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小小貝雕 大大世界

2019年08月20日08:59 | 來源:廣州日報
小字號

廣東省博物館藏 清道光 貝雕亭台人物扇

廣州博物館藏貝雕廣州“太平橋”

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藏“厘金局”貝雕

廣東省博物館藏 清道光中期 Yutshing制貝雕骨牙片貼面庭院人物扇盒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嶺南地區,依托海洋豐富的物產,創造出多彩的生活。勤勞聰慧的先民,在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外,也不忘營造情調,追逐美好。很多精妙的工藝品,就這樣誕生了。這當中有一種小東西,看似不起眼,但細品卻特別有味道,那就是貝雕。

  貝雕是廣東傳統的民間手工藝品,具有極高的觀賞性。在本地的博物館展櫃裡,你或許會在偶然的一瞥中,看到它那低調的繁華。

  已消失的太平橋

  仍活在貝雕的畫面中

  貝雕,是手工藝人們選用五顏六色的貝殼,巧用其天然色澤、紋理和形狀,按事先構思設計畫面的需要,再經過剪取、車磨、雕琢、拋光、堆砌、鑲嵌、粘貼等工藝,精心制成的一種工藝品。我國海域遼闊,沿海貝類種類繁多,色彩斑斕,晶瑩剔透,紋理優美,在民間藝人眼裡,這些大自然的神工鬼斧都是天賦的寶貴原料。我國盛產貝雕的地方很多,貝殼品種不同,匠人們的技術手段和藝術風格也不一致,所以百花齊放,各擅勝場。

  20世紀五十年代,潮汕地區的潮陽海門、惠來縣城以及靖海、隆江和海陸豐的甲子、碣石、汕尾、汕頭等地的貝雕生產開始形成規模化,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陸豐縣的甲子貝雕工藝廠和潮陽的海門貝雕工藝廠的貝雕生產,在全國都有響當當的名氣。八十年代,大連、北海、青島、連雲港、廣東海門和甲子並稱為“中國六大貝雕產區”。此外,湖北仙桃、福建平潭以及海南等地,也都是重要的貝雕產區。

  廣州博物館中收藏著一件清代的貝雕作品,使用大貝雕成,幅面闊大。貝殼內部瑩玉般的光澤,配以精美的雕工,表現力非常強。它描繪了廣州如今已經看不到的一座古橋的風貌,那就是太平橋。

  太平橋是清代從西關進入廣州城的重要通道,在今天的人民南路和狀元坊交界處。據說,它始建於明嘉靖五年(1526年),乾隆時期的《南海縣志》記載廣州“城西之水,故由太平橋出海”,可知當時橋下之水直通珠江。廣州博物館收藏的這件擺件所雕的太平橋人物故事,就展現了這樣的場景。

  貝雕的畫面上,一位身著長衫的人向前略探出手,他的身前,一艘有篷船正在靠岸,兩名船夫一撐篙一劃槳,撐篙者微蹲,身體向后,顯見正在用力調整船的姿態﹔劃槳者立於船尾,感覺輕鬆得多。著長衫者感覺是一位打算登船的客人,身后還有兩人,似乎帶著行李,可能是隨從,也可能是其他候船的客人。再往后就是太平橋。橋上有兩位行人,橋下水道從岸邊礁石之間流出,匯入珠江。有篷船之側,另有一小船,船夫閑適地坐於船頭。江對岸有一座架空的干欄式樓閣,樓上坐滿了人。江兩岸有豐富的植被,山丘層層疊疊延伸開去,若干建筑、數個行人隱現其間。一塊小小的貝殼,刻出清代廣州城市生活饒有趣味的一瞬,又給人以綿延不盡的想象空間。

  記錄下“厘金局”的一個尋常工作日

  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陳家祠)中收藏的一件貝雕,展現的也是水道中的美景。水道兩岸繁花、大樹眾多,建筑林立﹔江中一座小沙洲上,三四個人正在下網捕魚。沙洲一側有幾艘小船來往。洲后臨岸有一座木柵欄圍起的建筑,當中幾人圍坐在桌邊,屋外有一人在調整旗杆上的旗子,其上寫著四個大字“奉旨抽厘”。看上去,這是一間厘金局。

  所謂厘金,是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30年代中國國內貿易征稅制度之一,主要是一種商業稅。因其初定稅率為1厘(1%)﹐故名厘金,又稱厘捐﹑厘金稅,最初為江北大營籌措與太平軍作戰的軍餉,出現於揚州。由於可以代替當時因太平天國起義而處於癱瘓狀態的國內常關的職能,而且還使厘金局卡有隨戰區的變化設置的靈活性,因而增加了清政府的稅收,厘金逐漸推行到全國,並在太平天國起義失敗后,仍固定為常設的稅收項目。厘金一般分行厘(活厘)和坐厘(板厘)。前者為通過稅,征於轉運中的貨物,抽之於行商﹔后者為交易稅,在產地或銷地征收,抽之於坐商。厘金在全國通行后,不僅課稅對象廣,稅率也極不一致,且不限於1%,有的高達20%以上。

  據同治八年至光緒三十四年(1869年∼1908年)全國各省厘金收入分類計算,其中百貨厘約佔總收入的92%。故所謂厘金,主要是指百貨厘。百貨厘的課稅對象多為日用必需品,一切日用所需之物,無一不在被征之列。

  由於厘金弊端叢生,民間商人主張廢除厘金的呼聲持續已久。1931年,南京國民政府開始正式廢除厘金制度。在明晰劃分國稅和省稅之后,逐步實施中央與地方財權的分離,授權各地自主征收營業稅,厘金退出歷史舞台。

  厘金制度作為一種施行了近80年的稅收制度,對很多地方,特別是商業發達地區造成了深遠的影響。如今在國內一些以近代商貿文化為主要賣點的景區,如河南賒店等地,還能看到以之為元素的情景劇表演。演員們扛著“奉旨抽厘”的牌子行進在按舊時情景恢復的街巷中,使我們可一睹當時商業生活的一個截面。博物館中收藏的這件貝雕作品,則更真實地還原了當時厘金局運作的場景。

  貝殼藝術起源很早

  是文化交流的使者

  貝殼藝術的起源很早。遠在5萬年前山頂洞人時期,貝殼就被穿為串鏈用於裝飾。嶺南沿海地區遺存許多新石器時代貝丘遺址,貝丘中有蛤蜊、鮑魚、海螺、長蠣、玉螺等多種貝類,許多貝殼上有鑽孔或紋飾,可見曾經作為裝飾品使用。春秋戰國時期,貝殼被廣泛制作為項鏈、臂飾、腰飾、服飾,甚至馬飾、車飾等,貝飾成為身份地位的象征。商代到秦代,貝被制為錢幣,用於商品流通。今天許多與貨幣、經濟有關的漢字仍以貝類作為偏旁,足見其痕跡之深。漢代,隨著加工技術的提高,出現類似“螺鈿”工藝。唐宋之后,螺鈿鑲嵌和貝貼蔚為大觀。明末清初,則是貝雕工藝較為繁榮。

  中國的貝殼藝術對海外影響也很大。如唐代螺鈿器傳入日本后,螺鈿技術為日本所學並獲得進一步發展。在日本平安時代,螺鈿已經廣泛應用於日本的建筑和室內裝飾,螺鈿器成為日本引以為傲的傳統工藝品,並被作為珍貴禮品贈給外國。由於日本螺鈿技術的某些方面在宋代已超過中國,致使宋人方勺在《泊宅篇》中誤認為“螺鈿器本出倭國,物象百態,頗極工巧,非若今市人所售者”。這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一個很有趣的例子。

  具體到貝雕工藝,它技巧豐富,表現力強,風格多樣,經過藝人們的不斷探索,從平面貝雕挂屏發展到立體貝雕挂屏,從單層貝雕發展到多層貝雕,從原來貝雕本色拼貼的單純平面裝飾畫,發展到可以擬國畫、油畫、水彩畫等藝術效果。“工筆”“寫意”隨意而生,意趣盎然。貝雕的藝術形式主要有平貼、半浮雕、鑲嵌和立體等。貝雕劃分為本色和套色兩類,本色貝雕利用貝殼的色彩和紋理的濃淡變化,拼鑲、粘貼在紙質的襯底或黑色漆板上。在設計的畫面上,利用貝殼的光、色、質感,產生一種純朴、簡練的藝術效果,以少見多,以素賦彩﹔套色貝雕則先將貝殼染上各種顏色,並有意識地使之產生色彩深淺變化,然后根據畫面要求,選用大小不一、厚薄不同的貝殼,進行拼接,使畫面有嬌妍多姿的韻味。除了挂屏、座屏、立體擺件等裝飾品,貝殼首飾盒、茶葉盒、珍品盒等實用品也很常見。

  廣東省博物館收藏了不少貝雕外銷扇。它們和象牙、紅木、檀香、玳瑁等做成的那些精雕細刻的同伴一樣,代表了至上的工藝水平及精雅的審美態度。

  (文、圖/全媒體記者 卜鬆竹)

(責編:韋衍行、蔣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