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人文地理

四面山水 人文江津

2019年06月02日05:47 | 來源:重慶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四面山水 人文江津

四面山瀑布 圖右:中山古鎮

聶榮臻元帥故居

聶榮臻元帥陳列館

百年名校聚奎中學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塘河

鐘雲舫“天下第一長聯”

愛情天梯

養生勝地四面山

市級“非遺”江津燒酒釀造工藝

大江東來,浩浩蕩蕩,九曲縈繞,興我人文。

江津,憑什麼以“萬裡長江一要津”而享譽巴渝?

127公裡長江黃金水道穿境而過,書寫出了九道優美舒緩的大灣,興起了一座依山傍水的千年古城——江津。

四面山水,孕育出江津厚重的人文積澱。

這裡,是開國元勛聶榮臻元帥的故鄉、陳獨秀晚年寓居地。

這裡,誕生了明代重臣江淵、“中華聯聖”鐘雲舫、愛國詩人吳芳吉等一大批名人,走出了鄧稼先、周光召等18位兩院院士。

這裡,是中國長壽之鄉、中國富硒美食之鄉、武術之鄉、楹聯之鄉、花椒之鄉、柑橘之鄉,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全國“雙擁模范城”……

這裡,可以登愛情天梯,觀四面山水,訪長壽秘訣﹔這裡,可以游千年古鎮,尋悠悠鄉愁,品靜好時光﹔這裡,可以憶抗戰烽煙,仰賢達鴻儒,品讀這座大愛之城的厚重人文。

聶帥家書

流淌著江津人的家國摯愛

長江在江津境內蜿蜒127公裡,滋養了一代代江津兒女。“江津是個好地方!”這是開國元勛聶榮臻對故鄉的贊美。

聶榮臻1899年生於江津吳灘石院子。1919年11月下旬,聶榮臻從江津出發,在上海乘船赴法勤工儉學。從此,他一別故鄉36年,直到1955年到西南調查軍事工業時,才再次也是最后一次踏上故土。

聶榮臻留學期間的家書現保存有21封。一封封言語質朴、情真意切的家書,流淌著聶榮臻的思鄉之情,彰顯出他從小樹立的家國情懷和力透紙背的革命信仰。

江津聶榮臻元帥陳列館展出有一封聶榮臻1921年12月8日寫的家書:“然男當在家起程時,心中即暗誓,學不成,死不歸,且凡事有失敗,然后有成功,艱難困苦,乃為人之良師,況此一時失望,豈能遽灰前志,故男與相知諸友,仍積極進行工學事業,未若伊等失志若是也。”

青年報國,少年立志。少年聶榮臻曾寫下“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立志時”。五四運動,聶榮臻參加了學生愛國斗爭,遭到反動當局抓捕。年僅20歲的他赴法勤工儉學。在法國,他參加了幾起勤工儉學同學發起的斗爭后,陷入沉思:“我究竟應該選擇什麼樣的道路?”

2011年6月,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首次展出了聶帥家書中最重要的一封真跡。“跪稟雙親大人膝下,到法第一封信未卜接得否?男初到法一切都無頭緒……”這封家書是1922年所寫,信箋紙上有法文印刷字跡,信中匯報了自己生活與學習情況。

“男也,雖不敢以天下為己任,而拯父老出諸水火,爭國權以救危亡,是青年男兒之有責!”聶榮臻積極投身旅法學生運動,1922年轉赴比利時就讀於沙洛瓦勞動大學化學工程系,同年8月參加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當看到祖國、家鄉父老身在水深火熱當中,他心懷“大家”,又十分謙遜地抒發了救國的希望。

寫下這封家書一年后,聶榮臻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並為之終生奮斗。

聶榮臻的女兒聶力中將回憶父親時這樣說:“當年出走的時候,他是一個胸懷壯志的四川鄉下青年﹔而今,他變成了一座銅像,蘊含著無盡的滄桑……”

“千古風流地,人文薈萃城。”江津正是一座厚植家國大愛、名人輩出的城市。除了開國元勛聶榮臻,還有明代重臣江淵、嫉惡如仇的“中華聯聖”鐘雲舫、愛國詩人吳芳吉、四川早期共產主義運動先驅冉均等一大批名人。在重慶評出的100位歷史文化名人中,江津籍佔了10人。近現代史上,鄧稼先、周光召等18位兩院院士曾在江津出生或在江津有過求學經歷。在抗戰期間,寓流江津的政治名流、社會賢達、鴻儒學者有60余人。

如今,這些名人文化已成為江津文旅融合發展的一張特色名片。

聚奎中學

百年書院見証歷史風雲

江津的書院在北宋初年出現,明代棲清書院馳名全國。創建於1870年的聚奎書院是中國西南地區保存較為完好的書院,它見証了近代百年風雲變幻。

郭沫若、於右任、陳獨秀、佘雪曼……在中國近代史上,這一個個聞名遐邇的名字,都曾與聚奎書院發生過聯系。這所書院始建於1870年,坐落於AAA級風景區黑石山內。

聚奎書院的故事,要從江津當地一個百年望族說起。清咸豐年間,從江西遷來江津白沙的鄧家出了一個膽識過人的后生,他就是聚奎書院的創始人鄧石泉。

鄧石泉自幼家貧,從一名街頭小販白手起家,依靠江津地處川黔要沖之地而經營鹽業,成為一方巨賈。鄧氏家族至此興旺起來。

為讓更多鄉鄰擺脫無知,1870年,鄧石泉籌資興辦起聚奎中學的前身——聚奎義塾。140多年來,從鄧石泉起,鄧家先后有三代人出任過聚奎校長,一代又一代族人不斷投入辦學。聚奎也從義塾到書院,從小學、初中到高中,由私立到公辦,不斷演變發展。

在聚奎中學內眾多古樹的掩映下,有一座白牆青瓦的建筑——在當時享有“川東第一大禮堂”美譽的鶴年堂。中式懸山頂、青磚牆,西式多層卷廊、羅馬柱……這種奇特“中外混搭”建筑風格,見証了一段中西文化交織、風雲激蕩的歷史。

抗日戰爭時期,作為抗戰文化四壩之一的江津白沙,匯聚了眾多知名學者。這座由鄧石泉第五子鄧鶴年捐資而建的“鶴年堂”因此成為了思想碰撞的勝地。

抗戰爆發后,學校每周都在鶴年堂召開周會,眾多名人紛至來校,在鶴年堂或講學、或演說,呼吁抗日救亡。陳獨秀、於右任、文幼章、陳可忠、佘雪曼等數十位各界知名人士都曾是座上賓。如今校園內,還隨處可見郭沫若、陳獨秀等名人的詩詞題刻。

1944年3月,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的馮玉祥,在鶴年堂作抗日獻金演講,號召師生踴躍捐款。

在他的號召下,白沙民眾和商界人士把能捐的都捐了出來,手表、戒指、衣服……短短幾天時間,白沙共募集到抗戰經費700多萬元,實物若干,為全川之最。馮玉祥潸然淚下,感慨萬千:“走了全國很多地方,從沒有如此感人的場面。”並撰寫了《最愛國的市鎮——白沙》一文,高度評價白沙獻金救國的壯舉。

著名愛國詩人吳芳吉、國畫家張採芹、巴蜀史學家鄧少琴、中科院原院長周光召……自建校以來,聚奎中學已培養了近十萬學子。

“知國家大事尚可為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如今,聚奎書院大門上的這副石刻聯,依然不斷地向世人昭示著149年前鄧氏一族建校時的校風精髓。

歷經百年風雲,聚奎中學保持了良好生態。校園內有大樹800余株,百年以上的古樹240余株,國家保護樹190余株,更成為了百鳥之園。黑石山景區奇特的渾圓球形黑石星羅棋布,與學校池、橋、碑、亭珠聯璧合,統一和諧,成為讀書勝地、旅游勝地。

聯聖雲舫

獄中創作“天下第一長聯”

在中華文化史上有“六聖”:詩聖杜甫、畫聖吳道子、書聖王羲之、詞聖蘇軾、曲聖關漢卿、聯聖鐘雲舫。其中鐘雲舫是地地道道的江津人。

鐘雲舫生於清道光二十七年,幼年發奮苦讀,熟讀四書五經和諸子百家。他在江津幾江城南設館授徒二十余年,不僅講授四書五經,還開新學之先河,講授數學、物理、化學及英語,門生遍及江津城鄉和毗鄰的璧山、大足等地。他所作《東西洋賦》洋洋洒洒5000余字,是聯界睜看世界的第一人。

鐘雲舫國學基礎深厚,生活在社會底層,扎根民眾,走遍巴山渝水,廣泛吸收民間語言營養,在三十到五十歲期間達到創作高峰,每年創作楹聯在八百副以上。年關前來他家索春聯者,時常排起長龍。更難能可貴的是,鐘雲舫詼諧幽默,生性豪俠,剛正不阿,常以詩文鞭撻貪官污吏。時有“北有紀曉嵐,南有鐘雲舫”之說。

鐘雲舫47歲時,因被官府構陷,流落到成都錦江賣字為生。他登上望江樓,觸景生情,寫下212字的《錦城江樓聯》。該聯氣勢磅礡、底蘊厚重、技法精湛、情感充沛,描述了川西風雲變幻中的英雄人物,感嘆自己“終落在乾坤套裡”的無奈,表達了對封建腐朽制度的強烈不滿,是中華楹聯精品中的精品,至今仍挂在望江樓上。

清光緒二十八年,四川大旱。知縣武文源加租加征,民怨沸騰。時年56歲的鐘雲舫與其他文人一起投狀參訴,武文源被革職。武恨之入骨,賄賂重慶知府張鐸,摘取鐘雲舫詩聯中的隻言片語,加以“妖言惑眾,播亂民心,結黨為奸,意圖不測”的罪名,將鐘雲舫在成都收押,頭三年不詢不質不問,使他有冤不能申。

長夜漫漫,獄中的鐘雲舫以淚和墨、以血染紙,效法《離騷》,寫下了長達1612字的“天下第一長聯”《擬題江津縣臨江城樓聯》,一氣呵成,冠絕古今。此聯從描繪江津風景入手,抒發登樓所見所感,傾訴自己不幸遭遇,揭露人間黑暗腐朽。

至今,這副“國寶”級長聯還懸挂在江津幾江城區東門外長江之畔的長聯樓內。

鐘雲舫享年64歲,一生創作楹聯5000余副。可說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他的楹聯不僅有非常高的藝術水准,而且具有極高斗爭性和人民性,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作為“中華聯聖”的家鄉,江津還擁有四面山朝源觀“天下第一奇聯”等楹聯遺址遺跡300多處,群眾楹聯文化活動豐富多彩,2008年被中國楹聯學會命名為“中國楹聯文化城市”。目前,江津正在積極打造以楹聯文化為主題的文旅路線和文創產品,力爭創建“中國最佳楹聯文化城市”。

愛情天梯

大山中的動人故事

20世紀50年代,20歲的農家少年劉國江愛上了大他10歲的“俏寡婦”徐朝清,為躲避世人的流言,他們攜手私奔至深山老林。此后50多年,他們相濡以沫、生兒育女,過著“山中無甲子、寒歲不知年”的生活。

50多年來,劉國江為了妻子下山安全,一輩子都忙著在懸崖峭壁上鑿石梯通向外界,總共達6000多級,后被稱為“愛情天梯”。

這個“愛情天梯”,就位於江津四面山景區范圍中山鎮一座叫“半坡頭”的高山上。現在,這裡已是全國有名的景區,每年慕名前來攀登的游客逾60萬人次。

“愛情天梯”走出大山,蜚聲海外,起因於一個簡單的願望。

2001年,一隊戶外旅行者在四面山原始森林探險時,最先發現了兩個老人,並了解到兩人的動人往事,從而將這個故事帶下了山。2006年,重慶晚報率先報道了“愛情天梯”故事,引起轟動。

2008年起,四面山景區管委會決定舉辦第一屆東方愛情節,希望把這個故事傳播出去、告訴更多的人。

年復一年舉辦的東方愛情節,使“愛情天梯”的影響力持續發酵、感動著越來越多的人。目前已連續舉辦了11屆。“愛情天梯”先后被評為“中國當代十大經典愛情故事”“重慶新地標”“新重慶巴渝十二景”等。

2010年,香港男子歌唱組合CAllstar在網上看到“愛情天梯”的報道后,聯系制作人、作詞人創作出粵語歌曲《天梯》,一炮而紅,風靡了整個粵語地區,紅遍半個中國。

2012年6月,CAllstar到四面山開展“尋根之旅”,將沿途所見所聞拍成紀錄片《愛情天梯》,在香港和東南亞地區上映,先后獲評第五屆美國洛杉磯愛無限電影集藝術展優秀作品、美國加州電影金獎等。

過去10年裡,“愛情天梯”故事還被改編成同名電影,被香港TVB拍攝成電視劇《天梯》,知名文化人庄奴和古月聯手創作出“愛情天梯”四部曲……參與報道“愛情天梯”的國內外媒體數以千計。

依托“愛情天梯”故事,四面山先后開發出了千米愛情長宴等文旅活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愛情文化品牌。還與海南三亞聯手打造“山盟海誓”品牌旅游產品,成為海內外知名的“情山”。

古鎮雲集

印刻著江津城鎮發展的歷史脈絡

在前不久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聯合公布的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單中,江津區吳灘鎮和石蟆鎮名列其中。至此,江津已有中山、塘河、白沙、吳灘和石蟆5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數量位列全國區縣第一。這5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傳承了數百年至1000多年不等,印刻著江津城鎮發展的歷史脈絡。

江津,地處渝川黔交通要沖,歷來是渝川黔貿易重要的中轉站,更是川鹽入黔的主要通道。從地理上看,江津眾多古鎮大多誕生於長江及其支流邊上。資料顯示,江津流域面積50平方公裡以上的河流就有25條,各類中小河流超過200條。鹽商們依靠發達的水運,把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其中,位處筍溪河畔的中山鎮,憑水陸兩路上連柏林東勝以至貴州、綦江、合江,下接白沙、江津、重慶的地理優勢,成為鹽運“中轉站”。鼎盛時期,每天來此轉運的騾馬就有900多匹,靠岸商船300多條。

伴隨著眾多移民、商賈到來的,還有多彩的民俗文化和民間文化。現在中山古鎮享譽全國的“千米長宴”及炸火龍、打錢杆等習俗,便是由那時演化而來。當地眾多的特色山地民居古建筑群、密集的山村古庄園、明清古街等,則成為地域文化交融的見証與產物。

在江津,類似中山這樣的還有塘河、吳灘兩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塘河鎮因塘河繞場而過而得名和興盛,現存大量明清古建筑群、庄園、祠堂、會館等,塘河婚俗入選重慶市首批“非遺”項目。位於璧南河畔的吳灘,歷來是江津西北重鎮,是津永驛道通衢,現為江津重要的蔬菜和畜禽基地。

如果說中山、塘河、吳灘是因河而興,那麼白沙、石蟆則是因萬裡長江而盛,其中尤以白沙最具代表性。

“十裡煙籠五百家,遠方人艷酒堆花。略陽路遠茅台儉,酒國春城讓白沙。”清末詩人趙熙沿長江而下,還距白沙十裡就聞到白沙酒香,因而作詩盛贊。

據載,元朝開巴蜀酒禁以來,白沙釀酒業鼎盛。依托長江航運,白沙所產酒上銷敘府、瀘州、成都,下銷漢口、江蘇等地,產量最高曾佔蜀酒六成以上。《江津縣文史資料選輯》記載白沙釀酒業盛況:“當時尤以白沙燒酒馳名……所產白酒均標出‘白沙燒酒’的招牌,人人爭相購買。”時至今日,以“江小白”為代表的白沙酒,正通過酒業釀造和開發酒文化、文創新產品等加速走向世界。

近年來,江津區在精心呵護歷史文化資源和推動資源盤活利用上雙管齊下。白沙、塘河、石蟆均處於重慶三環高速,吳灘、中山處於建設中的“合璧津高速”及延伸線。將來,這五個古鎮依托四面山高速公路,可形成白沙—塘河—石蟆—吳灘—中山旅游環線,成為一條不可多得的精品古鎮旅游線路。

四面飛瀑

原始叢林中潛藏養生密碼

“色若沃丹,燦若紅霞”——素以赤壁丹霞、千瀑千姿、高山湖泊而聞名的江津區四面山,在2014年重慶風景名勝評美中,得票最多,被評為重慶最美第一山。

然而,四面山之美,除了以丹霞地貌為骨,還離不開豐厚的森林植被。這裡是世間空氣最純、水質最豐的地區之一,孕育出瀑布與森林共生、與丹崖相伴的美景。

空氣負氧離子是評價空氣質量好壞的重要指標。當空氣負氧離子濃度高時,人就感到精神振奮﹔反之,就會令人胸悶頭昏。

從2011年起,市林業局就開始在全市開展森林空氣負氧離子監測工作,共在43個森林公園設立監測點,每天監測空氣負氧離子含量。連續8年的監測數據表明,四面山空氣負氧離子濃度長期位居第一。其每立方厘米空氣的負氧離子含量最低值從未低過1500個,最高瞬時值達到2.9萬個。

而世界衛生組織對清新空氣的界定是:每立方厘米空氣的負氧離子濃度達到1000—1500個。也就是說,四面山的空氣質量不僅長期穩定在一級水平,也遠遠超過了世界衛生組織所界定的清新空氣標准。

而負氧離子的產生機理主要有三個:一是閃電﹔二是水高處跌落﹔三是樹葉尖端放電。在這三種方式的作用下,空氣分子被電離產生自由電子,並被氧氣所獲得,形成負氧離子。

2015年,中國林科院和市林科院組成專家組在四面山開展了為期半年的調查研究。其調查結果表明,四面山負氧離子遠高於其它地區的主要原因,就在於森林與瀑布。

四面山常年不斷的瀑布有100多挂,到雨季時則達1000多挂。這些瀑布不僅給人帶來視覺上的享受,水從高處跌落時,還源源不斷地制造出大量富含負氧離子的空氣。

四面山地處地球同緯度最大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總面積達180萬畝,其中四面山景區佔40萬畝,森林覆蓋率近96%。另外,其在生物多樣性上也擁有明顯優勢,共有近2400種植物,形成了喬、灌、草立體式植被,同等面積森林所產生的負氧離子數量遠高於其它類型的森林。

而四面山豐富的水資源和瀑布景觀也得益於其豐茂的森林植被。

豐茂的森林植被,使四面山地區水汽多、濕度大,溫度較低,上空湍流渦動較盛,易於成雲致雨。數據表明,四面山的年均降水量達到1500毫米,明顯高於周邊地區。

四面山充沛的降雨經森林涵養后形成源源不斷的地表徑流,然后沿著四面山發育良好的階地地貌,時而在不同階地間形成瀑布,時而在同一階地形成湖泊,從而形成了眾多的瀑布景觀和高山湖泊景觀,並最終匯流成茶壩河、飛龍河、臨仙河三大水系。這三大水系沿山谷迂回數十公裡,落差1000余米,串聯起形態各異的溪流、瀑布、高山湖泊,形成世間少有的水體景觀。

依托這一優質生態資源,四面山正在打造國家級休閑旅游度假區,讓中國長壽之鄉的養生密碼分享給更多世人。

本版文圖由江津區委宣傳部、江津日報社提供

(責編:馮粒、曹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