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看許倬雲這樣《說中國》

2019年10月15日08:16 | 來源:中青在線
小字號
原標題:看許倬雲這樣《說中國》

本報特約撰稿 叢 雲

  十月,歌唱《我和我的祖國》。

  對祖國的了解要更多一些,讀一本許倬雲先生寫的《說中國——一個不斷變化的復雜共同體》。

  許倬雲(Cho-yun Hsu),江蘇無錫人,歷史學家,1930年7月生,求學於台灣和美國,1962年獲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先后執教於台灣、美國和香港多所知名大學,被稱為中國台灣歷史學界的耆宿。

  許先生自序,“中國究竟是什麼?我們究竟是誰?”這問題很難用一句話解釋清楚。這本書要努力界定的,是“中國”。

  一

  “中國”,是人類文明中延續最長久的一個共同體。

  這個共同體,與其說是國家,毋寧說是“天下”。

  維系這個共同體的,不是靠單一的族群,不是靠單一的語言,不是靠單一的思想,不是靠單一的信仰,不是靠單一的文化。

  因能容納,而成其大﹔因能調適,而成其久。維系“中國”這個觀念的真正力量,可能來自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經濟導致的互相溝通和互相依賴﹔

  第二,皇權統治下依舊保持的上下流動,一般老百姓都是編戶齊民,憑借知識和能力進入統治階層的精英並不能永遠世襲﹔

  第三,以視覺符號為基礎的文字系統超越了語言的間隔,作為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工具,也作為超越時間的數據媒介,使得文化得以賡續。

  這三個方面,使得中國的廣土眾民,始終保持著流動,始終促進著融合,中國文化隻有逐漸的變化,而沒有突然的斷裂,使得“中國”的觀念,可以長期保持。

  二

  《說中國》從一萬年前說起,一直說到清朝,說的主要是氣質——中國人最初是怎麼形成自己的氣質的,中國人的氣質又是怎麼變化的,中國人,是怎樣從不拘一格思想自由奔放的青春朝氣、變成清朝時縮手縮腳就怕行差踏錯的暮氣沉沉。

  這本書平鋪直敘,文字簡潔,跟隨的是作者一路追問、一路探究、一路審察。

  為什麼我們是黃帝的后代

  考古發現的“具有相當規模的生活共同體”,有東北遼河地區的紅山文化、浙江的良渚文化、東海岸山東半島的大汶口文化、漢水流域和長江中游的石家河文化。這些文化地域不同,但有著基本的“時代特點”,

  比如,都有制作相當精美的玉器或者陶器,以及一些儀式性和宗教性的事物,說明那時的人們已經在通過這種方式來解決自己的信仰問題。有相當規模的城,有統治階級居住的大屋,有余糧、有酒、有貓的陪伴。

  除了這些“物証”,剩下的就是悠久的傳說,五帝(炎帝、黃帝、太昊、少昊和顓頊)時代的族群斗爭是最重要的事件,黃帝族群“以師兵為營衛”,很擅長戰斗,並且成為最終的勝利者,開啟了一個五帝的世代。由此,中國人都自認為是黃帝的后代。

  中原處在何方

  從黃河邊上豫東地區的二裡頭文化繼續尋蹤。這系列的區域文化,顯示出的是農業文明的特征,這些黃河邊上的農人,老老實實耕種土地,取得了足夠維生的資源,並獲得了長遠的發展。

  面朝黃土背朝天,這是一片彌足珍貴的土地,千萬年來黃河搬運過來的黃土不斷堆積,土壤深度從數十尺到數百尺不等,黃土中有許多細孔,猶如毛細管,“可以將地下深處的水分不斷吸引到接近地表處”,維持植物的生長。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祖先們很懂得這個看似淺顯卻決定生存的道理。文明延續得再長久、演變得再絢麗,我們始終難以擺脫的,是自己基因中黃土地的那部分,是基因中大陸文化的那部分。

  為什麼叫華夏

  中國人的品牌意識,從幾千年前就有了。華是華美,夏是起源於黃河岸邊的正根兒,華美而偉大的夏文化就是華夏。這就是當時中原自以為優越文化的宣傳。周人攀附商代以前的夏后氏,作為自己的祖先,以建立政權的合法性。當周王朝衰落、周王漸漸成為一個文化的象征,以齊桓公的“尊王攘夷”為代表,諸侯各國在開疆辟土的過程中,強調的是“華夷”觀念,結果大家爭來爭去,最終都成了一家人。

  比如為什麼春秋多才子

  中原霸權爭奪戰持續五六百年,看上去是亂世,最后達到的效果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劇烈的斗爭改變了權力結構和財富分配,原來的社會上層精英下降到下層,從而提升了下層的質量,激發了社會群體發展的能力和積極性,推動經濟與文化的發展進步,比如孔子、孟子,就是沒落的舊貴族或其子孫﹔“北漂”的始祖們從彼時起,如果覺得自己夠牛,可以選擇到戰國某公子門下當個游士,可以選擇到各國首都當個說客,可以到城裡去當個醫生或是技師。作為自由的、個體的人,不再局限於姓氏為標志的類血緣共同體,開始具有自己獨自尋找的意義。

  始皇帝心中的中國是什麼概念

  在文字比較完整的琅琊台時刻中這樣表述:西邊到流沙(西北一帶的沙漠),東邊到東海(中國東邊的海岸線),北面到大夏(應該是指一個現居新疆地區的游牧民族建立的國家),南邊到北戶(相當於今天南海地區)。統治了一個如此龐大的帝國,秦始皇自信爆棚四處巡游刷存在感,在他的心中,天下的核心就是中國,是他統治的地方﹔中國以外的地方,雖然是天下之內,終究是邊緣而已。

  為什麼叫漢人

  漢代的中央文官,高階者可以坐下和皇帝談話:你應該選擇賢能的人,來為社會服務﹔你是承受的天命,來為天下百姓服務。干的不好,天下可不一定總是姓劉,你也可能是要下課的。

  我們被叫做漢人,是因為不完全依賴皇權的先進政治制度,是因為發展出當時世界上程度最高的精耕農業和市場經濟,是因為領先世界的知識和科技能力。又有硬實力又有軟實力,漢人這個稱號在當時的世界上金光閃閃。

  比如什麼是盛唐氣度

  唐朝歡迎你!這裡沒有長城、沒有邊塞、領土開放、思想開放,願意歸屬,給你官號,胡風西來,歌舞升平,驛道之上,車馬轔轔,物資豐富,通達天下,自信包容,氣象宏大。從那時開始,在南方一路,中國人的稱號變成“唐人”,一直延續到今天海外各國,美國的華僑商業區是中國人聚集的地方,自稱為“唐人街”。“中國皇朝,向來以漢、唐為最重要的時代……漢代是充實華夏,完成‘中國’本體的‘成’﹔唐代則是取精用宏,開展性的‘大成’。”我們是漢人,我們也是唐人。

  為什麼有江南才子之說

  道理很簡單,北方人民所經歷的殘酷太多,沒有穩定的生活,又何談精神的追求?以遼金元時代為例,中國北方一直戰亂不斷,一場戰爭下來,人口凋敝田園荒蕪不說,即使能僥幸活下來的,也常常成為被征服的奴隸,苟延殘喘成了人生第一要務,琴棋書畫自然就成了奢侈的事情,一個數據很說明問題,北宋時候總人口最多時,加上契丹人口總數,已經超過一億﹔明代據有的中國人口,在開國時大約隻有六七千萬——總數減少了三分之一以上。

  萬裡長城意味著什麼

  朱元璋發出《討元檄》,建立了大明王朝,以保守漢人帝國為第一優先的目標,因為他設定了“鎖國”的原則,對北方草原採取的策略是筑長城,對南方海防採取的方法是“不許片板下海”。但在全球化的版圖中,海洋文明已經開始,當明政府龜縮在長城以內隻求自保的時候,實際上卻在新一輪的競爭中失去了先機,曾經有一片遼闊的海洋,擺在明代人面前,他們也建造了威風凜凜的大船,出去溜達了幾圈,后來卻關上了遼闊的海岸線。如果當時中國政府也能像歐洲列強一樣,對海上活動加以鼓勵和支持,而不是大力剿除,中國人在東南亞的力量絕對比今天更加巨大。

  康乾建立的盛世付出了什麼代價

  清政府的統治者採取的其實是極為自私的統治手段,他們所做的一切,無非是為了保住主子的皇位,保住征服者的勝利果實。

  戰爭結束,社會穩定,固然帶來了人口的增長和經濟的發展,但對外採取的是文化閉關,完全喪失了學習精神,對內採取的是文化鉗制,牢牢控制了讀書人的思想。大興文字獄動輒就鎮壓,當乾隆在后宮之內賞玩著祖先留下的文化瑰寶時,中國文化徹底失去了創新的活力,帝國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敗,也沒有自我調節的修補能力。此時,也正是西方文明興起、西方資本主義經濟和擴張政策席卷全球的時候,清帝國在極度的自私自戀和自閉中就這樣大勢已去,完全沒有應付的力量。

  說中國過去,審視現在,也是想中國未來,就像許倬雲先生所言,“融合中國與西方文化,或建構新的文明體系,是全球人類共有與協作的根本。”

(責編:吳曉琴、丁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