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諾獎開獎現場的“彩蛋”,你都發現了嗎?

李玫憶 丁濤 郭冠華
2019年10月11日19:12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小字號

當地時間10月10日下午1時許,舉世矚目的諾貝爾文學獎終於塵埃落定:來自波蘭的女作家奧爾加·托卡爾丘克和奧地利劇作家彼得·漢德克分別獲得2018、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人民網記者現場獲悉,兩位作家均表示將會出席今年12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的頒獎典禮。

女性作家折桂、發布會不再是常任秘書唱“獨角戲”、新增的外部評委亮相發布會、評委會主席“劇透”明年諾獎“玄機”……昨天的“開獎”現場可謂亮點多多、“彩蛋”多多,人民網記者為你一一梳理。

女性作家再折桂 評委主席“泄玄機”

瑞典學院常任秘書馬茨·馬爾姆現場“開獎”。 實習生方菁攝

在諾貝爾文學獎設立以來近120年的歷史中,共有113位男性作家獲此殊榮。即便加上剛剛獲獎的波蘭女作家奧爾加·托卡爾丘克,也隻有15位女性作家折桂。諾獎得主中,男女作家的比例約為8:1。

問及近年來諾獎評選是否存在“性別平衡”的考量,評委會主席安德斯·奧爾森表示,近年來,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標准一直在改變,評委會成員正在逐漸“擴大視野”,更加重視性別平等。“以前是以男性為主導”,奧爾森說,“如今,我們有如此多的女性作家,她們的確非常出色,因此我們希望諾貝爾文學獎的范圍更廣。”

今年諾獎得主均為歐洲作家,對此,評委會主席安德斯·奧爾森表示:“對於評委會而言,最重要的是選擇優秀的作家。我們一直有關注歐洲以外的作家,在最終的8位候選人當中,有不少來自於歐洲以外。或許,明年就將有一位非歐洲國家作者獲獎,文學獎必將是朝著更廣泛的方向走去的。”

發布會告別“獨角戲” 評委平均年齡降低

很久一段時間以來,諾貝爾文學獎揭曉發布會都是常任秘書一個人唱“獨角戲”。而在昨天的發布會現場,馬茨·馬爾姆宣布獲獎者之后,評委會主席安德斯·奧爾森、前主席佩爾·韋斯特伯格攜手另外3位評委“同框”亮相。

一位現場工作人員告訴人民網記者:“我不敢保証在近120年的歷史裡是第一次,但有評委亮相,確實是最近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的首次。”

評委“同框”亮相。 實習生方菁攝

值得注意的是,在5位評委走進發布會現場的那一刻,所有人就已經注意到:5位評委當中,有3位年輕評委,且有2位為女性。

此外,這一屆評委的平均年齡約為58歲——這個數字已經比往年隻有終身制評委的時候小了很多,這要感謝評委中的80后、90后,是他們拉低了這一屆評委的平均年齡。參加當日新聞發布會的瑞碧卡·薩德就是1991年出生的女作家。

評委會主席、終身制院士代表奧爾森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在目前這一階段,引入外部專家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而我們也受到了這種新的對話形式的激發,接下來我們將看到其結果。”然而,問及對之前瑞典學院新增院士提案的看法,他表示:“目前還沒有准備好評估這個新流程,這將是明年的任務,我今天不會就此做出最終結論。”

記者待遇有提升 提問壓縮想“吐槽”

往年,發布會大廳沒有座椅,隻有站在欄杆外第一排的記者才有機會完整拍到從小門中出來、站在欄杆內發布獲獎者信息的常任秘書。這對前來拍攝的記者來說,真的是“太難了”!往年,就有記者自帶梯子入場。

發布會現場等待的記者。實習生方菁攝

今年,記者們的待遇有了明顯提升,終於可以坐著參加發布會了。主辦方在大廳前部放置了5排長條座椅,一排能容納近20人,這些都讓參加發布會的記者感到溫馨。

然而,讓記者們想要“吐槽”的是,留給媒體提問的時間被縮短了。往年,站在后面的記者幾乎看不清前面發生了什麼,會場也有些嘈雜,沒有提問環節也不是那麼重要,因為發布會結束后,記者們可以在預約的專訪時間裡進行採訪。今年,坐著參會的記者第一次得到了現場提問的機會,可讓記者意猶未盡的是,3個問題之后,提問環節就戛然而止了。就連隨后的專訪,時間也幾乎都安排給了瑞典媒體。即便如此,瑞典學院現場的工作人員也會嚴格計時並提醒記者:“兩分鐘到了,下一個!”

以上,就是人民網記者在今年諾貝爾文學獎發布會現場的親身經歷和體會。中國有句老話講“變則通”,我們欣喜地看到,在經歷了去年的丑聞之后,諾貝爾文學獎以及瑞典學院通過一系列變革,正在試圖恢復諾貝爾文學獎以及瑞典學院的權威性與名譽。在跟其他媒體同行的交流中,大家也都感覺“事情正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知恥近乎勇,我們期待更好的諾貝爾文學獎!(實習生方菁對本文亦有貢獻)

(責編:丁濤、曹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