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鄭州發現160座兩漢時期墓葬 漢代平民生活豐富多彩

2019年05月27日08:41 | 來源:中國文化報
小字號

考古人員向記者介紹出土文物陶磨盤 張瑩瑩 文/圖

記者從河南省鄭州市考古研究院獲悉,日前在鄭州西南區域發現了160座漢代墓葬,經過兩個月的考古發掘,共出土各類文物1000多件。“該墓葬年代為從西漢至東漢過渡時期,鄭州地區在此前的考古發掘中,這一年代的墓葬較為少見,這一發現為研究該時期的社會發展情況、喪葬制度、文化延續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及科學依據。”鄭州市考古研究院高贊嶺說。

160座墓葬中包含西漢時期墓120座、東漢時期墓40座。西漢時期墓的形制可分為豎穴式墓道土洞室和豎穴式墓道土壙空心磚室,墓頂可分為平頂和斜形頂,墓壁為空心磚齊縫壘砌,底部為空心磚平鋪﹔東漢時期墓形制為斜坡式墓道土壙小磚室,墓頂可分為拱形頂和穹隆頂,墓壁為小磚錯縫平砌而成。

墓葬中出土的1000多件文物不僅有銅鏡、銅錢、銅碗、銅甑等,還有鐵劍和鐵環首刀。其中,出土的陶器數量最多,陶倉、陶壺、陶灶、陶案等應有盡有。出土的畫像磚也是此次考古發掘中的一大亮點。畫像磚上的紋飾十分清晰,題材更是多種多樣,除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神獸外,還有輕盈起舞的仙鶴、穿著蓑衣騎在馬背上如御風而行的仙人等,充分展現出漢代鄭州地區先民的豐富想象力和審美情趣。

高贊嶺還展示了出土的鑄有“大泉五十”字樣的銅幣,也就是“王莽幣”。說明當時正處於歷史記載的王莽篡漢時期,該銅幣是王莽新朝通行貨幣中流通時間最長的貨幣。這些出土錢幣體現了當時喪葬習俗中隨葬使用及放置情況,同時也反映了當時高超的制陶、冶銅工藝。

此外,東漢墓中出土有一座“復式豬圈廁”,豬圈和廁所一體,這是東漢時期的典型廁所,備受關注。西漢墓裡還發現3塊鹿首磚,鹿的造型非常逼真,砌在墓室的門楣上面,寓意“福祿”,寄托了生者對死者的祝願。

隨葬品如此豐富,墓主人究竟是何許人?高贊嶺稱:“漢代講究厚葬,平民墓也比較豪華,這些墓葬不是王公貴族而是平民墓,這恰好向我們展示出漢代普通民眾的生活風貌。”他還介紹,有些較大的墓葬,例如現場看到的多室墓,主要分為墓門、甬道、墓室3個部分,裡面有中室、側室,還另有一個后室,類似於現代的三室一廳,主要用來埋葬死者和死者的妻妾等,屬於平民中的富紳級別。

“這次考古發掘的收獲可謂對鄭州不同時期考古的豐富和完善。”高贊嶺評價,目前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對出土文物已收集完畢,確認了該區遺跡的文化性質與時代,同時獲取了該區域兩漢時期墓葬形制以及出土物等較完整的考古發掘資料。接下來,考古單位會將相關文物資料收集完畢,把出土器物帶回庫房研究,徹底離場后,將該地塊交付基建單位繼續城市建設。

“此次考古發掘的順利進行得益於鄭州市實施的考古前置工作的開展。”鄭州市文物局局長任偉稱。2018年,鄭州市發布《關於招標拍賣挂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考古調查勘探發掘前置改革的通知》,試水國有土地開發建設中考古調查、勘探、發掘前置改革,將考古調查、勘探、發掘工作完成作為國有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挂牌出讓的前置條件之一,將建設用地“先出讓后考古”的傳統做法改為“先考古后出讓”。

此項改革獲得了業內人士的點贊,認為這讓文物勘探和考古發掘費用在土地出讓時均攤於所有出讓地塊成本之中,改變了以往哪個地塊發現文物,文物工作經費由哪個地塊競得人承擔的局面,也在土地出讓層面體現了“文物保護人人有責”的工作理念。(張瑩瑩)

(責編:李慧博、丁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