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江南規矩第一村”華堂古村:70年的變與不變

2019年05月27日08:08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小字號

“江南規矩第一村”華堂古村:70年的變與不變

圖為華堂村王氏祠堂。嵊州市紀委監委供圖

5月,已是驕陽似火。沿著王羲之曾經的歸隱足跡,跨越數百裡路,便從繁華都市踏入“桃花源之地”——浙江省紹興市嵊州市金庭鎮華堂村。

華堂村系書聖王羲之歸隱地。1600多年來,王羲之后裔在此聚族而居,既傳承著書聖精神,也見証了古村落的變遷。

圖為華堂村羲之家訓。 項菁 攝

步入老村,映入眼帘的是24字家訓:上治下治,敬宗睦族﹔執事有恪,厥功為懋﹔敦厚退讓,積善余慶。沿著鵝卵石小道,便進入古風沛然的王羲之家訓綜合館,樂善好施、勤學不輟、風清氣正的故事傳遞著家訓的“前世與今生”。

華堂村村民、王羲之第五十一代孫王才林是全國自強與助殘模范。30年如一日,王才林精心護理非親非眷、因公致殘的癱瘓村民,使其安然地度過了30個春秋。

“24個字雖簡短,但足夠有力。”華堂村委主任王春東也是王羲之后裔,他帶著鄉音說,王氏后裔總結立下的質朴家風,其實就是告訴村民為人處世要堅守應有的准則。

圖為華堂村“九曲水圳”。 項菁 攝

繼續邁步鄉間小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王氏宗祠惹眼球,庄嚴典雅又獨具江南建筑風格。宗祠旁,一條人工水渠“九曲水圳”見証了村庄的變遷。500年前,為便利村民用水,王羲之三十六世孫王瓊之妻石氏變賣首飾與嫁妝,從村外平溪江引入清水,筑起了這條總長357米的水圳。

“村民們遵守分時段、分功能用水的公約,並自發衍生出‘左鄰監督右舍、下游監督上游、下午監督上午’的監督文化。”水圳流經的第一戶人家,耄耋老人王伯江娓娓道來,縱使華堂村民數量超6000人,但這條水圳清流如故。

一規一矩之下,一厘一毫之間,華堂村世世代代子孫都秉承先祖遺訓。嵊州市金庭鎮紀委書記、監察辦主任王國良介紹,多年來,華堂走出了120余位政府官員,無一人因貪腐罷官。

烈日當空,卻清風習習。憑著千年不滅的一股清氣,今日的華堂村被贊譽為“江南規矩第一村”。百余座老台門、數百米九曲水圳、數千米鵝卵石街巷……一景一致,映射著千年老村的昔日輝映,也顯露出美麗鄉村的今朝百態。

“不變的是家風家訓對后輩的影響,變的是古村落的風貌與業態。”望著華堂村一景一物,王春東篤定道。

圖為70年棗樹。 項菁 攝

經過近1700年的積澱,華堂村保留了一大批古建民居。1995年始,華堂村正式啟動古村落的保護開發工程,修繕受損、老化的老台門﹔2013年至今,當地政府下撥約5000萬元(人民幣,下同),完善古村落的硬件配套。

在留住千年古村的歲月痕跡之時,華堂村亦不忘因地制宜興產業。

憑借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當年王羲之鐘情的這片山水成為了如今村民增收致富的風水寶地。“我們有8500多畝桃形李,依靠水果經濟和花木經濟,村集體經濟一年的收益超過5000萬元。”王春東自豪道。

在美麗鄉村建設、文化旅游融合大背景下,幽靜古村再次迎來“蝶變”機遇。王國良說,自古以來,華堂村民風淳朴、和諧向善,“和、孝、規、學、義”的千年家學使村民獨具海納百川的胸襟,也逐漸促成“古村燈火輝煌,游人如織”的新氣象。

鳥瞰華堂村,錯落有致的房屋朝氣蓬勃。王伯江的300年古宅內,書法字幅貼滿老舊四壁,院子裡,一棵高出屋頂的棗樹迎風輕搖,“這棵老棗樹,挺拔70年了。”(項菁)

(責編:李慧博、丁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