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區縣故事薈 大渡口篇|渡口揚帆行千裡

2019年06月11日16:38 | 來源:中國網
小字號
原標題:區縣故事薈 大渡口篇|渡口揚帆行千裡

image.png

  古鎮新貌

  百年義渡,迎送天下客﹔鐵血鋼城,鑄就愛國情。

  大渡口,坐落於重慶主城兩山(中梁山、銅鑼山)兩江(長江、嘉陵江)之間。

  江山環抱的自然地形,使大渡口具備交通要沖的先天優勢,更使大渡口孕育出上善若水的仁義之風,堅如磐石的愛國之情。

  回溯歷史,大渡口得名於清朝道光年間的“義渡”,渡客過江,不取分文。抗戰時期,漢陽鐵廠西遷至此,“義渡”迎來民族工業的火種與希望。新中國成立后,重鋼軋出新中國第一根自己生產的鋼軌,“義渡”又將源源不斷的鋼材,輸送到祖國四面八方。大渡口,因此留名於中國工業史,留名於重慶的城市記憶中。

  如今,大渡口正以大氣開放的姿態揚帆行千裡,奮力推進“高質量產業之區、高品質宜居之城”建設。

  從遠古時代揚帆走來

  一把手斧開啟文化印記

  在大渡口區博物館,有一塊特殊的“石頭”——它的出現,把主城區人類活動的歷史向前推到了80萬-100萬年以前。

  它就是舊石器時代人類的常用工具之一:手斧。

  1983年,這把手斧在大渡口區馬王場舊石器遺址出土。它長19.8厘米、寬12.74厘米、厚約5.8厘米,下半部分還保留著石頭圓潤的形狀,上半部分形狀尖銳、鋒利,有棱有角。

  手斧出土后,為准確判斷其使用時期,文物工作者提取了手斧所在的原生地層的黃土,送到測年水平較高的澳大利亞進行年代檢測。檢驗結果顯示:這把手斧是舊石器時代的人類工具,具備砍砸、刮削等復合功能,可以一物多用,類似於舊石器時代的“瑞士軍刀”。

  根據鑒定,這把手斧的原材料,是長江沿岸隨處可見的鵝卵石。這種石頭雖然常見,但具有質地致密、硬度高、適於手握等特點,正是做工具的好材料。

  但是,要把河灘上隨處可見的一塊頑石,變成一件好用、實用的工具,要花費大量的心血。所以,國內舊石器考古專家研究認為:“制作極為不易”。它能保存下來,說明當時類似的工具應不止一件。由此可見,早在80萬-10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重慶人就有心靈手巧、善於就地取材制作工具的特征。

  馬王場手斧,這件主城區歷史上最早的人類工具,不僅記錄了重慶人自古以來的精神氣質,更開啟了主城文明的關鍵一章。

  不過,重慶幅員廣闊,為何遠古人類會選擇大渡口作為在主城地區最早的棲息地?

  這得益於大渡口兩山、兩江環抱的地理位置。馬王場舊石器遺址位於大渡口區躍進村街道馬王場及桃花溪流域兩岸,這裡北面有緩坡、丘陵,可以阻擋一定的外來威脅﹔內部地勢相對平坦,離長江水源很近。這意味著,這一區域內有大量動物、植物生存,也相對安全,是一處非常適宜遠古人類生活的區域。這一觀點,在馬王場舊石器遺址的發現過程中也得到了印証。

  最早發現馬王場舊石器遺址的,是大渡口區一位名叫郭輔國的退休工人。1978年,他在馬王場一帶,發現了一些長相奇怪的“石頭”。

  郭輔國平時就對歷史、生物等領域很感興趣,通過查閱資料對比,他意識到,這些“怪石頭”很可能是動物化石!

  郭輔國迅速向區文物部門匯報了這一情況。隨著勘查、發掘工作逐步開展,這一區域最終被認定為馬王場舊石器時代遺址。

  而郭輔國發現的“怪石頭”們,經鑒定后確認,是恐龍肢骨化石、蛇頸龜化石和植物化石。它們的年代可追溯至遙遠的侏羅紀。李國洪介紹,根據這3種化石,可以判斷,當年的馬王場及桃花溪流域兩岸,水草豐茂,動植物繁衍十分興旺。遠古人類選擇這裡居住,食物、水源等基本生存需求可以得到有效保証。這裡曾經優越的自然條件,也支撐著他們出發走向重慶的其他地方。

  如今的大渡口,早已成為現代化的城市。但隻要來到大渡口區博物館,人們還是能從手斧、化石等展品中,回味遠古時代重慶的景象,體驗遠古時代重慶人的智慧。

  畫外音》》

  手斧的發現,是大渡口人杰地靈的一個佐証。明朝開始,在大渡口就流傳著一個“獨佔鰲頭”的故事。

  在大渡口跳蹬鎮,有一座金鰲山,山上有一座金鰲寺。相傳用寺裡的井水磨墨寫字,便可以中狀元。明清時期,方圓百十裡參加科舉考試的學子紛至沓來,希望能夠考出好成績。

  據史料佐証,“獨佔鰲頭”的傳說,是有一定道理的。明末清初的巴縣(今重慶城區)舉人劉道開,就住在金鰲寺附近。他曾為金鰲寺題詩“古寺藏山凹,到門方始知” 。

  劉家子孫常到寺中長住讀書,他們一家在清代一共出了四五個進士。當時的人們都認為,劉家之所以人才輩出,就是沾了金鰲寺“獨佔鰲頭”的靈氣。

  新中國成立后,大渡口又誕生了一大批優秀人才。以羽毛球奧運冠軍李雪芮、著名鋼琴演奏家李雲迪等為代表的青年才俊們不畏困難,努力拼搏,為國奉獻。

  人杰地靈的大渡口,在文藝創作領域也碩果累累。近年來,更是誕生了一批廣受好評和歡迎的本土文藝佳作。

  如2015年、2016年,表演唱《跳磴石工號子》、小品《佔座》分別榮獲第十六屆、十七屆全國“群星獎”。

  這些作品扎根於大渡口,帶有濃厚的地域色彩和鮮明的時代氣息。如今,還不定期在大渡口區文化館等處上演。

  從鐵血西遷中揚帆走來

  一座鋼城挺起民族脊梁

  如果說馬王場手斧記錄了主城區最早的人類活動軌跡,那麼,位於重慶工業博物館的“鎮館之寶”——8000匹馬力蒸汽機,則見証了抗戰時期重鋼的“鐵血西遷”,記載著一段關系中國民族工業火種和希望的歷史。

  這台長10米、寬2米、重250噸的8000匹馬力蒸汽機,靜靜地躺在重慶工業博物館的醒目位置,在中國工業史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1906年洋務運動末期,這台蒸汽機由湖廣總督張之洞從英國謝菲爾德市引進。當時,它代表了世界工業的最高技術水平,同款產品在全球僅有數台。抗戰爆發后,這台機器連同其他設備一起,頂著日軍的瘋狂轟炸,經川江被轉運到重慶。

  國之楨干,厥在鋼鐵。據統計,抗戰期間,重慶的鋼鐵工業最多時佔到全國鋼鐵工業比重的90%。熱火朝天的生產過程中,8000匹馬力機貢獻了巨大的力量。

  1950年5月10日,新中國的第一根鋼軌在重鋼誕生。當時,重鋼工人正是使用這台8000匹馬力機作動力。此后,他們又研制出一種新型鋼軌,每米重38公斤,被命名為“中華牌”。在當時,全中國隻有重鋼有生產鋼軌的能力,新中國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就是使用的這批鋼軌。

  如今,這段蕩氣回腸的歷史,與8000匹馬力機一起,留在了位於重鋼舊址的重慶工業博物館中。

  在位於重慶工業文化博覽園的重慶工業博物館中,除了冰冷的機器,還有一座重鋼“十八勇士”雕像。

  重鋼“十八勇士”雕像由總體長12米、高1.5米的18個人形銅像以及一輛東方紅號內燃機車頭組合而成。這些銅像站立在原重鋼老廠房的房梁上,遙望著整個廠區。

  在這栩栩如生的銅像背后,是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

  那是重慶解放前夕,鋼遷會(重鋼前身)已改稱二十九兵工廠。國民黨在100噸爐、交流發電所等重要位置安放了10多噸“TNT”黃色炸藥,企圖炸毀工廠,讓生產癱瘓。

  這讓愛國工人們心急如焚——如果炸藥爆炸,后果將不堪設想!在愛國廠長王懷琛的組織下,工人們組成護廠隊,與國民黨軍警機智周旋。

  1949年11月30日凌晨,解放的曙光已經照耀重慶。為了保護寶貴的生產設備,地下黨員劉家彝、副工程師簡國治等護廠積極分子自發用繩索和扁擔等工具,手提肩挑,把一箱箱炸藥搶運到離廠房較遠的空地上。眼看鍋爐旁的炸藥漸漸減少,突然間,引信啟爆。震耳欲聾的巨響中,簡國治、劉家彝、古傳賢等17人當場壯烈殉職。他們用寶貴的生命保護下來的兩台水管式鍋爐,在二十九兵工廠后來恢復生產時發揮了重要作用。后來,這17位舍身護廠的烈士,和1946年在鋼鐵工人反壓迫大罷工中犧牲的1位烈士一起,並稱為重鋼“十八勇士”。

  在工業博物館落成之前,大渡口區為重鋼“十八勇士”修建了重鋼護廠烈士陵園。每年清明,都有大批大渡口人自發前往陵園,給烈士們獻花,緬懷他們的英雄事跡。

  畫外音》》

  2011年,重鋼完成環保搬遷,離開大渡口,但銘刻民族記憶、肩負家國重任的“鋼城”精神仍在大渡口傳承。

  奮斗新時代,牢記新使命,大渡口明確“高質量產業之區、高品質宜居之城”目標定位,培育發展大數據智能化、生態環保、大健康生物醫藥、文化休閑旅游“四大支柱產業”,依托建橋園區環保科技產業園、大數據產業園、台灣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園等平台,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保護性開發釣魚嘴濱江灣區,打造主城音樂文化半島,高新產業加快集聚,高質量發展邁開堅實步伐。

  昔日“鋼城”正在轉型蝶變。

  從浪花濤聲中揚帆走來

  一灣渡口流傳義渡精神

  在大渡口,還有一座記錄了城市歷史變遷的古鎮——義渡古鎮。

  大渡口得名,就是因為義渡。民國《巴縣志》記載,清乾隆年間,大渡口已經有零星的義渡(即擺渡過江,不收分文)出現。這義渡雖然看來是小事,卻對兩岸百姓意義重大。

  從古至今,交通方便都是百姓生活的“剛需”。在重慶,人們面對的是長江、嘉陵江兩條大江。以古代的技術水平,要造跨江大橋非常困難,百姓就以渡船作為過江的主要方式。這樣一來,經營渡船就成了一個旱澇保收的生意。

  可是,過江的人本來就以農戶為主,日復一日的船費,給他們的生活增加了很大的負擔。於是,義渡這一慈善形式應運而生。

  清道光年間,馬王鄉士紳自發捐出一片田地,用每年的收租所得作為義渡的運轉經費,雇佣船夫,購買一大一小兩艘客船,免費渡人過江。據推算,在馬王鄉義渡,每天來往於長江兩岸的,約有近千人次。

  重慶人的熱情、慷慨,也在義渡中體現得淋漓盡致——鄉民們又自發籌資,在渡口修建了涼亭、石凳,方便過客等待、休息。

  就這樣,一個人的義舉,變成了眾人的義舉。很快,這一佳話傳遍長江兩岸。義渡的名聲,甚至遠播四川等地。

  義渡使兩岸物流的成本大為降低,促進了大渡口和今天的巴南、江津等地區的商業、貨運等發展。以義渡為中心,當時的馬王鄉形成了一個繁華的古鎮——義渡古鎮。古鎮上,有“三街九巷”,沿河是魚市街,多酒肆、茶樓﹔魚市街上方是仁義街,多居民、客棧﹔仁義街上方則是水運街,接陸路通遠方。

  古鎮的格局,被完整保存到了現在。如今,來到大渡口義渡古鎮,仍然可以看見馬桑溪遺址和馬桑溪渡口(即義渡)遺址。纖繩磨過的痕跡、拴繩子的柱洞,還留在礁石上。

  漫步在義渡古鎮上,街巷仍保留著上百年前的古韻。過街樓、涼亭等古色古香的建筑,與現代的民宿等和諧共處。據了解,為打造出義渡古鎮特色,大渡口區與四川美術學院進行合作,請該院師生進行設計,最終形成了義渡古鎮歷史與當代相融合的當代園林風格。

  據悉,自2017年開放以來,義渡古鎮已經迎客超過300萬人次。周末及節假日,每天都有上萬人次來到這裡,感受義渡古韻,欣賞長江景色。

  如今,駐足於義渡古鎮,抬頭可眺望宏偉馬桑溪大橋,身邊呼嘯而過的是成渝鐵路上飛馳的火車,腳下,則是一望無際的長江。

  得天獨厚的交通基礎,也使得大渡口成為主城最暢通的城區之一。

  今天的大渡口,既傳承了義渡的崇德向善,又從更深遠、更廣闊的意義上,成為重慶連接四面八方,迎送天下來客的交通樞紐的縮影。

  在這裡,歷史與當代、城市與自然有機融合。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打造高品質生活等理念,在大渡口得到了充分體現。

  畫外音》》

  如果說義渡古鎮是義渡崇德向善的有形傳承,那麼,大渡口區志願服務的欣欣向榮,則是對義渡精神品質的無形弘揚。

  黨的十八大以來,大渡口將傳承義渡精神與開展志願服務緊密結合起來,積極倡導“當志願服務先鋒、做義渡精神傳人”,形成了“人人支持志願服務、人人參與志願服務”的良好氛圍。

  截至2018年,大渡口全區共有注冊志願者83350人,佔常住人口27.78%,注冊志願組織626個,累計志願服務時長達273萬余小時,名列全市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大渡口始終把群眾“所需、所想、所盼”作為志願服務的落腳點。在這一原則的激勵下,先后涌現出“大渡口區黨員義工”“莎姐團隊”“義渡天使”、建勝“168”志願服務隊、梅明社工志願服務隊等一大批優秀組織品牌,摘得“全國優秀志願服務組織”“重慶市首屆優秀志願服務組織”“重慶市十佳志願服務組織”“全國學雷鋒活動示范點”、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大賽金獎等榮譽。

  “公園之城”耍事多

  說起大渡口,人們腦海中會出現一個詞:“鋼城”。但實際上,重鋼搬遷后的大渡口現在已是一座“公園之城”——在103平方公裡的轄區裡,各具特色的公園星羅密布,成為群眾生活休閑的好去處。

  建成於上世紀80年代的大渡口公園,位於現在的輕軌大渡口站附近,是大渡口歷史最悠久的公園。

  當時,許多單位周末隻休息一天。在那寶貴的一天裡,人們喜歡成群結隊,帶上孩子和老人,到大渡口公園散步、觀景,到翠湖上的七孔橋拍照留念。

  如今,大渡口公園今非昔比。今年“五一”,大渡口公園又新增了乒乓球區、羽毛球場、健身路徑區等,能承載更多居民的鍛煉健身需求。

  中華美德公園文化氣息濃,環境安靜,綠樹成蔭,深受中老年人青睞﹔攬江公園裡有一座7層高的攬江樓,登樓可俯瞰釣魚嘴半島和長江:雙山公園依山而建,栽種有櫻花、桃花、梨花等,可登山可賞花。

  大渡口還將老舊小區旁的菜地、荒地等城市邊角地有機利用起來,改造成為社區公園。僅2018年,就新建鳳陽社區公園、鑫瑞社區公園等5個社區公園,面積48207平方米,另外改建11個社區公園、小游園、公園等,面積165323平方米。

  “公園多,耍事多,生活越來越舒適啦。”家住鳳陽社區安置房的李阿姨感慨,家旁邊多了公園后,可以經常帶小孫子去玩耍,也能和鄰居們一起鍛煉身體,增進交流,生活幸福感得到了提升。

  截至目前,大渡口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4.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22.6平方米,成功創建國家衛生區、全國綠化模范城區、市級文明城區、市級山水園林城區,並榮獲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

  本版文圖由大渡口區委宣傳部、區文旅委提供

(責編:馮粒、袁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