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浙江寧海:巧木匠厚積薄發 古戲台重獲新生

2019年05月30日09:20 | 來源:浙江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葛招龍:匠人匠心傳古韻

  到了寧海后,記者按照指引來到一處宗祠修復工地。果然,葛招龍很好認,一溜的工裝服、迷彩服間,穿著對襟盤扣復古外套、身材精瘦的就是他。此刻,他正專注地丈量著古戲台的面積,連記者走到其身后都未察覺。

  這一刻,旁人口中的“痴迷”,對應到了這位51歲老木匠的身上。

  自從6年前第一次修復古戲台,葛招龍就一頭“鑽”了進去。“似乎前面幾十年的功夫,都是為它做准備的。”作為寧海縣級古戲台非遺傳承人,至今,他已帶著團隊修復了10多個寧海古戲台。

  立志成為能工巧匠

  “元宵演劇到春殘,乘興何妨日日看﹔共道經年辛苦甚,三時工作一時歡。”清代詩人王夢賚的《寧海竹枝詞》,道出了從戲場出來后的感受。而現在,面對眼前這座斑駁滄桑、破損殘缺的古戲台,已很難去想象當年繞梁的韻律和男女老少歡聚一堂的場景。

  但葛招龍能“感覺”到:“每修復一個構件、復原一處風貌,都好像能打開兒時的記憶——隻要戲班子一來,戲台下的長板凳上,就會坐滿聞訊趕來的商人小販、附近村的村民等,像過大年般熱鬧。”

  但30多年前,葛招龍剛開始學習傳統木藝那會兒,對這種恢復一磚一瓦、一柱一椽間記憶的感受,“卻是模糊的”。

  彼時正值弱冠之年、初入社會的他,在當地“盛產能工巧匠”的氛圍下,用36元買了一張火車票到蘭州去拜師。“根本沒時間考慮喜不喜歡、未來是否以此為生”,3天3夜的行程中,反復在他腦子出現的隻有一個問題,那位在外闖蕩的寧海大老師好不好相處。

  不嘗試就永遠不知道結果。葛招龍在懵懵懂懂中開始了推刨子、鑿眼、打線、開料等傳統木作手藝的學習,並漸漸體會到了其間的魅力:為什麼不用一根鐵釘而以榫卯嚴絲合縫做成的家具,歷經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都不會開裂或散架?

  他不但在外學,回家后仍接著學。鄰居葛招曼至今仍記得,每年春節,他都能看到葛招龍圍著村裡的老木匠們打轉,跟著他們到山上採木料,學習哪些料要劈成方料,哪種料需開成小料,研究鼻尖刨、鏟刨、碗底線刨等幾十種刨子以及鋸子、鑿子怎麼用……“你不知道,當他把用傳統木作做出的一個小凳子拿給我看時,有多得意。”

  “雖然這些年,我也曾因某些原因,轉了行當,但卻一直沒丟下傳統木作這門手藝。”葛招龍說,正因如此,當古村保護開發意識日漸增強,而修復古建筑的人卻奇缺時,他才有能力接觸並走進這一領域,從而“遇”到讓自己痴迷的古戲台。

  為老建筑“續筋接骨”

  修復古戲台,什麼最難?藻井是不二答案。

  現今寧海保存下來的120余座古戲台中,絕大部分是在各村各姓宗祠內,而作為當地古戲台主要特征的藻井,其華麗程度,也是家族實力的象征。“更讓人驚嘆的是,在那個沒有音響、沒有喇叭的年代,藻井可以讓裡三層外三層圍坐的人們都能聽到唱戲聲,而且四壁會吸音並形成共鳴,出現余音繞梁的音響效果。”葛招龍說。

  記者跟著他來到一市鎮裡岙村葉氏祠堂,走上他參與修復的“南一台”,抬頭仰望頂部的圓形穹頂時,才切身體會到了他一直念叨的“震撼”:數千個精雕細琢的木質構件,通過榫卯結構組合,一層一層盤成“喇叭狀”,精致、華麗,集構思、雕刻、彩繪於一體。

  “要恢復這種‘奢華 ’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坐在戲台旁的木質台階上,葛招龍給記者講起了修復這座200多年歷史古戲台的經過。

  在寧海,“南一台”很出名,原因就是其獨特的木質藻井結構。所以,3年多前,當葛招龍聽說裡岙村要修復這座古戲台時,就主動找了過去並降低報價,拿下了這個活兒。更讓他興奮的是,還請到了和戲台打了50多年交道的王世春老師出手,“這種學習機會太難得了。”

  當時,他們爬到藻井最頂端,撬掉外層木板后,從上往下一層一層地把構件一個一個拆了下來,並詳細標上第幾層第幾個,僅全部拆卸下來,就耗費了一個多星期的時間。“當時,共拆卸下來3000多個構件,其中800多個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破損。”在用老底子手法修復的過程中,他還和王世春商議,對部分榫卯進行改進,以增加構件間結合的強度。

  學習著、商討著、修復著,然后再從底層按照編號一個個裝回去,在葛招龍看來,三個多月的時間裡,他不僅學到了老底子的手藝,更是感受著一種文化、一種傳承在自己手上得以保留的喜悅。

  “每一個古戲台都有自己的故事,而我們這些修復匠們,就是在重現、續寫、守護這些故事和記憶。”葛招龍說。

  執著堅守“以舊修舊”

  20歲學習木匠手藝,30歲愛上舊家具收藏,35歲邁入古建筑修復領域,45歲第一次修復古戲台,葛招龍也想過,為什麼就會對古戲台如此“痴迷”。“也許,我真正迷上的是通過對這些古老物件的修復,找回的歷史痕跡。”

  因此,無論是古戲台,還是舊家具,抑或是古宅,以舊修舊一直是他一直堅持的理念。“修復要盡可能用老木料,最好是用一年代、同一木質。”有時,如果找不到,他寧可將這些物件殘缺地保存著。

  一次,一個朋友請他幫忙修復一把收來的春凳。在古時候,這種凳子多用來作為女兒出嫁時的嫁妝,在上面放置被褥、貼上喜字,然后抬到夫家。這把凳子是典型的朱紅砂色,因為損傷位置在背面,所以朋友就想著用新木料修修也看不出來,但葛招龍拒絕了,讓朋友找到差不多的老木料時再送來修,“如果我用新木頭幫他修復,那麼就會破壞這把凳子原有的記憶,變得不倫不類。”

  而在搭檔、雕刻師傅葛仁強的眼裡,葛招龍還有點“傻”,“有時候,還做不賺錢甚至倒貼的買賣。”前年,葛招龍帶著團隊對一個古宅進行修復,因為有近一半門板、窗格等缺損,需要大量老材料。為此,他整日泡在各個拆遷工地,花了十幾萬元淘了十幾車的各種老木料。有人幫他算了筆賬,單原材料就佔到一半開支,攤算下來,人工費還得倒貼。

  但葛招龍“不在乎”,不是財大氣粗,而是對初心的堅守。這幾年,他到處收老木料,單在縣裡就囤積了好幾處。在他眼裡,買這些木料不是為了升值,而是為了在修復中最大限度地保留古建筑的原貌。

  他期望,所有的古建筑,都能在能工巧匠的修復下,煥發出新的活力。(萬笑影)

(責編:湯詩瑤、蔣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