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香玉:吃透勤與苦才能到高峰
常香玉 新華社發
【最美奮斗者】
開欄的話
幸福源自奮斗、成功在於奉獻、平凡造就偉大。近日,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中央統戰部、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務院國資委、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聯合組織開展“最美奮斗者”學習宣傳活動,經過推薦報送、群眾投票等環節產生了300名建議人選。目前,活動已進入公示階段。
時間見証了奮斗者永不停歇的腳步。不同年代、不同行業的“最美奮斗者”故事,既是億萬中華兒女篳路藍縷、艱苦奮斗的鮮活縮影,也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壯美畫卷。今日起開設《最美奮斗者》欄目,與讀者一起,傾聽他們的故事。
“誰說女子不如男!”這句著名的豫劇唱詞伴隨著常派唱腔的韻味,成為了穿越時空的時代符號,讓人難忘以豫劇《花木蘭》家喻戶曉的一代宗師、豫劇大師常香玉。
常香玉原名張妙玲,1923年9月15日出生於河南省鞏義縣南河渡鎮董溝村一個貧寒家庭。9歲那年,為了逃脫成為童養媳,不得不隨義父姓,改姓換名常香玉,隨父親張茂堂學習豫西曲調。
信奉“戲是苦虫,非打不成”的父親對常香玉極其嚴厲,甚至還專門編了一條鞭來督促她練功。艱苦的磨煉,讓天資聰穎、勤奮好學的常香玉脫穎而出,10歲就登台演出,憑著練就的一副“金嗓子”,13歲時得到“文武全才之伶童”的美譽,在開封嶄露頭角。
雖然她漸漸唱紅,但生活並不安定,時常遭到來自各種舊勢力的壓迫和欺侮——戲場多次被地痞惡霸搗亂,戲台也多次被軍閥用手榴彈炸毀。舊社會的磨難中,常香玉為了更好地活下去,不得不到處漂泊演出。
解放初期,常香玉有一次在甘肅酒泉演出時,解放軍寧願風餐露宿,也不打擾老百姓的情景在她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來的事情更是令人感動:解放軍戰士看戲不光自覺買票,規規矩矩看戲,散場后還主動幫劇社搬道具、提戲箱。過去咱哪裡見過這樣的軍隊!
“新中國成立后,國泰民安,社會穩定,我們也有了安定的個人生活、社會地位,在這樣的好環境下,我們在藝術上也有了新的飛躍!”常香玉生前曾多次這樣感慨。
1951年,常香玉和丈夫經過千辛萬苦成功改編了豫劇《花木蘭》,開始在各地巡回演出。聽到抗美援朝前線傳來的一條消息后,總想著為志願軍戰士做點什麼的常香玉產生了為志願軍捐獻一架飛機的想法。當時,香玉劇社總共才有59人,傾其所有捐一挺機槍都困難。說干就干!常香玉立即率“香玉劇社”開始了歷時半年、行程萬裡的馬拉鬆式義演。她們東奔西走,北上南下,足跡踏遍河南、陝西、湖北、湖南、廣東、山東等6省7市,先后演出180余場次,場場爆滿,每到一地演出,就掀起一陣保家衛國的愛國捐獻熱潮。最后,義演籌集來的15.2億人民幣(舊幣),交給了當時的“抗美援朝總會”,並委托他們代買一架戰斗機,獻給在朝鮮戰場上浴血奮戰的志願軍將士們。如今,這架“香玉號”戰斗機展出在北京航空博物館。
在“戲比天大”的藝術實踐中,常香玉勇於創新、借鑒,不僅將豫東、豫西、祥符、沙河、高調等五大豫劇聲腔派系熔於一爐,而且廣泛採擷了河南曲劇、越調、京劇、昆劇、河北梆子及河南墜子等劇種和曲藝的聲腔技巧,形成了獨具風採的常派藝術。她先后在《花木蘭》《白蛇傳》《拷紅》《破洪州》《五世請纓》及《朝陽溝》等劇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生動、鮮明、感人的藝術形象,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記憶中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吃透勤與苦,才能到高峰”,2004年6月1日,豫劇界的一代宗師常香玉病逝,享年81歲。生前她曾獲得第一屆“中國金唱片獎”、“亞洲最佳藝人終身成就藝術獎”,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2004年7月,國務院決定追授常香玉“人民藝術家”榮譽稱號。(記者 崔志堅 王勝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