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戲劇展演周”啟動

2019年06月26日08:27 | 來源:廣州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11台戲劇精品 輪番上演

《贈梅記》

25日晚,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專項活動——“戲劇展演周”在廣東省粵劇藝術中心正式啟動。“打頭陣”的現代潮劇《贈梅記》當晚上演,受到觀眾好評。

匯聚11台戲劇精品

作為首屆大灣區文化藝術節重要板塊之一的“戲劇展演周”,是根據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的總體安排,在廣東省委宣傳部指導下,由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的一個專項活動。“戲劇展演周”匯聚我省和境內外11台戲劇精品,於6月25日至7月11日期間,在廣州、珠海、東莞、江門、中山等市開展展演活動。

本次展演周精心選擇境內外戲劇作品11台,共演出17場次,包括潮劇《贈梅記》、音樂劇《喬樂無窮咖啡館》、歌劇《為愛瘋狂》、話劇《麥克白的悲劇》、粵劇《風起南粵》、楊麗萍舞劇《平潭映象》、舞劇《人生若隻如初見》、粵語舞台劇《秘密》、莫扎特歌劇《唐璜》、話劇《海洋天堂》、漢劇《李堅真》。這其中,既有中外經典作品,也有反映時代風貌的新創作品﹔既有與國際接軌的舞台藝術探索成果,也有植根本地文化土壤的傳統劇目,充分體現大灣區開放創新的戲劇領域整體特色。

參加“戲劇展演周”演出的院團包括省內院團、港澳地區演出機構,以及省外、國外劇團。中外優秀院團的集中展演,將促進大灣區戲劇交流與合作,優化我省戲劇創作和演出市場環境。

本著藝術惠民的方針,本次展演周根據演出所在地相關部門和劇院的具體安排,按照節目來源、性質和內容,分別推出了一定數量的低價票和惠民票,主要惠及基層藝術愛好者、學生和低收入觀眾等群體,希望通過這些舉措,能夠讓廣大人民群眾共饗此次藝術盛會。

現代潮劇《贈梅記》打頭陣

“戲劇展演周”啟動當晚,由潮州市潮劇團創排演出的現代潮劇《贈梅記》在廣東省粵劇藝術中心上演。

潮州市潮劇團成立於1956年,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60多年來創作、整理、排演了一大批深受觀眾喜愛的優秀劇目。

《贈梅記》中出演鄭雪梅的鄭舜英是國家一級演員、國家級“非遺”潮劇代表傳承人,她攜一級演員王流書、陳潮欽和優秀青年演員顏志偉等人,為大家獻上了這台好戲。

《贈梅記》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粵東梅花村,民風古朴,有贈梅雅俗。上世紀70年代初,梅花村青年陶家華為擺脫生活困境出走他鄉,村支書鄭忠才的女兒雪梅折梅相贈,鄭忠才卻踩踏梅花……上世紀90年代,已是香港企業家的陶家華回到內地,與妻子攜梅花及款項上門報答鄭雪梅,身為村醫的雪梅卻正協助父親反映家華投資的廠對清溪的污染。經過一番激烈沖突,陶家華被鄭雪梅無私無畏的精神感動,同時也對“悟過補過”在山上植樹的冤家鄭忠才產生敬意。昔日冤家一笑泯恩怨,遵承保護山水的鄉規,共謀家鄉發展。梅花華僑文化旅游村開業,鄭忠才特意折來梅花贈與即將遠行上京的陶家華……劇中三贈梅花,每一次贈梅都有不同的時代背景和意蘊,展示三個主要人物不同的性格和形象,用小人物的經歷書寫大時代的變化,用小情懷展示大情懷。

整台演出簡潔流暢,各種藝術元素成功融合。有觀眾表示潮劇的唱腔、配器都別具一格。該劇“潮味”滿滿,劇中華僑歸來、梅園落成、歡送華僑時,把最具潮味的“潮州大鑼鼓”“舞獅”搬上舞台,有來自潮州的觀眾表示“這出戲,勾起了我濃濃的鄉情。”(張素芹)

(責編:湯詩瑤、丁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