸橋,橋西歷史文化街區就在眼前。老房子、石板路,見証著昔日運河沿岸的繁華風光。舉目遠眺,緩緩流淌了2500多年的京杭大運河,宛如一位女子,窈窕而靜謐。煙雨中的樓台、湖泊中的蓮舟和周而復始的駁船,展現著大運河千年后的風姿和活力。

  大運河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它貫通南北,串聯起沿線三十多座城市,催生了一批運河古鎮、古街、古村。滾滾流淌的運河水,孕育了兼收並蓄、包容多樣、獨具魅力的運河文化。揚州的繁榮,滄州的雄渾,拱宸橋的車馬,洪澤湖的濤聲,運河鈔關的繁忙,古纖道的印痕,都一一銘刻在運河沿線古老和豐富的歷史中。

  全長近3200公裡、開鑿至今已有2500多年、2014年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一連串數字,不僅鐫刻著大運河的時空跨度,更標注著大運河的歷史價值。

  “河為線,城為珠,線串珠,珠帶面。”大運河是經濟交流的大動脈、文化融合的主紐帶,也是沿岸城市的母親河、對外交流的開放地。因漕運而生的千年運河催生了一大批運河城鎮,運河和城鎮自古構成了“命運共同體”。運河河道的變遷不僅影響著沿河城鎮形態的變遷,而且創造出沿線獨特的生活方式,這種文化與生活方式至今仍清晰可見,成為一種活態傳統和寶貴資源。

  長期以來,大運河面臨著遺產保護壓力巨大、傳承利用質量不高、資源環境形勢嚴峻、生態空間擠佔嚴重、合作機制亟待加強等突出問題。如今,隨著運河文化帶作為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將和運河古城鎮及其地域文化建設緊密結合,為運河文化保護、生態建設和城鎮發展帶來一次歷史性機遇。

  大運河是活著的、流動的文化遺產,促進了中國南北方文化的交融,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我們既要認識到保護運河文化動脈任重而道遠,又要堅持科學規劃、保護優先,通過強化傳承,優化布局、合理利用,守護流淌的文化長廊,讓大運河的文化價值在今天得到彰顯。

  為此,中辦、國辦日前印發的《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明確指出,要充分挖掘大運河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並強調要以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為引領,統籌大運河沿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要立足“保護好”,全面深入梳理大運河遺址遺跡、歷史文脈、產業布局、生態環境,高質量高標准編制規劃,按照科學分類、專業分級的要求做好保護工作。要堅持“傳承好”,有效提升水系質量和沿岸文旅品位,打造繼古開今的璀璨文化帶、山水秀麗的綠色生態帶和享譽中外的繽紛旅游帶,實現古今交融、交匯融合。要注重“利用好”,充分發揮大運河在文物保護、文明傳承、環境保護、和諧宜居、旅游休閑等方面作用,探索出一條大運河璀璨文化帶、綠色生態帶、繽紛旅游帶協調推進、融合發展之路,延續壯美運河的千年神韻,使之成為新時代宣傳中國形象、展示中華文明、彰顯文化自信的亮麗名片。

  (作者:李慧)

(責編:鄒菁、丁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