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蘭州地鐵開通首日總客流量共計22.622萬人次

85歲老奶奶早早到站給工作人員送香包致謝

2019年06月24日06:10 | 來源:蘭州晚報
小字號
原標題:地鐵開通首日22萬人次嘗鮮

6月23日上午9時,蘭州市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全線開通試運營,這標志著金城蘭州正式駛入“地鐵時代”。開通首日,人們涌入地鐵,迫不及待地感受地鐵如何“深度”改變我們的生活。“地鐵時代”的到來,讓我們對未來的出行及生活充滿暢想。地鐵之於我們,已不僅僅是一種新的出行方式,它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新的聯系方式和紐帶,它為城市裡的逐夢者提供更多的發展空間和機遇,它為按部就班工作生活的市民們提供了一個靈動多元的生活選項。

蘭州市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開通試運營首日(6月23日9時至22時),總客流量共計22.622萬人次,全天列車運行各項指標良好,運營工作平穩有序,列車正點率100%,運行圖兌現率100%。客流排名前三的車站依次是:西關站、西站十字站、東方紅廣場站。

85歲“香包奶奶”早早到站送上對地鐵建設者的祝福

23日早晨,家住金港城的85歲滕維靂老奶奶帶著一大包香包,先坐公交又步行,早早趕到了1號線西站十字站,給地鐵參建者、乘務人員、志願者們送上自己親手做的香包。“蘭州的地鐵我一直在關注,建設的時候我也常來看,沒什麼能感謝建設者的,隻能做好多多的香包,今天來送給大家。”滕奶奶一路走一路送,站台指引人員、客服中心工作人員、安檢人員……她都沒落下。

老人們排隊趕地鐵探望老朋友

6月23日一早,住在敦煌路的市民王先生裝好前兩天排隊買來的地鐵儲值卡,直奔軌道交通1號線西站十字站。在地鐵入口處,他給自己來了一張自拍。“退休之后,生活圈子小了。”王先生告訴記者,他要親身體驗一下蘭州地鐵,順便到盤旋路看一個老伙計。地鐵給老人帶來的最直接影響,是他可以把手機上的“朋友圈”搬到線下。“一些老同事和老朋友,雖然都在一個城市,卻很少見面,大家都在‘朋友圈’裡互相點贊。”王先生說,“今天,他要親自到老朋友家坐一坐。”

家住安寧區的李先生75歲了,早上7時就出了門。“坐了幾站公交車趕到1號線西站十字站,我想感受一下蘭州自己的地鐵。“快,真快,不到20分鐘就到廣場了。平時,我們的活動半徑不會超過幾公裡。有了地鐵,活動范圍就大了,可以出來感受城市的變化,別跟社會脫了節。”李先生高興地說。

記者在地鐵車廂裡看到,乘客以老人和孩子居多,背著雙肩包、戴著耳機的年輕人也不少。“跟同學約好去蘭大打球,坐地鐵多快啊,這個暑假,拒絕宅在家裡。”小張說。

上班族實現“史上最快”到崗紀錄

把日子過得像鐘表一樣,是像秦女士這樣的銀行職員感覺最乏味的一件事。家住安寧區海關附近的她,單位在盤旋路,每天6時30分起床,用整整2個小時送孩子、擠公交上班,過得跟“打仗一樣”。

昨日上午10時,秦女士跟隨排隊市民進入1號線蘭州海關站,從這一刻開始,她要嘗試一種新的出行方式。從海關站到蘭州大學站,算上進出站35分鐘,秦女士創了自己從家到單位的最快用時紀錄。“空間不再是距離,時間才是距離。”在秦女士看來,地鐵幫助上班族節省了更多通勤時間。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杜志超趙文瑞/文 甘霖/圖

■地鐵故事

軌道交通建設者祝賀1號線順利開通——

蘭州人民的認可是對我們最大的肯定

6月23日,在蘭州軌道交通1號線東方紅廣場站,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值得每個市民為他們點贊。他們就是蘭州軌道交通的參建者。中國通號上海工程局參與地鐵“神經中樞”和“大腦”的建設,高質量完成了通信、信號、自動售檢票和綜合監控等系統工程,保証了1號線順利開通。

當日,中國通號上海工程局蘭州地鐵項目部的員工們來到現場,參與了開通儀式。他們拉起橫幅,祝賀蘭州地鐵1號線順利開通。作為參建單位之一,他們非常開心能有機會幫助蘭州市民實現“地鐵夢”。項目負責人趙文濤激動地說:“作為蘭州走出去的大學生,我感到非常榮幸,工作十多年來能有機會回家鄉建造第一條地鐵,相比其他項目,這條地鐵凝聚了我更多的情感,身上也肩負著更多的榮譽感和使命感,蘭州人民的認可是對我們最大的肯定。”

與臉上洋溢的笑容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們背后付出的努力和汗水。項目開始之初,經過一天現場施工的忙碌,回去不管多晚,他們都要進行詳細的技術工作總結,有時爭得面紅耳赤,有時大家很快達成一致意見,隻為探索嘗試不同的施工方式。這個習慣一堅持就是兩年多,每天的技術交底成為了家常便飯,忙碌更是成為了常態。很多員工隻能見縫插針,爭分奪秒地與家人和孩子打視頻電話,有時因為忙到太晚,孩子早已經睡了。私下他們略顯無奈地玩笑說:“再不回家你的孩子都隻能喊你‘叔叔’了。”這玩笑裡包含了無限的心酸,因為工程單位的特殊性,他們在節假日也堅守在崗位上,一年通常隻能回家十幾天,很少有時間能夠陪伴親人,更是錯過了孩子的成長。

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項目部面臨著巨大的施工壓力,能夠提供給他們的時間非常少,然而任務卻非常重。在人員吃緊的情況下,為了保証工程時間,項目部員工隻能連軸轉,每天凌晨回去,早上四五點就出發,休息的時間非常短。連續的勞累並沒有使大家退縮,相反,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要把任務完成,而且是高質量地完成。

正是他們的付出,才促成了1號線的成功開通。他們是蘭州軌道交通建設的參與者,未來也將致力於為蘭州地鐵提供更專業、更優質的服務。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杜志超趙文瑞通訊員王悅文/圖

(責編:馮粒、袁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