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深處的北京:鑼鼓巷裡無鑼鼓 護國寺吃貨扎堆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6日電(記者 上官雲)“一條胡同,居然會有如此漂亮的標志性建筑,這在北京也是屈指可數的。為什麼呢?因為它的古老,更因為它的年輕。”這是紀錄片《北京的胡同》中,對南鑼鼓巷的一段描述。
胡同,是北京的特色之一。曾有人統計,認為元朝大概有413條,明朝大約有1170條,清朝大約有2077條。
在十多年的時間裡,專欄作家劉選國走過了北京四五百條胡同。在他眼中,胡同雖多半不起眼,但背后的許多趣聞掌故,卻讓繁華的北京平添了幾絲煙火氣。
資料圖:北京某商場內,一位小女孩在翻看胡同名字。中新社記者 趙雋 攝
隱藏胡同深處的余三勝故居
“大柵欄”是北京一個很有名的地方。它的西南便是著名的八大胡同,也是當年一些藝人的聚集區。比如,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余三勝的故居就位於其中的石頭胡同。
劉選國和余三勝算是同鄉,故居所在之處是他最想看的胡同之一。在一個午后,他借助導航先穿過楊梅竹斜街、再走過取燈胡同……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尋找,才在石頭胡同南段看到了余三勝故居的牌子。
但這所故居,和他想象中有點不太一樣:穿過二門,門前有一道殘缺的門墩,再走過兩米多深的堆著幾輛破舊自行車的黑暗過道,水泥照牆上寫著有點搞笑的內容:“求求老少爺們,門道嚴禁吐痰,謝謝。”
“亂搭建的房子擠佔了院子大部分空間,還堆著破舊自行車,加上橫七豎八的晾衣繩,隻有南房還看得見舊屋的門窗。”劉選國怏怏離開這個衰敗的院子,“想想當年余三勝被封為‘戲狀元’,如今這院子卻已不像個四合院了”。
余三勝故居所在的四合院現狀。劉選國 攝
劉選國感嘆,一種藝術樣式有其生命周期,“在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我們應該珍視和保護京劇這一國粹藝術。余三勝故居沒能納入被保護的文物行列,有些遺憾吧”。
護國寺街,吃貨們扎堆的地方
在老舍先生的名作《四世同堂》裡 ,提到過“護國寺”。旅游愛好者中不乏吃貨,到北京找特色小吃,多半要到護國寺。尤其周末、假期,這裡總會擠滿了游客和“土著”,一起品嘗豆汁、鹵煮火燒,相當開心。
劉選國也是其中一員。他說,護國寺街長不過一裡地,街北口是護國寺賓館,一個藍底金字的“護國寺街”的大牌子挂在四層的灰磚樓牆面上。
穿過人流和車流,就能看到街道兩旁次第呈現的小吃店。除了著名的護國寺小吃店總店外,有老爆肚滿、褡褳火燒、合義齋老湯醬肉等等。也夾雜著巫山烤魚、桂林米粉之類的餐飲店。
不過,護國寺街現在可能有些名不副實——護國寺已難覓蹤跡,幾番劫難下來,僅有三間金剛殿保存完好。劉選國轉了幾圈,才在一棟大樓背后的胡同裡找到金剛殿的側影。
報國寺街一景。劉選國 攝
明清時期,北京內城有護國寺、隆福寺、白塔寺、土地廟、花市等五大廟會,而西城護國寺與東城隆福寺號稱“東西兩廟”,所以《京都竹枝詞》有“東西兩廟貨真全,一日能消百萬錢”的描述,可以想見當年廟會人流的密集和繁榮。
劉選國在探訪護國寺街的時候,還在街北邊意外發現了“百花深處”胡同,隻不過他沒想到的是,這個曾在陳凱歌電影中出現的胡同,今天既無百花,也無音樂,多少有些破敗無趣。
時髦的南鑼鼓巷
說起來,在劉選國的“探訪胡同”計劃裡,南鑼鼓巷可以排到前三。這個近年來頗具人氣的胡同,早已成了北京的時尚地標之一。
資料圖:南鑼鼓巷景區游客爆滿,一對母女在南鑼古巷牌匾前合影留念。 中新社發 熊然 攝
鑼鼓巷裡其實並無鑼鼓,跟戲曲演出關系也不大。劉選國說,資料顯示,南鑼鼓巷及周邊區域曾是元大都的市中心,明清時期,這裡的街巷住的大多是達官顯貴,因此胡同裡有各種形制的府邸、宅院。
南鑼鼓巷大致呈現南北走向,東西各有對稱的八條胡同,整個街區猶如一條大蜈蚣,所以又稱蜈蚣街。又有人考証說,鑼鼓巷原名叫羅鍋巷,因地勢中間高、南北低,如一駝背人,故得其名,清乾隆年間因諧音改稱南鑼鼓巷。
劉選國喜歡去的,有后圓恩寺胡同的茅盾故居,還有雨兒胡同的齊白石故居……如今看來,它們外觀沒有多大的變化,維護整修后,內部陳列更加豐富。鑼鼓巷的南北主巷倒是更時髦了,擠著酒吧、咖啡屋等等。
帽兒胡同是南鑼鼓巷一帶游人最多的胡同。這裡有末代皇后婉容的娘家35號大院,以及清末大學士文煜的可園。走到帽兒胡同的西口,就是什剎海后門橋,小橋流水,平添幾許自然之趣。
“滿眼高樓大廈看膩了,隻有來到這裡才感覺像到了千年古都。”劉選國覺得,南鑼鼓巷已成了一個文化現象,呈現的是人們對歷史文化的追尋,也可能是對傳統生活方式的某種懷念。
時間給胡同帶來的變遷
在十幾年的時間裡,劉選國利用業余時間走過了北京大大小小四五百條胡同,他感慨時間帶來的改變:有些胡同裡的四合院,挂著名人故居的銘牌,但卻是數十戶人家的“蝸居”﹔灰色斑駁的胡同深處,往往容易讓人感到與高樓大廈強烈的反差,一種歲月滄桑感油然而生。
胡同是北京民居建筑的特色,一些歷史上的重要人物更曾在其中生活穿行。行走在頗具滄桑感胡同中,劉選國說,自己心裡所有的,是一種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溫情和敬意。
他挑出有代表性的胡同,把探訪結果寫成一本《胡同深處的北京》。劉選國說,這只是一個隨筆文集,雖然查過史料,但書中仍可能有很多不准確的地方,如果有機會還需要努力完善。
此外,劉選國還定下了一個小目標:“等時間稍微閑一點時候,爭取把北京沒有探訪的胡同都走遍。”(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