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讓底蘊,也變得靈動

——訪人民日報圖書館設計師

丁濤
2019年06月06日11:29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小字號

讓於紅權和賴亞楠感到意外和驚喜的是,2017年的一天,他們在北京居然之家的店面中遇到了人民日報圖書館館長何宇。2018年是《人民日報》創刊70周年,圖書館面臨升級改造,何宇當天正在考察市場、找尋靈感。

“與其說偶遇,倒不如說是再續前緣。”近日,於紅權、賴亞楠坐在他們一手設計的圖書館中接受採訪時坦言,“像回家一樣的親切”。他們對自己的設計是滿意的,因為幾乎所有到過圖書館的人都說:“有底蘊,還時尚,人民日報的圖書館就該是這個樣兒。”

“這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於紅權、賴亞楠二人從中學起就是同學,可以說是青梅竹馬。1992年,二人一同進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讀大學,學校在光華路,就在人民日報社附近。

“報社大院兒裡有個游泳池,我們的游泳課就在這兒上,不上課的時候也會來。那個時候,他經常騎著一個二八大自行車馱著我過來游泳。”說起往事,賴亞楠臉上漾起笑容,這不僅是兩人與人民日報社最初的交集,也是他們從同學變為對方“另一半”的序曲。“報社西門的門頭很有時代特征,再加上‘人民日報’四個大字,非常大氣,非常有歷史感。”賴亞楠說。

人民日報圖書館館內圖。圖書館供圖

“庄重,有底蘊。這是我們對這個大院兒最原始的一種記憶。這種記憶在我們后來的生活中不斷出現——直到那一天遇到何館長,我相信這是一種緣分。”於紅權說,他和賴亞楠喜歡收藏,閑暇時會到處“淘寶”,當天何館長在店裡看到的《人民日報》合訂本就是他們淘來的。

“七、八十年代的合訂本放在書桌上,厚實、古朴、有質感,一下子就把何館長吸引住了。”賴亞楠起初感覺像“一見鐘情”,可當何館長表明身份、說明來意之后,讀書時的往事和對人民日報社的情愫一起涌上心頭,那一刻她又覺得,“這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得知何館長有意請他們來設計圖書館,兩個人都很興奮。“有點意外,因為我們想不到還能跟人民日報社再續前緣﹔又非常驚喜,因為我們知道,不是每一位設計師都能擁有這份榮耀。”賴亞楠說,就這樣,他們接下了何館長的“訂單”。

“這可是人民日報的圖書館啊”

意外、驚喜、榮耀,當這些慢慢平復,於紅權和賴亞楠才意識到,這份訂單是個“硬茬”。

“我們自始至終都沒把它看成是一個行活兒,行活兒就簡單多了。這可是人民日報的圖書館啊!難就難在,如何將人民日報社獨有的氣質和底蘊,在圖書館這個公共空間裡,用當下更貼近讀者與受眾的設計語言完美表達、詮釋。”在於紅權和賴亞楠看來,人民日報社的圖書館不僅要讓社長、館長和讀者滿意,更要讓歷史滿意、讓未來滿意。

“《人民日報》是黨報,這從本質上決定了人民日報的圖書館必須要體現它的歷史和底蘊。與此同時,我們也要著眼於未來,包括設計感、科技感、數字化、智能化的元素一定要在圖書館中體現出來。”在賴亞楠看來,找到歷史與現代的平衡點,讓人民日報的底蘊變得靈動,是圖書館設計的關隘所在。正是由於在設計之初就秉持這樣的初衷、奔著這樣的方向,圖書館落成后才能贏得一致認可、廣泛好評。

人民日報圖書館二層休閑借閱區圖。圖書館供圖

落成后的圖書館一層是人民日報歷史陳列館,講述了《人民日報》創刊70年來與新中國一起成長的點點滴滴﹔二層的休閑借閱區裝潢清新脫俗,特藏區珍藏著人民日報社的老物件和珍貴線裝書,令人流連忘返﹔三層一出電梯正對著的九級階梯,已經成為年輕讀者的“網紅打卡地”……

院兒裡的老報人,能在這裡看到他們為之付出青春與熱血的歷史,年輕的朋友也能在館中感受到時尚的元素以及數字化、智能化所帶來的便利。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不論來的是怎樣的讀者,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走出圖書館后都會滿懷欣喜地說:“這就是我心中人民日報圖書館的樣子!”

“好的設計自己會‘說話’”

“在我看來,三層的裝置畫是整個圖書館的點睛之作。”問及自己最滿意的細節,於紅權如是說。

於紅權用一些四、五十年代的老報紙,經過藝術的變形和加工,把人民日報社的歷史、文化底蘊展示在牆面上,融合了傳統的元素和現代的表現手法,形象地展示出人民日報社在新中國歷史中舉足輕重的作用。

人民日報圖書館三層裝置畫。圖書館供圖

“之所以對這個作品特別滿意,是因為我沒有借助任何外在材料,全是通過報紙來展示。我一直認為,好的設計就是因地取材,利用當地或空間原有的、有文化特點和代表性的材料去創作。好的設計自己會‘說話’,你隻要看到它、靠近它,自然就能感受到作品要傳達的信息和內涵。”於紅權說。

賦予作品內涵,讓作品自己“說話”,是於紅權一以貫之的設計理念。2010年上海世博會舉世矚目,中國未來館裡面的十大雕塑都出自於紅權和賴亞楠的公司,其中最重要的主題性雕塑由於紅權親手設計並制作完成。

“雕塑的名字叫未來的城市,它還有一個副標題,叫:漂浮的城市。”於紅權介紹,他把近5噸重的垃圾焊接成一個幾何體,垂吊在半空中,再用燈光從兩個不同的方向打在垃圾上——垃圾的投影像極了一個美麗的都市。

“我們每天生活在繁華的都市中,會制造大量的垃圾,但我們從沒真正關注過這些垃圾去往何處、如何處理。未來城市到底該如何發展,是作品想要表達的。其實不用我多說,當你看到它,你自然就能明白它想要表達的寓意。”於紅權說。

這件寓意深刻的作品背后,是於紅權艱辛的付出。為了找到可以用的垃圾材料,他幾乎走遍了公司附近所有的垃圾站。賴亞楠給我們講了一段幕后“花絮”:“有很長一段時間,他每天回家臉上都臟兮兮的,身上也是黑一塊、烏一塊,他還樂此不疲。有一天他甚至很興奮地告訴我,垃圾站的人為了他打起來了。我以為出了什麼亂子,結果他告訴我,垃圾站的人是為搶他這個大客戶!”賴亞楠還沒說完就笑了,採訪、拍攝的記者也笑了。

“設計師也要有使命感,就像記者一樣”

臨近訪談結束,兩位設計師談了自己對職業的理解和對當下國內設計行業、設計市場的看法。

在賴亞楠看來,好的設計是有教育意義的。近年來,她常受邀給一些機構和年輕設計師演講、開課,主題大都圍繞設計的責任與未來展開。“設計師不僅是一種職業,也要有使命感,就像記者一樣,要去傳遞正向的、健康的、可持續的以及能激發人類共通情感的信息。”賴亞楠說。

人民日報圖書館館內圖。圖書館供圖

2002年,於紅權曾到法國深造。在他看來,與國外設計師相比,國內設計師欠缺的不是技術而是思維。“國內學生的基本功,尤其是寫實、素描能力非常扎實,但給我觸動最大的是思維層面的差異。我們缺乏一種國際思維,那就是要用現代的、先進的設計方法去解決設計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這也從一個側面解釋了為什麼有些西方人在中國傳統文化或符號運用上比中國人做得好。”於紅權說。

此外,產業鏈中誠信缺失和知識產權保護問題也讓於紅權感到有些無奈。市場好,代理方配貨還能到位,一旦市場出現風吹草動,一些代理方就不接單甚至違約,他們的產品還經常被仿造在網上低價銷售。“最后我們不得不建立起全工種團隊,包括金屬工廠、木座工廠、銷售團隊、品牌宣傳、設計團隊和維權團隊。這對一家設計公司來說成本是巨大的。”於紅權說。

說起未來的規劃和對中國產品走向世界的理解,於紅權和賴亞楠認為,“越有中國特色的,就越容易走向世界”。在他們看來,這道理跟做人民日報圖書館的設計是一樣的:將潛藏在作品背后的氣質和底蘊,用可以讓更多人接受的、靈動的設計語言進行表達,自然會引發受眾的共鳴,得到他們的認可。

訪談結束,我們本想送兩位設計師離開,於紅權卻反客為主:“不必客氣,在這兒我倆比你們熟。你們去忙,我們還要再找何館長敘敘舊!”我們走出圖書館時已近黃昏,陽光洒在圖書館古色古香的外牆上。順著斜洒的陽光望去,東邊不遠處的金台園綠意盎然。真好,有這一方精神家園,讓我們詩意棲居。

(責編:劉婧婷、丁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