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夏至,古人用什麼黑科技定夏至?
《夏山高隱圖》 (元 王蒙)
周公測景(影)台
21日,夏至。
對“夏至”這個名稱,如果望文生義,很容易產生誤解,以為是“夏天來臨”之意。實際上,“夏至”的“夏”字意為“大”,“至”字意為“極”。《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雲:“夏,假也。至,極也,萬物於此皆假大而至極也。”夏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夏至的含義是相對於小滿而言。小滿是四月中,代表“物至此而小得盈滿”,到了五月中的夏至,萬物便“皆假大而至極”了。
古人是先確定了“二至”,隨后才確定的“二分”
學者們還認為古人是先確定了“二至”,隨后才確定“二分”。春分和秋分之所以較早被確定,是因這兩個節氣都有一特殊之處——晝夜長短時間一樣。古人稱春分為“日中”,秋分為“宵中”,“中”字意為均等,表示“日中”和“宵中”這兩天,晝長、夜長相等。
古人除了用“土圭之法”確定四時節氣,還用這種方法確定地理中心點,亦即“地中”,並以此作為定都的依據。《周禮·地官·大司徒》雲:“以土圭之法,測土深,正日景(影),以求地中。”
唐人賈公彥疏曰:“土圭尺有五寸,周公攝政四年,欲求‘土中’而營王城,故以土圭度日景(影)之法測度也,度土之‘深’,‘深’謂日景(影)長短之深也。”
測量“地中”的方法,是在夏至這天中午,立“八尺之表”,若其影子長度恰好是一尺五寸,此地便是“地中”。《周禮》認為,“地中”為“天地之所合、四時之所交、風雨之所會、陰陽之所和”之處,是建立王國最理想的地方。
經過測量,周人發現,當時的洛邑(今洛陽)正是“地中”,故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將王城自鎬京遷至洛陽,史稱東周。后來,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后梁、后唐等均建都於此,故洛陽以“九朝古都”而聞名天下。
記載中的羲叔、和叔功不可沒
在二十四節氣中,夏至和冬至,是古人最早確定的兩個節氣。春分、秋分以及“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等節氣,都是在“二至”的基礎上確定的。
每年的夏季和冬季都有3個月,在科技水平相對落后的古代,要准確劃分夏至和冬至這兩個時間節點,顯然並非易事,但聰明的古人很早就想出了妙招。
據《尚書·堯典》記載,帝堯為了推算歲時,制定歷法,命令羲叔到南方一個叫明都的地方,觀察太陽從北向南移動所產生的變化,結果發現“日永星火”。即當東方蒼龍七宿中的火宿出現在南方的天空時,這一天白晝最長,並由此確定這天為夏季第二個月的夏至日。
此外,帝堯又命令和叔到北方一個叫幽都的地方,觀察太陽從南向北的運行情況,結果發現“日短星昴”。即當西方白虎七宿中的昴宿出現在北方的天空時,這一天白晝最短,從而確定這天為冬季第二個月的冬至日。
另外兩個天文官羲仲及和仲,則通過同樣的方法,確定了春分和秋分的日子。
“土圭之法”,亦即“立竿測影法”
羲叔、和叔是如何觀測太陽運行的?他們憑什麼判斷哪天白晝最長?哪天白晝最短?原來,他們運用了一種黑科技手段,名為“土圭之法”,亦即“立竿測影法”。
太陽的影子,名為“日晷”。“土圭”,就是用以測量“日晷”的器具。古人通過直立在地上的杆子,觀察陽光投射的杆影長短及移動規律,以定四時日月。經過長期觀察,他們發現每年都有一天日晷達到最短,同時他們還發現,這一天是一年中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此外每年還有一天日晷達到最長,且這一天的晝夜長短正好與日晷最短那天相反。每年的夏至日和冬至日,古人就是用這種方法確定下來。
但史學界普遍認為,《尚書·堯典》不是堯時寫的,而是周代史官根據歷史傳聞編寫,后經春秋戰國時期儒家學者補訂而成。因此用“土圭之法”測日晷有可能在周代才出現。(鐘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