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申遺保護

申遺成功十年 中國蠶桑絲織技藝結盟謀傳承

2019年06月02日00:21 | 來源:新華網
小字號
原標題:申遺成功十年 中國蠶桑絲織技藝結盟謀傳承

  新華社杭州6月1日電(記者馮源)今年是中國蠶桑絲織技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第十個年頭。5月31日,中國蠶桑絲織技藝保護聯盟成立。

  “今年我們研發了4款仿宋古絹,原材料採用手工繅制的土絲,更加適合臨摹和創造宋人山水類的大寬幅作品。”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雙林綾絹織造技藝的傳承人鄭小華向與會同行介紹了這一技藝保護傳承的最新進展。

  雙林綾絹產於湖州市南潯區雙林鎮,其歷史可以追溯到魏晉時期。

  “成立保護聯盟,就是為了更好地推進它的傳承保護。”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研究員主持了當年申遺工作。他說,聯盟把蜀錦、宋錦、蘇州緙絲、雙林綾絹、杭羅、余杭清水絲綿、湖州緝裡湖絲以及蠶桑習俗、桑蠶習俗等相關項目的專家、傳承人和保護單位再度聚攏,希望能合力傳承保護文化遺產。

  成都蜀錦織繡博物館今年至少復制或仿制15款古代蜀錦,蘇州絲綢博物館今年完成了宋錦織造技藝傳承基地場所提升和織機整修,蘇州市工藝美術學會緙絲專業委員會的會員去年舉行了近百場緙絲技藝展示活動……趙豐說,10年來,各個子項目的保護傳承工作都在有序推進。

  根據聯盟章程,中國蠶桑絲織技藝保護聯盟的各成員要加強對保護傳承重大問題的研討,開展相關非遺調查研究,建立完備的文字、音像、圖片等專題檔案或數據庫,增加宣傳展示相關民俗和技藝的場所,加強保護與培養傳承人,動員群眾參與保護與傳承,並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淮濱表示,對於紡織類非遺技藝傳承保護而言,聯盟是具有參考意義的平台。文旅部非遺司副司長王晨陽表示,中國蠶桑絲織技藝涉及了多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覆蓋了傳統工藝、民俗等類別,流布於浙江、江蘇和四川等多地區,相關地區和單位10年來一直履行申遺時的承諾,聯盟則為統籌開展項目保護搭建了良好平台。

(責編:馮粒、曹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