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廣播劇《駱駝灣的笑聲》:扶貧攻堅中的“山鄉巨變”

2019年08月07日08:31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一直以來,廣播劇因其能融匯廣播媒介獨特的創意表達技法,能自由地呈現空間建構和時序設計,能豐富地展示廣播人的技術理想和藝術追求,而被視為廣播文藝作品中居於高端地位的品類。大批優秀的兼具思想性和藝術性的作品,贏得了廣大觀眾的認同、喜愛,不僅流傳廣泛,而且還形成較強的社會影響力。

  由河北廣播電視台新近制作的四集廣播劇《駱駝灣的笑聲》讓觀眾看到廣播劇的另一種打開方式。《駱駝灣的笑聲》以河北省阜平縣龍泉關鎮駱駝灣村攻堅克難、脫貧致富的事跡為原型,表現以張武毅、黃秀格等為代表的新時期黨員干部致力於扶貧攻堅,為民謀福創富的故事。作為“太行深山區、革命老區、貧困地區”,阜平脫貧攻堅工作做得怎麼樣,關乎中國扶貧的整體形象。因此,以駱駝灣為載體全景式地展現“精准扶貧、脫貧攻堅”這一國家發展戰略的實施給萬千百姓帶來的巨大福祉,具有深刻意義。

  全劇以簡潔的結構框架、朴素的敘事方式、豐富的細節設計以及精湛的聲音藝術表現,塑造了以張武毅為代表的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黨員干部群眾生動豐滿的形象。在這部劇中,作者巧妙地建構了一個親歷者的敘事視角,基於強烈真摯的個人感受進行主題呈現和人物塑造,將重大題材置於個體生命的深刻體驗和普通人的情愫之中,運用極具生活質感的戲劇沖突,集中地、藝術化地傳達主體訴求、揭示作品主題。

  劇中的張武毅是一位經歷豐富、事業有成的企業家,他響應縣委回鄉示范創業的號召,作為“致富帶頭人”回到家鄉並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助理,帶頭興業創業。作者精心選取“帶動與被帶動”這樣一對關系入手,通過“大樹進城”“跑步雞飼養”“土地流轉”“全域資源推廣”等情節進行有機整合,集中、緊湊、有序地將“脫貧攻堅”的大主題血肉豐滿地呈現,並通過細致的場景描摹、生動的性格刻畫,使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和內在意旨的張力凸顯出來。

  《駱駝灣的笑聲》的創作者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是厚重的。該劇對五個主要人物的塑造,都是從生活實態出發,以真實可信為基准點,在情節的循序推進中完成對人物形象、性格等多層面表現的。每個人物的言行舉止、情緒情感等都帶著屬於這個人物的鮮明符碼,在情節、環境這兩大要素相生相助下,形成一個有機體,不著半點斧鑿之痕,既真實自然又可識別、易認同。

  廣播劇的故事是在廣播媒體的線性流程上展開的。因此基於媒介特質謀篇布局,安排進程,設計沖突,形成一定的劇情節奏,是廣播劇吸引受眾的基本要求。《駱駝灣的笑聲》整體結構層次清晰、節奏明快,簡潔洗練地表現人物的情緒情感,傳達作者的意圖動機,形成強勁的戲劇張力。廣播劇作品藝術性地打造包括多個層面。一個個好聽的故事,一個個動人的情節固然不可少,但承載這些故事情節的聲音要素也同樣重要。

  在《駱駝灣的笑聲》中,編創者針對廣播要素的調集和使用可謂心思縝密。該劇人物語言個性突出,聲音形象辨識度較高,充分呈現了劇中人物鮮明的個性和復雜的情緒性。張武毅朝氣果敢的語風,林書記深沉厚重的語態,倔頭叔個性倔強、略帶“混不吝”的話語調性,還有黃秀格和緩溫暖的音色以及鎖柱率直的語氣、語速,將聲音的造型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同時角色語言的內容設計也從人物的角度遣詞造句,既顯示人物的個性特征,又展現人物的心理活動、行為反應和情緒變化,通俗易懂,魅力無窮。音樂音響意蘊豐富,也具有極強的藝術力。劇中極具地方特色的原創音樂的使用,無疑是對作品藝術品位的提升大有裨益。而作品中主觀音響與環境音響的交疊呈現也使得作品層次更加豐富。成為作品推進情節、表情達意不可缺少的部分,極大地豐富和深化了作品的主體訴求。

  《駱駝灣的笑聲》所弘揚和傳達的主流價值,彰顯的藝術魅力是奉獻給這個社會的精神食糧,也是廣播人在扶貧攻堅的決戰時期,對這個波瀾壯闊的歷史過程的深情記錄和激情謳歌。

   (作者:仝文瑤,系河北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

(責編:韋衍行、丁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